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MSD斥5.88億美元 取中國禮新PD-1/VEGF雙靶點抗體藥;Gilead關閉西雅圖辦事處 明年年中再關Kite費城工廠
醫療科技
NEW
新穎生醫攜手BSM 經銷DNlite-IVD103落地沙國
醫療科技
NEW
國健署揭遠距照護成果 四年服務偏鄉18萬人次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睡眠呼吸中止症 指環形偵測儀僅99美金
2017-12-21/
記者 徐淨
新創公司SLEEPON近期展開了他們的第一個產品,GO2SLEEP的群眾募資計畫,主訴求為「全球最小的睡眠呼吸中止偵測環」。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個人在睡眠中,上呼吸道反覆性塌陷,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而費力的症狀。可能導致白天嗜睡、易怒及晨間頭痛,如果未治療處理,更可能增加高血壓、心律不整或中風等風險,嚴重者還可能在睡夢中猝死。此病症在美國影響了約2,500萬人,然而,大部分並沒有被診斷出來,這也就引...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基因
Science
RNA
《Nature Biotechnology》進一步大規模人腦基因活動圖譜出爐!
2017-12-21/
記者 林以璿
據外電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哈佛醫學院和SanfordBurnhamPrebys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透過分析成年人腦細胞的單個細胞核,明確了35種不同的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並且歸納出這些細胞中,哪些更易受到腦部疾病影響。該研究發表近期的《NatureBiotechnology》上。「關於各種腦病的起源問題存在多種理論。研究結果讓我們得以挑選出具有高危險疾病因子的細胞類型,並進行排序,這...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bioladytw
fiercewomeninbiopharma
科技部
女力
科技部「女性科學家輔導計畫」啟動
2017-12-21/
記者 李虎門
依科技部統計資料顯示,男性和女性研究人員的研究能力相當接近;然而,女性研究人員申請科技部專題計畫的比例卻明顯偏低,約有1/3女性研究人員的研究能量並未充分發揮。因此科技部委託國家實驗研究院執行「女性科學家輔導計畫」,今(12/21)日在台北市科技大樓舉行啟動儀式,希望能協助女性研究人員解決職涯上遭遇的問題,找到前進的動力。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致詞時表示,在傳統文化及社會氛圍下,女性比男性承擔更多家庭照...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工研院開發的仿生骨材搶先亮相
2017-12-21/
記者 李虎門
工研院結合3D列印積層製造、金屬與複合材料及仿生骨頭結構,打造出專屬華人體質的骨材,該項技術已於去年成功技轉給可成生技,今年更獲得2017年國家新創獎殊榮,並可望於2018年底上市。根據工研院IEK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骨科預估有384億美元,2020年則將高達433.1億美元,整體的複合成長率達3.8%。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指出,為了扶植國內生醫產業,工研院結合研發及學界,打造更創新、更...
新聞集錦
失智症
科學要聞
路易氏體失智症
DLB
英團隊找出路易氏體失智症(DLB)的基因圖譜
2017-12-21/
記者 李虎門
到觀眾景仰與喜愛的好萊塢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RobinMcLaurinWilliams),在2014年8月於自家自殺身亡。羅賓.威廉斯自殺原因一直被外界以為飽受憂鬱症之苦,才如此了結生命。但日前,他的遺孀出面洗清他無法戰勝憂鬱症的說法,表示他是被比阿茲海默症更可怕的「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withLewybodies,DLB)」纏身,才走上絕路。圖片來源:Lewybodies(cred...
新聞集錦
基因編輯
張鋒
CRISPR
國際快訊
開創新時代的基因編修技術 首批臨床試驗將展開
2017-12-21/
記者 李虎門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TechnologyReview)的一篇報導,針對2018年「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進行了展望。有鑒於2013年科學家首次使用CRISPR-Cas9編輯人類活細胞以來,其治療疾病的可能性似無止境,預計明年首批臨床試驗將在美國和歐洲展開。過去幾年,CRISPR發展速度驚人,各公司紛紛將該技術商業化,而歐洲和美國的患者更有可能在2018年接受這種新型治療方法。歐洲約有1...
新聞集錦
帕金森氏症
科學要聞
神力女超人 英國的婦女可「嗅」出帕金森氏症
2017-12-21/
記者 李虎門
據外電報導指出,英國有位婦人擁有一項「超能力」,她可利用嗅覺來診斷出帕金森氏症。 這位67歲的婦人名為JoyMilne,是一名退休護士。而Milne的丈夫Les是一名麻醉師,45歲被診斷出患有帕金森氏症。然而,Milne回憶道,早在十前就能從丈夫身上聞到一種不尋常的麝香味(muskysmell),當時Les大約34歲。 起初,Milne並沒有將這種味道與丈夫的帕金森氏症聯繫起來。直到有一次,和丈夫...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疫苗
腸病毒
國光
安特羅
國光旗下安特羅 病毒71型疫苗將提臨床三期申請
2017-12-21/
記者 林以璿
由國光生技(4142)開發生產,子公司安特羅生物科技負責執行人體臨床試驗的腸病毒71型疫苗,從二期試驗受試對象接受施打滿六個月和滿一年後的檢測結果顯示,受試民眾的免疫反應良好且維持高抗體效價,顯示該疫苗能夠對於接受施打者提供長期的保護。目前台灣尚無腸病毒71型疫苗上市,從政府衛福部到家中有幼兒的民眾,對於疫苗的開發上市都是期待已久。由於腸病毒71型病毒又有數種亞型,包括近年來在台灣及中國發生重症病...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訊聯深耕精準成果豐 2017年簽約數年增逾40%
2017-12-20/
記者 李虎門
訊聯(1784)於昨(19)日召開法說會,訊聯生物科技總經理劉天來指出,2017年為精準醫學爆發年,不過,訊聯集團早已在八年前開始布局精準醫學領域。隨後,劉天來提到,訊聯集團分別於2008、2009年合資陸續成立創源生技(4160)、康聯生醫,開始擘劃精準醫學的發展。自2012年,訊聯生技推出非侵入式檢測NIPT以來,單單2017年就服務超過1.6萬名台灣新生兒,也帶動幹細胞儲存業務。同時,訊聯也...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FDA
基因治療
視網膜
罕見病
Spark Therapeutics
Luxturna
RPE65
FDA批准 首款突變罕見病基因療法將上市
2017-12-20/
記者 林以璿
今(20)日,美國FDA宣布批准SparkTherapeutics的創新基因療法Luxturna(voretigeneneparvovec-rzyl)上市,治療患有特定遺傳性眼疾的兒童和成人患者。Luxturna也是首款在美國獲批、標靶特定基因突變的「直接給藥型」基因療法,為基因治療治療罕見病開了先河。Luxturna是治療遺傳性視網膜營養不良的基因治療,遺傳性視網膜營養不良(hereditary...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法人說明會
藥華藥Ropeg三期臨床表現佳 加速申請FDA藥證
2017-12-20/
記者 徐淨
藥華醫藥(6446)於昨(19)日舉行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黃正谷宣布,旗下新藥Ropeg(P1101,商品名BESREMi)第三期臨床Conti-PV臨床數據大幅優於對照組,Conti-PV指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olycythemiaVera,PV)。根據此結果現正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協商中,以期加快申請藥證,並啟動全球行銷布局。藥華藥法說會主持執行長林國鐘表示,Ropeg將會成為...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Metacrine獲B輪融資2200萬美元 搶攻NASH新藥
2017-12-20/
記者 趙育麟
日前,位於加州聖地亞哥的公司Metacrine宣布完成數額為2,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NewEnterpriseAssociate(NEA)領投,現有投資者ARCH、Polaris、venBio,和AlexandriaVentureInvestments也參與了本輪融資,這次獲得的資金將主要用於該公司主打產品MET409推入臨床試驗。Metacrine於2015年,由企業家RichHe...
第一頁
上一頁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