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政策法規
政策法規
NEW
韓國對數位療法提供從監管到給付的積極政策
政策法規
NEW
技轉、授權重點全掌握!資策會科法所攜律師案例解析實務挑戰
政策法規
NEW
醫事司劉越萍:再生醫療法明年增修子法規 強化人員訓練、廣告、倫理
政策法規
美國
通膨
藥價
美國國會預算局曝打擊藥價法案衝擊 估30年少13種新藥
2024-01-02/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2月21日),美國國會預算局(CongressionalBudgetOffice,CBO)局長PhillipSwagel,回覆美國眾議院預算委員會(HouseCommitteeontheBudget)主席JodeyArrington與MichaelBurgess對於《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ReductionAct,IRA)的疑慮,他指出,預計藥廠會將藥價調漲,來因應聯邦醫療保險...
政策法規
AndrewLo
全民健保
商業保險
醫療保險
癌症治療
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來臺開講!數據、商模、風險分攤助新藥給付
2023-12-28/
記者 吳培安
今(28)日,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北威顧問、中華財經發展協會共同主辦「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研討會,並邀請到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W.Lo)來臺,分享他致力於將科技金融與生物製藥跨領域整合的經驗,並透過會後座談,了解臺灣金融市場與生醫製藥的需求並給予建議。 臺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致詞表示,很榮幸本次能邀請到羅聞全來臺演講。現為麻省理工學院(MIT)金融工程實...
政策法規
健保署
HTA
「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元月運作! 加速藥物6個月取健保給付
2023-12-28/
記者 李林璦
昨(27)日,衛福部健保署舉行「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enterforHealthPolicyandTechnologyAssessment,CHPTA)」啟動典禮,並將於2024年1月1日開始運作,不僅開創臺灣醫療科技評估(HTA)新里程碑,亦推出平行送審、暫時性支付藥品收載後之醫療效益評估等措施,加速藥物可在取證後6個月取得健保給付。 健保署表示,CHPTA除將協助健保進行新醫療技術、...
政策法規
基因編輯
基改作物
永續農業
CRISPR
祖克伯也看重!專家:基因編輯不等同基改 加速育種邁向農業永續
2023-12-20/
記者 吳培安
基因編輯不只加速生技醫療,也讓全球加速邁向永續農業!今(20)日,美國黃豆出口協會舉辦「基因編輯的迷思與未來趨勢」,邀請到多位農業及食品專家介紹基因編輯與基因改造的差異、分析基因編輯作物的優勢,以及各國法規監管的差異。專家也呼籲,基因編輯能夠加速育種,同時補強傳統育種的不足之處,是促進農業永續的革命性工具,臺灣應加緊腳步制定相關規範,以推動新種原、新性狀(如抗逆境、固碳)及永續農業的發展。 臺大農...
政策法規
歐盟
關鍵藥物名單
歐盟首份260項關鍵藥物名單出爐! 防藥品短缺、應20年來最大醫藥法改革
2023-12-14/
記者 巫芝岳
近(12)日,歐盟首次公佈了一份名列超過260項「關鍵藥物/疫苗」的名單,該名單為歐盟進行醫藥相關法規「20年來最大型改革」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藥品短缺。名單中主要為各種常見疾病、癌症用藥,也包含多種疫苗,且未來會逐年調整更新。這份清單由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發布,包含一系列基本的學名藥,如:amoxicillin等基本抗生素、乙醯胺酚(paracetamol)和嗎啡等止痛藥,以及治療糖...
政策法規
石崇良
健保署
學名藥
石崇良:健保助攻生技業! 多項新藥/智慧醫材加速納保、臺製學名藥鼓勵政策元旦陸續上路
2023-12-11/
記者 巫芝岳
今(11)日,本刊專訪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他說明了近期健保署制訂「鼓勵新藥/臺灣製造學名藥、智慧醫材」等政策,包括:部分學名藥核價可調高至原廠藥的110%、增加使用臺灣原料藥產品的核價、獎勵使用特定學名藥的醫院等。2024年元旦,專責HTA的「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辦公室」也會正式上路;且「給付沙盒」試辦計畫明年預算也已通過,即將正式實行。石崇良表示,加速引進國際先進療法,長遠對國內生醫產業更有利,...
政策法規
美國
藥價
專利
拜登再出招打擊藥價!提「介入權」強制沒收專利
2023-12-08/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7日,美國拜登政府推出一項政策草案,計劃動用政府的「介入權」(march-inrights),針對由政府補助開發、但藥價高昂的藥物沒收其專利權,以進一步打擊藥價。此項政策預計會引起藥商反彈。拜登在X(原Twitter)發文表示,「如果一種使用納稅人資金製造的藥物,無法合理提供給美國人,那麼政府有權『介入』,將該藥物的許可證授予另一家能以更低價格銷售的製造商。」所謂的「介入權」首次出現於19...
政策法規
AI
數位醫療
美國首個人工智慧行政命令 推動健康照護領域應用監管新進展
2023-11-29/
環球生技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於2023年10月30日簽署了《關於安全、可靠且可信賴地開發與使用人工智慧的行政命令》(ExecutiveOrderontheSafe,Secure,andTrustworthyDevelopmentandUs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擬定了八項指導原則和優先事項來推進、管理人工智慧的開發與使用。此為一項具里程碑的行政命令,確保美國於實現...
政策法規
藥價
英國政府與製藥業達成2024年起生效的新藥品支出協議
2023-11-28/
環球生技
近(20)日,英國衛生及社會關懷部(DepartmentofHealthandSocialCare,DHSC)、英格蘭國民保健署(NHSEngland)和英國製藥工業協會(theAssociationoftheBritishPharmaceuticalIndustry,ABPI)針對藥價支付達成一項新協議:《品牌藥品定價、獲取和成長自願協議》(voluntaryschemeforbrandedme...
政策法規
國科會
科學園區
台灣生物醫藥製造
壹鏡科技
尉將科技
芳吉思生技
博海生技
臺灣生物醫藥製造、壹鏡、尉將、芳吉思、博海總額近61億元 國科會核准進駐園區
2023-11-22/
記者 吳培安
昨(21)日,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會通過11件投資案,其中5件進駐園區的生物技術公司,投資額共計60億8500萬元,其中又以鎖定mRNA、蛋白質及細胞治療藥物CDMO服務的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O)投資的新臺幣60億元為最大宗,其他進駐業者還包含:壹鏡科技、尉將科技、芳吉思生技、博海生醫科技等。 其中,設立於新竹科學園區之生醫園區的臺灣生物醫藥製造,專注於mRNA、蛋白質、細胞治療藥物等,期待以「...
政策法規
NHS
原廠藥
藥品定價
英NHS簽新藥品定價協議 目標5年省174億美元
2023-11-21/
記者 劉馨香
英國時間20日,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與英國製藥工業協會(ABPI)簽署了一項新的藥品定價協議,NHS調高對原廠藥支出上限的年成長率,製藥業將為英國的創新研發投資4億英鎊(4.99億美元)。雙方表示,預計在未來五年,能為NHS節省140億英鎊(約174億美元)的藥物成本,同時患者能獲得最尖端的治療方式。原先由2019年開始實施的協議「原廠藥品定價與可近性自願方案」(VoluntaryScheme...
政策法規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腎癌
KimrynRathmell
拜登提名腎癌專家Kimryn Rathmell 接任美國家癌症研究所所長
2023-11-20/
記者 劉馨香
因應本月初美國參議院批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院長由現任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所長MonicaBertagnolli任職,近(17)日,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宣布擬任命范登堡大學(VanderbiltUniversity)醫學系主任KimrynRathmell,成為下一任NCI所長。Rathmell是一位在腎癌研究擁有豐富經驗的醫師科學家,將成為繼Bertagnolli後,...
第一頁
上一頁
5
6
7
8
9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