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醫療科技
NEW
器官晶片新創久浪智醫獲達運精密、八方國際投資參投 種子輪完募7200萬元
新聞集錦
NEW
11/19《生技股動態》
生技醫藥
NEW
2024國家藥科獎揭曉!仲恩、昱展、台新藥共9創新產品獲獎
新聞集錦
猴痘
病毒
NIH
美NIH啟動500人猴痘臨床3期試驗
2022-09-12/
記者 李林璦
日前(9),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旗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資助的愛滋病臨床試驗團隊(AIDSclinicaltrialgroup,ACTG),啟動了一項猴痘臨床3期試驗,運用先前批准用於治療天花病毒的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也稱為TPOXX)來治療猴痘,預計將招募530名成人和兒童猴痘感染者。此次tecovirimat的3期臨床試驗由紐約市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默克基金會2千萬美元股權基金 聚焦癌症照護支持服務;莫德納手握34項開發疫苗產品線 攻傳染病、罕見疾病;世延生醫口腔癌唾液檢測新創 新竹試劑廠開幕;彰基主辦臺泰智慧醫療國際研討會
2022-09-12/
環球生技
《臺灣、泰國》彰基主辦臺泰智慧醫療國際研討會攜15臺廠大秀醫療解方 近(6)日,彰化基督教醫院醫學中心於泰國曼谷舉辦「2022臺泰智慧醫療國際研討會」,除安排專題演講,並邀請15家臺灣智慧醫療廠商參與,分享其AI技術於精準醫療之應用,並在現場做產品展示,包括5G技術、AI解決方案、圖像分析平台、遠距醫療解決方案、智慧病房等。 此次活動吸引超過250位泰國醫衛相關人士出席,是疫情後泰國最大規模的智慧...
新聞集錦
Dupixent
免疫
皮膚病
賽諾菲/再生元暢銷藥Dupixent瞄準新適應症 結節性癢疹臨床三期佳
2022-09-12/
記者 劉馨香
近(9)日,賽諾菲(Sanofi)和再生元(Regeneron)在2022年歐洲皮膚病學和性病學會(EADV)大會上公布,其抑制IL-4和IL-13訊號的暢銷藥物Dupixent(dupilumab),在一項臨床三期試驗「PRIME」中顯示,可顯著改善結節性癢疹(prurigonodularis)成年患者的搔癢和皮膚損傷。該臨床三期試驗PRIME,為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共招募了151名...
新聞集錦
FDA
ISTAND
新藥開發
蛋白質體
FDA「ISTAND領航計畫」接受首個申請案 支持藥物開發新工具
2022-09-12/
記者 吳培安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表示,其自2020年11月30日宣布上路、旨在鼓勵新藥開發技術的「新藥創新科學技術方法領航計畫」(ISTANDPilotProgram),在近(7)日正式接受第一個申請案。 該申請案是由IntegralMolecular公司提出,是一種將膜式蛋白質體分析陣列(membraneproteomearray),應用於生物療法(biotherapeutics)的專一性篩選,進而...
新聞集錦
脂肪肝
NASH
NAFLD
《Nature》子刊:諾獎得主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突變 首證分子機轉
2022-09-12/
記者 巫芝岳
近(7)日,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 SouthwesternMedicalCenter)表示,其由 201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BruceBeutle領導的團隊,發現了一項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新基因「Gm4951」,並首次證實此基因突變後導致NAFLD的分子機轉,未來有望對此開發相關療法。該研究已在7月16日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 領導該...
新聞集錦
KRAS
不可成藥
Amgen首個肺癌KRAS療法一年數據 存活率高化療藥2倍
2022-09-12/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11日,安進(Amgen)於9月9日至13日歐洲醫學腫瘤學大會(ESMO)上,公布KRASG12C抑制劑Lumakras的驗證性三期試驗CodeBreaK200結果,數據顯示在突變之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年治療,患者存活率為24.8%且無疾病惡化,比歐洲紫杉醇(docetaxel)存活率10%高兩倍,試驗達到主要終點。 不過此次公布的數據,Lumakras對於患者存活率雖高於歐洲紫...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
臺大醫院「臨床細胞治療中心」揭牌!跨科全流程整合細胞治療業務
2022-09-12/
記者 劉馨香
今(12)日,臺大醫院舉行「臨床細胞治療中心」揭牌典禮。臺大醫院表示,為發展細胞治療業務,特於綜合診療部下新設「細胞治療科」,並於2022年8月起將3D1病房改設為「臨床細胞治療中心」,將執行臺大醫院所有關於細胞治療的業務(包括恩慈案、特管法案、和常規醫療)。臺大醫院表示,2018年衛福部發布《特管辦法》修正條文,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臺大醫院各科部也有多項細胞治療計畫經此管道執行,亟需...
政策法規
食藥署
GMP/PICs
品質管控
食藥署歡慶GMP 40週年、PIC/S入會10週年
2022-09-12/
記者 吳培安
今(12)日,衛福部食藥署(TFDA)舉辦論壇,歡慶臺灣藥品實施GMP40週年暨PIC/S入會10週年,不僅副總統賴清德親臨現場頒獎、表揚推動GMP有功人士,衛福部部長薛瑞元也到場致詞,PIC/S組織主席PaulGustafson更透過視訊,表達食藥署對守護國際社會用藥品質的肯定。 食藥署表示,我國自1982年推動藥品實施優良製造規範(GMP),歷經cGMP,再提升到國際PIC/SGMP,國產製藥...
新聞集錦
憂鬱症
高齡
就醫
國衛院:臺高齡憂鬱症就醫率僅27%!籲提高健康識能、社會支持
2022-09-12/
記者 劉馨香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吳其炘醫師研究團隊發現,高達83%中高齡憂鬱症狀患者覺得就醫便利,卻只有27%的患者尋求醫師治療,最終僅11%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顯示台灣中高齡憂鬱症就醫率偏低的狀況。研究已發表於《LancetRegionalHealth-WesternPacific》。研究團隊利用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與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台灣中高齡憂鬱症的治療狀況。結...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9/12《生醫焦點雷達》
2022-09-12/
新聞中心
藥證、解盲關鍵期生醫業暴衝工商時報2022/9/12生技護國神山!台廠CDMO布局概況一覽工商時報2022/9/10政府打造CDMO國家隊核酸藥物之外也規劃生產細胞藥物經濟日報2022/9/12衛福部長薛瑞元專訪:長照需求高學區擬增補助拓點自由時報2022/9/12禮來阿茲海默症新藥啟動中國400人臨床3期試驗Gbimonthly2022/9/11鈦隼攜醫材經銷商Medtreq腦手術機器人進軍中東...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投資雷達
09/11《每周生技股動態》
2022-09-11/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國鼎(4132)新冠藥獲FDA書面回覆不支持EUA申請,建議執行更多進一步的臨床試驗✔浩鼎(4174):圓祥生技雙特異性抗體抗癌新藥AP203獲美FDA核准進行一期人體臨床試驗✔長佳智能(6841)EFAIChestSuiteXRPleuralEffusionAssessmentSystem獲美國FDA上市許可WEEKLY動態:★台股:(周漲)軒郁20.69%、喬山16.07%、邦特9...
新聞集錦
禮來
阿茲海默症
禮來阿茲海默症新藥 啟動中國400人臨床3期試驗
2022-09-11/
記者 李林璦
日前,在中國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台中,禮來(EliLillyandCompany)登記了一項阿茲海默症新藥donanemab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國際多國多中心臨床3期試驗,用於評估該藥物治療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預計在明年年初發布關鍵的臨床數據。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接受該藥生物製劑藥品上市查驗登記(BLA)申請,並獲得優先審查(priorityreview)資格。此次...
第一頁
上一頁
419
420
421
422
42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