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10/31《生醫焦點雷達》
醫療科技
NEW
亞美登創投揭國際醫材趨勢熱點:微創醫材、AI、「5高成長領域」
新聞集錦
NEW
臺灣升格歐洲分子生物聯盟準會員;默克斥7600萬美元擴張ADC生物藥CDMO量能;避免鴉片類成癮!FDA批准首款羥考酮速效錠治療嚴重疼痛
新聞集錦
納斯達克
CNN
仁新子公司Belite納斯達克新銳吸睛 獲CNN主播「創新者」網路節目報導
2022-05-23/
記者 王柏豪
台灣專注眼科疾病的仁新醫藥(6696)子公司BeliteBio(Nasdaq:BLTE)登上納斯達克後,由於開發中候選藥物Tinlarebant(LBS-008)治療斯特格罕病1b/2期臨床期中成果積極,不僅深受國際眼科醫學關注,日前也吸引CNN特別派駐紐約證交所的主播JaneKing 在個人的網路節目—「創新者」中深入報導。 JaneKing是CNN資深記者與主播,也是普渡大學廣播新...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聞集錦
Verve獲FDA核准啟動全球第三項基因編輯臨床;Kelonia 募5千萬美元開發無毒CAR-T療法;共信攜紅日藥業、鍾南山醫學基金會推肺癌新藥
2022-05-23/
記者 彭梓涵
《臺灣》台灣新創世界盃創業競賽Top10出爐!路明思、神光晶片、奈微光角逐冠軍 今(23)日,由台灣工研新創協會(TINVA)攜手PegasusTechVenture、美國在臺協會(AIT)、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國衛院、青創總會、創投公會、華碩電腦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第一屆台灣新創世界盃創業競賽(TSWC),從175組台灣新創團隊中,決選最後台灣前10強新創團隊,將角逐最終冠軍寶座,並且獲...
新聞集錦
細胞療法
Athersys細胞療法治缺血性中風臨床未達標 股價跌65%
2022-05-23/
記者 劉馨香
近(20)日,幹細胞療法開發商Athersys宣布,其異體細胞療法「MultiStem」在治療缺血性中風(ischemicstroke)的臨床2/3期試驗中,未達到主要終點。消息一出,Athersys的股價於當天大跌65%。該臨床2/3期試驗TREASURE,為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由Athersys的合作夥伴日本幹細胞大廠Healios執行,在日本共計招募206名患者,在發生中度至中重度缺...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Omicron
《Nature》突破性感染Omicron 相當於接種疫苗加強劑!提高疫苗效力
2022-05-23/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8日,美國格萊斯頓研究所(GladstoneInstitutes)新研究顯示,接種過疫苗、又被Omicron突變株或Delta突變株突破性感染的患者,大約相當於接種了一劑加強劑疫苗,其免疫細胞、抗體可以中和所有新冠突變株,提供更高的保護力。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當Omicron突變株首次出現時,許多人想知道感染Omicron是否可以誘發強烈、廣泛的免疫反應,以成為不想接種疫苗者...
生技醫藥
新創
Startup
TSWC
台灣新創世界盃創業競賽Top 10出爐!路明思、神光晶片、奈微光角逐冠軍
2022-05-23/
記者 彭梓涵
今(23)日,由台灣工研新創協會(TINVA)攜手PegasusTechVenture、美國在臺協會(AIT)、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國衛院、青創總會、創投公會、華碩電腦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第一屆台灣新創世界盃創業競賽(TSWC),從175組台灣新創團隊中,決選最後台灣前10強新創團隊,將角逐最終冠軍寶座,並且獲得赴美參與新創世界盃大賽(StartupWorldCup)機會。前10強團隊中三...
新聞集錦
AI
仿生
神經網路
仿生AI再突破! 《Nature》子刊:韓奈米AI半導體 首模擬「神經可塑性」記憶
2022-05-23/
記者 巫芝岳
近(23)日,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的科學團隊,研發出一項奈米級的「AI神經儲存裝置」,首次讓仿生AI神經網路,能更完整模擬人腦的「神經元可塑性」、讓中短期和長期記憶並存於單一裝置;且該單一元件的設計,也大增其未來的擴充性並降低製造成本。該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AI技術中,神經網路是一種模仿動物神經元發送訊號方式來運算的工具,而目前的常見的半導體材料「互...
新聞集錦
單株抗體
賽諾菲異膚暢銷藥Dupixent添新適應症!FDA批作罕見食道炎首款用藥
2022-05-23/
記者 彭梓涵
近(20)日,賽諾菲(Sanofi)宣布,其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暢銷藥物Dupixent,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治療12歲以上兒童和成人的罕見嗜伊紅性食道炎(Eosinophilicesophagitis,EoE),成為該疾病首個獲得批准的藥物。目前歐洲藥品管理局也正在審查相關文件,賽諾菲預計今年會提交更多國家監管單位的批准申請。 FDA此次的批准是基於一項三期臨床試驗,該試驗分為...
新聞集錦
基因療法
免疫缺陷
Rocket罕見兒童免疫缺陷基因療法早期臨床積極、全數存活 股價漲10%
2022-05-23/
記者 吳培安
近(19)日,RocketPharmaceuticals在第25屆美國基因與細胞療法學會年會(ASGCT)中,發表了治療罕見兒童免疫缺陷——第一型白血球黏著不全症(LAD-I)重症患者的臨床一/二期試驗最新數據。結果顯示,9名患者在接受基因治療後,皆持續表現CD18蛋白質,且7名追蹤期達一年的患者全數存活。這項早期積極成果,使得Rocket股價於當日上漲近10%,並預計在2...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5/23《生醫焦點雷達》
2022-05-23/
新聞中心
藥華藥重啟新冠新藥三期試驗不排除申請EUA鉅亨網2022/5/22馬不停蹄...搶灘CDMO精準醫療工商時報2022/5/23生醫打群架結盟傳產金融工商時報2022/5/23GoogleHealthConnect可同步各AndroidApp健身資料DIGITIMES2022/5/23美國MSPRecovery與Tokenology將發布代幣化醫療索賠區塊鏈Lifechain鉅亨網2022/5/21...
新聞集錦
再生醫學
細胞療法
基因療法
基因編輯
基因療法時代將來臨!阮大同:準確遞送、產能優化仍是兩大挑戰
2022-05-22/
記者 吳培安
昨(21)日,由台杉投資(TaiwaniaCapital)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舉辦的「台杉青年創業學院—生醫新藥產業投資實務課程」,下午場邀請到啓弘生物科技(TFBSBioscience)執行長阮大同,介紹基因治療和基因編輯(geneediting)的原理、全球批准產品及大型併購案例探討,並點出開發投資基因治療領域時,應留心的關鍵考量。 啓弘生技是臺灣唯一GMP生物藥安...
新聞集錦
罕見疾病
孤兒藥
罕病藥前景好、競爭激烈!許中強:做好市場研究、謹慎評估患者規模
2022-05-22/
記者 吳培安
昨(21)日,由台杉投資(TaiwaniaCapital)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舉辦的「台杉青年創業學院—生醫新藥產業投資實務課程」,上午場邀請到生脈生技(AmMAX)董事長暨執行長許中強,為有意開發或正在投入罕見疾病(raredisease)、孤兒藥(orphandrug)投資的藥廠解析前景與挑戰。 許中強曾在美國藥廠亞培服務15年,於1995年創立益邦製藥,聚焦學名藥...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5/21《生醫焦點雷達》
2022-05-21/
新聞中心
健保三大措施輔助制定防疫政策 聯合報2022/5/19佳世達入股大江基因持股17.84%搶攻精準醫療商機鉅亨網2022/5/20郭台銘首款「國產家用PCR檢測機」食藥署證實通過EUA聯合報2022/5/20中國康希諾新冠疫苗獲世衛組織緊急使用認證中時新聞2022/5/20英國研究:新冠確診後接種疫苗可望降低「長新冠」症狀鉅亨網2022/5/20
第一頁
上一頁
480
481
482
483
484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