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生技醫藥
NEW
順藥腦中風新藥LT3001 中國臨床二期安全性達標、具療效潛力
生技醫藥
NEW
Anavex Life首款阿茲海默症雙標靶口服藥 提交EMA上市申請
生技醫藥
NEW
賽諾菲斥5.9億美元 新加坡首座模組化疫苗工廠落成
生技醫藥
新穎生醫
糖尿病腎病
世界腎病大會登場!新穎生醫與台大醫院發表300人長期追蹤研究 突破現行篩檢指標 精準預測無蛋白尿糖尿病腎病
2022-02-23/
記者 李林璦
全球腎病學術權威會議—2022年世界腎臟病大會(WorldCongressofNephrology,WCN)將於24日起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展開為期四天的實體及全球線上會議,新穎生醫股份有限公司(6810)今(23)日表示,本次會議將與台大醫院聯名發表,長期追蹤近300位第二型糖尿病患出現腎病變的臨床研究論文。 結果顯示,取得歐盟及馬來西亞上市許可的DNlite-IVD103,可應用在所有...
生技醫藥
基因療法
RNA療法
基因編輯
加深新基因療法投資!禮來斥7億美元設波士頓研究基地
2022-02-23/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2日,禮來(EliLilly)宣布成立禮來基因醫學研究所(LillyInstituteforGeneticMedicine),並為其斥資7億美元在波士頓繁華的海港區(Seaport)建立新基地,專注於RNA和DNA療法的研發。繼去(2021)年6月,賽諾菲(Sanofi)宣布成立「mRNA卓越中心」,並每年投入4億歐元(4.76億美元)經費運營之後,禮來成為最新一家,宣布對基因療法研究進...
生技醫藥
HIV
結構生物學
蛋白結構
《Cell》解析完整HIV病毒表面蛋白3D結構 推翻病毒組裝模型、助疫苗開發
2022-02-22/
記者 劉馨香
近(17)日,美國華盛頓大學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在《Cell》發表研究,以結構生物學的強大新工具——冷凍電子斷層掃描(Cryo-ET),解析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HIV)的細微結構,並瞭解病毒表面的Env蛋白與內部蛋白結構之關係,推翻先前關於病毒如何組裝的模型,成果將有助於愛滋疫苗的設計和開發。 HIV套膜(envelope)上的「棘突」Env蛋白,是介導病毒進入宿主...
生技醫藥
細胞週期
調節因子
《PNAS》揭示細胞週期BEND3關鍵調節因子 助癌細胞生長失控研究
2022-02-22/
記者 彭梓涵
近日,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ofIllinois)團隊發表在《PNAS》研究發現,一種名為BEND3的分子,會關閉數百個與分化相關的基因,阻止細胞進入分化狀態,從而維持細胞的幹細胞樣狀態。研究者認為,BEND3是細胞週期關鍵的調節因子(regulators),能進一步了解癌細胞失控增長的過程。 胚胎幹細胞和其他多能性細胞具有迅速分裂、成為體內任何細胞的能力,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了...
生技醫藥
寶齡富錦
腎臟
透析
拿百磷
寶齡富錦腎病新藥拿百磷中國3期臨床達標 年底申請NDA
2022-02-22/
記者 李林璦
今(22)日,寶齡富錦(1760)公布腎臟新藥拿百磷(Nephoxil)檸檬酸鐵500mg膠囊於中國的三期臨床數據,達到主要療效指標與次要療效指標,與對照組藥物─賽諾菲健贊(SanofiGenzyme)的新一代磷結合劑療效相當,且劑量只需賽諾菲藥物的60%,降血磷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貧血相關指標,有望提高患者遵囑性。預計於年底前申請新藥上市許可(NDA)。 創新醫療事業處協理莊瑞元表示,此次臨床試驗於...
生技醫藥
浩鼎
ADC
浩鼎兩抗Globo H新藥授權中港澳 簽約金、里程碑金等合計最高2億美元
2022-02-22/
記者 吳培安
今(22)日,台灣浩鼎生技(4174)宣布,與康騰浩諾(香港)公司已簽署其旗下新世代主動免疫抗癌新藥OBI-833及抗體小分子藥物複合體OBI-999在中國地區(包含香港、澳門)的專屬授權協議。 依據該協議,授權條件包含簽約金、里程碑金等,合計最高可達美金2億元,依銷售淨額抽成的銷售權利金,其百分比最高可達二位數;此外,Odeon將負責這兩項新藥在中國、港澳所有開發成本,以及隨後法規登記和商業化成...
生技醫藥
小野藥品
淋巴瘤
BTK
台首個復發/難治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BTK抑制劑獲批 有望成標準療法
2022-02-22/
記者 李林璦
昨(21)日,小野藥品工業(OnoPharmaceutical)宣布,其台灣子公司台灣小野藥品工業的Velexbru®(tirabrutinibhydrochloride)片劑80mg獲得臺灣食藥署(TFDA)批准,可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型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B-cellPCNSL),是台灣在該適應症中首個獲批的BTK抑制劑,並將成為該適應症的標準療法。 此次的批准是立基於在...
生技醫藥
T細胞受體療法
細胞治療
免疫療法
BNT砸數億歐元 攜Medigene開發抗癌「T細胞受體療法」
2022-02-22/
記者 巫芝岳
近(21)日,與輝瑞(Pfizer)共同開發mRNA新冠疫苗成名的BioNTech,宣布和德國免疫療法公司Medigene,共同展開癌症「T細胞受體」(TCR)免疫療法開發計畫,目標為多項實體腫瘤。該合作為期至少3年,總交易金額上看數億歐元。根據協議,Medigene將先獲得2,600萬歐元的預付款,及合作期間的研究資金;雖兩公司未公布開發項目的數量,和最終確切金額,但Medigene後續有資格獲...
生技醫藥
新聞集錦
GSK孕婦RSV疫苗現安全疑慮 試驗緊急暫停;莫德納再宣布開發三mRNA產品 HSV、VZV、癌症疫苗
2022-02-21/
環球生技
《臺灣》杏國胰臟癌新藥中國三期試驗正式啟動 近(19)日,杏國新藥(4192)宣布,其胰臟癌一線用藥EndoTAGR-1(SB05PC)在中國執行的臨床三期試驗正式啟動,首位病人已開始給藥。 杏國表示,EndoTAG-1為帶正電微脂體包覆太平洋紫杉醇的特殊劑型產品,與Gemcitabine併用治療晚期胰臟癌。杏國在中國申請胰臟癌一線用藥,2019年6月獲中國NMPA准許執行三期臨床試驗,杏國布局重...
生技醫藥
《JAMA》馬來西亞20間醫院研究 寄生蟲老藥無法降低新冠重症風險
2022-02-21/
記者 彭梓涵
治療寄生蟲老藥伊維菌素(Ivermectin)可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近(18)日,發表在《JAMA》期刊最新研究再次指出,與標準護理(SOC)相比,即便早期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COVID-19感染者,並不能防止疾病惡化。 伊維菌素在COVID-19治療上一直備受爭議,包含阿根廷、哥倫比亞的兩項隨機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其對症狀與住院率沒有顯著改善,世界衛生組織(WHO)先前已建議伊維菌素僅...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新冠口服藥
默沙東新冠藥molnupiravir 印度學名藥三期告捷:住院風險降65%
2022-02-21/
記者 巫芝岳
近(19)日,默沙東(MSD)宣布,和印度原料藥大廠Hetero合作下,開發新冠肺炎口服藥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的學名藥,近期一項在印度進行的三期臨床試驗顯示,molnupiravir學名藥可降低當地65%的住院風險。該項與印度原料藥大廠Hetero合作的試驗,共收案1,218名新冠確診患者,評估每日兩次服用molnupiravir學名藥加上標準護理(SOC),與僅進行SOC比較的...
生技醫藥
mRNA療法
再生醫學
《Science Advances》創新mRNA療法再生骨骼 動物實驗效果優於BMP-2
2022-02-18/
記者 劉馨香
近(16)日,美國醫療集團梅奧診所(MayoClinic)與德國mRNA生技公司EthrisGmbH合作,以mRNA療法進行再生骨骼的動物研究,發現療效比傳統上施予重組人類骨塑型蛋白-2(BMP-2)更好,且安全性高。研究發表於《ScienceAdvances》。儘管骨折通常會癒合,但在一些情況下骨頭不會再生。當骨頭不再生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臨床問題,包括截肢。為了增強骨頭的再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
第一頁
上一頁
256
257
258
259
260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