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11/18《生技股動態》
政策法規
NEW
韓國對數位療法提供從監管到給付的積極政策
新聞集錦
NEW
新加坡攜非洲CDC強化M痘檢測能量;禮來新加坡設數位健康創新中心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再生醫學
間質幹細胞
老化
細胞因子
間質幹細胞衍生的細胞因子 可促使表皮細胞再生
2016-11-18/
環球生技
現代人承受空氣汙染、生活忙碌,加上工作超時、壓力大,老化來得又急又早!以往大多靠外來填充物等微整型手段,來改善肌膚老化的現象,現在有更天然的方法!日前(11/12、13日)舉行的「第42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上有研究證實,再生醫學抗老化潛力無窮。皮膚科醫師高嘉懋發表「細胞因子對肌膚回春的改善效果觀察」,透過病理切片觀察,證明間質幹細胞(MSC)衍生的細胞因子(Cytokine)具再生功能,能促使...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心血管疾病
組織再生
中研院生醫所
血管新生
標靶治療
新型藥物輸送系統 增藥物專一性、藥效與多重功能
2016-11-18/
環球生技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清河、羅傅倫(Dr.Roffler,SteveR.)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具導航能力且可重複投遞之新型標靶藥物輸送系統」,驅使藥物得以精準輸送至患部,有效促進心血管再生。此項技術將為糖尿病引發的下肢缺血患者帶來福音,也可望應用於癌症治療。研究成果已於11月16日刊登於《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並被選為重點論文。此新型藥物輸送系統...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創投
Novartis
新創公司
Novartis創投推導師計畫 善醫生技、RS-D7跨院校團隊獲選
2016-11-18/
記者 蔡立勳
Novartis來台覓新血,旗下創投基金「NovartisVentureFund」(NVF)首度在台推出全球第一個正式導師計畫-「諾華之星創投導師計畫」,NVF全球執行長ReinhardAmbros與團隊於11月9日聽取5件計畫簡報,由善醫生技和台大、交大及國衛院RS-D7研發團隊雀屏中選,將展開為期至少一年的培訓。Reinhard表示,NVF在台灣展開全球首次的導師計畫,就是肯定台灣的生技潛力,...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江安世
世界科學院
果蠅
世界科學院公布新任院士 清大生科院長江安世獲選
2016-11-18/
記者 蔡立勳
世界科學院(TheAcademyofSciencesfortheDevelopingWorld,TWAS)於11月14至17日在盧安達首都吉加利召開第27屆大會,並宣布新任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江安世、朱雲漢雙雙獲選;而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許育進則以40歲以下學術表現優異,獲頒2016年TWAS青年學者(TWASYoungAffiliate)。江安世現為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清華大學特...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台康
興櫃
生物相似藥
台康將登興櫃 竹北新廠年底動土
2016-11-18/
記者 蔡立勳
台康生技(6589)將於11月23日登錄興櫃,價格為55元。台康今年前三季營收達1.82億元,超越去年全年度表現,主要收入來自CDMO。台康表示,現行營運採生技藥品委託開發生產服務(CDMO)與產品開發雙軌(ProductDevelopment)並進模式,核心競爭力是同時擁有Mammaliancell(哺乳類動物細胞)和Microbialcell(微生物細胞)兩大蛋白質表現系統,以及研發、生產製造...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免疫療法
抗癌
鑫品生醫
潘俊佑
CAR-T
CAR-T抗血癌新藥 鑫品生醫啟動兩岸臨床
2016-11-17/
環球生技
鑫品生醫(4170)於日前公告,與台大醫院及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完成簽約,將開展CAR-T免疫細胞療法於血癌之臨床試驗。鑫品生醫將研發基地設於台灣,並將與台大醫院合作,建立CAR-T細胞體外培養平台,作為未來開發治療血癌、淋巴癌等藥物之運用。中國則與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合作,進行第一/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將對再復發或無任何藥物可醫治的血癌與淋巴癌末期患者進行CAR-T治療,預計明年2月起收案30名病...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抗癌
生華生技
生華CX-5461合併療法 抑制腫瘤效果加乘
2016-11-17/
記者 陳堂麒
生華生技今天(11/15)宣布已經向台灣、美國和PCT同步提出新專利申請,主要內容為小分子抗癌新藥CX-5461合併使用包括PARP抑制劑、PI3K和免疫療法藥物,在癌症治療上的新方法。這項新專利主要依據生華研發團隊,在臨床前的動物(PDX)和細胞試驗中發現,合併療法具加乘效果。CX-5461是全新的小分子標靶藥物,透過阻斷癌細胞的DNA修復機制,以合成致死的方式抑制腫瘤生長,目前已進入人體臨床試...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上櫃
精準醫療
中美冠科
余國良
PDX
吳越
中美冠科12月上櫃 PDX模型領先全球
2016-11-17/
記者 蔡立勳
中美冠科(6554)於11月16日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將於今年12月掛牌上櫃,此次辦理現金增資1萬3,120張,預計掛牌股本為14.49億元。中美冠科目前以人源腫瘤異種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Xenograft,PDX模型)為主要技術平台,約有3,000個模型,著重於臨床前藥效服務,體內藥效檢測和PDX模型,居於全球領先地位。PDX模型及免疫療法的技術平台利用患者的腫瘤樣本,建...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黃文英
馬海怡
生技產業深耕學院
吳永連
楊志平
生技產業深耕學院 打造生技人才培育平台
2016-11-16/
記者 陳堂麒
台灣生技要起飛,人才是關鍵。為解決生技產業人才不足的隱憂,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去(2015)年底成立『生技產業深耕學院』,並在今年陸續開設原料藥開發、建廠工程、新藥開發、生技mini-MBA等十大系列課程,授課時數達351小時,培訓256人次,深受企業及學員肯定,未來希望成為生技人才培育的專業平台,協助提升產業競爭力。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要打造兆元產業,政策法規、國際合作及人才...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農業科技
台灣小型農機具攻日具優勢 馬來西亞生物農藥市場商機高
2016-11-16/
記者 蔡立勳
為尋找台灣下一個明星產業、關鍵技術與新商機,由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舉辦之「眺望2017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自7日起至11日及16日,以「數位經濟」為主軸,提出「數位科技」驅動下的產業典範移轉與經濟模式革新,及從全球「未來產業」需求出發的新興技術研發佈局建議,由此展開一系列的產業回顧與展望。於今(16)日邁入第六天,將針對「農業重點科技產業國際市場商機探索」等關鍵產業議題進行探討。...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阿茲海默症
新旭生技
新旭生技南軟辦公室啟用
2016-11-16/
環球生技
今(16)日,新旭生技於南港軟體園區財團法人生技中心育成中心的辦公室開始啟用,並舉辦歡迎茶會,廣邀學研、投資先進一同了解公司營運概況。阿茲海默症被視為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而疾病進程則被認為與大腦中纖維狀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沉積和Tau蛋白相關,過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質會與其他Tau蛋白質結合,形成神經纖維糾結,導致神經細胞內的運送系統失效,間接造成神經細胞死亡。新旭生技成立於2015年5月20日,首要...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農業科技
易宏
牛樟芝
李時珍醫藥
易宏結盟李時珍醫藥集團 拓展中國通路
2016-11-16/
記者 蔡立勳
易宏生技(7421)於11月15日宣布,與湖北李時珍醫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書,將台灣牛樟芝及廠商所生產的食品、健康食品及保健品,透過李時珍集團「大健康計畫」推展至中國。這也是易宏繼2015年結盟華潤集團旗下華潤三九藥業(香港)聯手打通香港市場後,在大中華市場重要的行銷通路突破。易宏表示,李時珍醫藥集團多年來在中國深耕中草藥市場,傳承中醫藥文化精髓基礎,以現代化製藥理念和技術生產現代科學中藥,在發展的...
第一頁
上一頁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