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NEW
《Science》AI模型Evo問世 從基因序列推演全新蛋白質
政策法規
NEW
技轉、授權重點全掌握!資策會科法所攜律師案例解析實務挑戰
新聞集錦
NEW
11/18《生醫焦點雷達》
新聞集錦
再生醫學
自體免疫疾病
CAR-T
美NIH授權免疫新創Kyverna開發自體免疫CAR-T療法 上半年啟動臨床
2022-01-04/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3日,致力於自體免疫疾病細胞療法的新創公司KyvernaTherapeutics宣布,已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達成全球獨家授權協議,將一種新型的臨床階段anti-CD19CAR-T療法的設計(construct),授權給Kyverna開發自體免疫疾病的自體或異體CAR-T療法。 這項次世代CAR-T設計,源自於NIH旗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JamesN.Kochenderfer,他正是...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加強劑
EUA
以色列84萬人真實世界數據支持 FDA再擴大輝瑞新冠疫苗12至15歲第三加強劑EUA
2022-01-04/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3日,輝瑞(Pfizer)與BioNTech宣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擴大其COVID-19疫苗於12至15歲兒童第三劑加強劑(booster)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同時也將第二與第三劑接種時間間隔,從六個月減少至五個月。 FDA的批准是基於以色列一項50歲以上成年人的真實世界數據(RWD)分析,該研究共分析84萬人數據,其中75.8萬人接受輝瑞疫苗第三劑加強劑,根據2021...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1/04《生醫焦點雷達》
2022-01-04/
新聞中心
全台首座醫療創新園區落腳台南中時新聞網2022/1/2鴻準領投郭台銘轉投資永悅健康生技完成首輪募資鉅亨網2022/1/3藥華藥Ropeg美醫院納入給付工商時報2022/1/4擴產能晶碩2022業績拚新高工商時報2022/1/4祺驊2022營運持續發光發熱時報資訊2022/1/3工研院助聚焦六大熱門科技產業布局人才培育經濟日報2022/1/3手術機器人市場大增下一步靠AI取勝digitimes202...
新聞集錦
巴金森氏症
解密巴金森氏症!《Nature》冷凍電顯首揭致病蛋白活化過程
2022-01-03/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2月21日),澳洲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研究院(WalterandElizaHallInstitute)研究人員首次將導致巴金森氏症的蛋白質PINK1活化的過程視覺化,不僅從分子層面解釋了PINK1活化的過程,並啟動受損粒線體的自噬作用,該研究橫跨8年,並為開發巴金森氏症療法提供了首個詳細的藍圖。該研究發表於《Nature》。研究人員指出,先前許多研究都是捕捉到PINK1蛋白在某些活動階段的快...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1/03《生技股動態》
2022-01-03/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逸達(6576)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申請陸藥證案獲NMPA受理並進入審查✔️高端疫苗(6547)新任副總經理連加恩、財務長楊郁萍✔️法德藥(4191)以1.78億元轉讓中國藥證予重慶賽維藥業,維持原地生產(補充)01/03一日漲跌:(漲)星寶國際4.71%、聯合2.54%、生泰2.45%(跌)藥華藥9.9%、逸達9.21%、高端疫苗6.52%http://bit.ly/220103bs...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歌禮製藥抗新冠病毒口服劑 年產能擴增至1億劑 股價漲32%;《Science》子刊:哈佛大學研發萊姆病mRNA疫苗
2022-01-03/
環球生技
《臺灣》萊鎂醫負壓呼吸器拓展英國銷售通路 今(3)日,萊鎂醫(6633)宣布,於12月24日與寶捷新材料(BoshicAdvancedMaterial.Co.,Ltd.)完成了英國銷售代理TMXElectronicsLtd(TMX)的合約簽署,此次不僅建立了iNAP負壓睡眠呼吸器專屬的線上銷售平台,並結合了英國皇家耳鼻喉科醫院的指標性專業醫師Dr.VikVeer(Vik)進行推廣。除了在線上銷售,...
新聞集錦
COVID-19
新冠疫苗
2歲兒童接種疫苗有望?印度COVAXIN新冠疫苗2~18歲試驗免疫反應佳
2022-01-03/
記者 劉馨香
2021年12月30日,美國生技公司Ocugen與印度生技公司BharatBiotech宣布,兩者聯合開發的新冠(COVID-19)不活化(inactivated)疫苗COVAXIN,在免疫橋接(immuno-bridging)型的2到18歲兒童臨床2/3期試驗中,受試者展現強烈的中和抗體反應,並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該報告發表於預印本平台medRxiv。該試驗在印度的6家醫院進行,共招募526名...
新聞集錦
收購
醫療球囊
益安成立子公司益興 收購美國醫療球囊公司MediBalloon全數股權
2022-01-03/
記者 彭梓涵
今(3)日,益安生醫(6499)宣布成立子公司益興生醫,並以其收購美國加州特殊醫療球囊設計公司MediBalloon,Inc.全數股權,積極搶攻新台幣4200億全球醫療球囊委託開發及代工(CDMO)版圖。 益安表示,新事業體將專注於高階醫療球囊製造,除擴充美國MediBalloon產線、延攬高階製造人才、進行技術升級外,亦同步打造台灣量產基地,為全球客戶提供從打樣至量產的一站式服務。 醫療球囊廣泛...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變種病毒
抗體療法
《Nature》Vir發現多項抗Omicron廣效抗體、各牌疫苗對Omicron防禦力數據出爐
2022-01-03/
記者 巫芝岳
近日(2021年12月23日),瑞典開發新冠抗體療法的VirBiotechnology宣布,其團隊已鑑定出多項可中和Omicron變異體的廣效性抗體。此外,他們也針對已接種疫苗,再遇到Omicron時血清抗體的防禦力作出統計:嬌生(J&J)、俄羅斯衛星五號(Sputnik-V)、中國國藥(Sinopharm)三疫苗幾乎無力抵抗;莫德納(Moderna)、輝瑞(Pfizer)/BioNTec...
新聞集錦
FDA
癌症療法
再生醫學
神經疾病
罕見疾病
年度回顧
2021年回顧:FDA新批准了哪些療法?出現哪些趨勢?
2022-01-03/
記者 吳培安
作為全世界指標性藥物法規監管單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2021年共批准了60項新藥及生物製劑。雖然和2020年的61項相比相去不遠,但這一年除了主流的癌症藥物進展,像是再生醫學、神經疾病、罕見疾病的藥物審批,都浮現值得關注的趨勢,更反映各大藥廠間激烈的競爭。 癌症藥物一向是FDA批准新藥的最大宗。2021年的趨勢,是針對特定遺傳特徵(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治療。例如,以MET基因而言,...
新聞集錦
EGFR
非小細胞肺癌
Exon20
小分子藥
Blueprint完成Lengo 4.65億美元收購 非小細胞肺癌EGFR外顯子20突變新藥提交FDA IND申請
2022-01-03/
記者 彭梓涵
12月30日,生物製藥公司BlueprintMedicines 宣布已完成精準癌症療法公司LengoTherapeutics4.65億美元的收購,Blueprint獲得Lengo正在研發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外顯子20(exon20)插入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療法LNG-451。 Lengo的主要候選藥物LNG-451為一種口服小分子,主要靶向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E...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1/03《生醫焦點雷達》
2022-01-03/
新聞中心
新藥業拚十張藥證創產業紀錄工商時報2022/1/3重磅大藥竄起藥廠虎虎生風工商時報2022/1/3逸達新劑型新藥獲大陸藥監局受理將進入實質審查階段經濟日報2022/1/2ABC-KY授權與自有品牌訂單雙成長今年營收拚倍數成長經濟日報2022/1/2華碩衝刺AIoT布局本季不排除再增持瑞傳持股鉅亨網2022/1/2《科學》雜誌評選2021年重大科技突破:「人工智能驅動的蛋白質預測」德國之聲2022/...
第一頁
上一頁
569
570
571
572
57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