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服務項目
聯絡我們
雜誌訂閱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產業情報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回首頁
產業情報
產業情報首頁
每日要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數位醫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投資雷達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生醫公司資料庫
生技名人錄
名人專欄
專家觀點
人物專訪
生醫動態
臺灣知識庫
國際醫學匯
產業快訊
公司報導
創新管理學苑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報導
影音報導台首頁
生技名人錄
產業報告教室
現場直擊
閣樓播 Bio
產業活動
環球生技
雜誌
書坊
產業情報
科學要聞
科學要聞
阻絕攝護腺癌骨轉移!國衛院找出新抗癌關鍵基因
科學要聞
部立桃園醫院成陽明交大教學醫院 攜手提升醫療水準;美抗衰老新創BioAge Labs 賦予Amgen失敗藥物抗肌肉老化功能
科學要聞
牛津研究:新冠病毒致血栓風險 高出疫苗10倍!
科學要聞
科學要聞
阿茲海默會全身轉移!? amyloid-β蛋白經周邊血循環
2017-11-04/
記者 趙育麟
近日,《MolecularPsychiatry》發表了一篇文章:血液中的澱粉樣β(amyloid-β,Aβ)蛋白會誘導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這並不單單是腦部疾病,更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研究證實,阿茲海默症類似「癌症轉移」,從身體的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起源於周邊組織的Aβ蛋白最終在野生型小鼠大腦不僅形成了斑塊,他們也...
科學要聞
阿茲海默症
科學要聞
為什麼抗癡呆藥總是不盡如人意? 日本科學家開發測量γ-分泌酶有效篩藥
2017-11-01/
記者 王柏豪
近日,知名生技公司艾伯維((AbbVie)和Alector公司宣布達成策略合作,將共同開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新藥,Alector將從AbbVie獲得2.05億美金前金。AbbVie重投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無視前車一連失敗的臨床案例。理論上,γ-分泌酶抑制劑可以通過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生成,治療阿茲海默症。然而事實卻顯示,近50個臨床試驗...
科學要聞
科學要聞
發炎記憶促進上皮幹細胞修復皮膚損傷
2017-11-01/
記者 趙育麟
近日,在一篇《Nature》發表的研究中,美國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University)教授ElaineFuchs帶領的研究團隊,揭示皮膚會形成關於炎症反應(俗稱發炎)的記憶。簡單來說,傷口或者其他會導致炎症的有害經歷會給皮膚中的幹細胞帶來長久的記憶,教會它們在未來皮膚受傷的時候能更快癒合。這打破過去我們認為只有免疫系統會維持對炎症的記憶以保證炎症再發生時能夠更快地反應。Fuchs...
科學要聞
科學要聞
吐一口氣 即可得知減肥效果
2017-10-29/
記者 李虎門
呼氣量測儀,不僅可監督用路人是否酒駕,也可瞭解身體是否在燃燒脂肪。近日,瑞士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量測儀,利用呼氣來觀察運動的你,其身體是否燃燒脂肪,這一技術可望成為人們減肥的好幫手。人體在運動時,通常會消耗碳水化合物、糖以及脂肪,更因為能量代謝的緣故,體內會釋出丙酮,並透過呼吸排出體外。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與蘇黎世大學醫院共同研發的量測儀,使用一枚硬幣大小的芯片,在上層覆蓋了由三氧化鎢奈米半導體顆...
科學要聞
CRISPR
科學要聞
新基因編輯工具讓1.6萬種遺傳病治療有新解!?
2017-10-27/
記者 王柏豪
BroadInstitute近期,同樣發表於《Natur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由來自BroadInstitute的華人科學家,哈佛大學化學教授DavidRuchienLiu所主導,其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的將A-T鹼基對轉換為G-C鹼基對,這種調整或許可對已知的16000種與位點突變相關的遺傳疾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該研究在過程中,研究人員引入了一套不切DNA之CRISPR/Cas9的系統,即可用於精準...
科學要聞
科學要聞
乳癌細胞如何壯大 中研院團隊解謎團
2017-10-25/
記者 李虎門
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時擔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所帶領的團隊,分別針對微環境內兩種免疫細胞及脂肪細胞進行深入研究,找出助長乳癌細胞壯大的機制,為乳癌治療提供更充分的資訊。首先,在乳癌模式小鼠的淋巴結中,若剃除腫瘤引流淋巴結的免疫細胞Tregs,便可抑制該淋巴結內癌細胞IL-17RB基因的活化情形,並降低癌細胞的毒性。若將乳癌模式小鼠的腫瘤引流淋巴結以手術移除,乳癌細胞擴散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此一研究...
科學要聞
盧冠達
2017台灣生技月
科學要聞
合成基因迴路 使癌細胞自啟為免疫攻擊目標
2017-10-25/
記者 徐淨
19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生物工程與電機工程系副教授盧冠達(TimothyLu)團隊,新發表一篇文獻刊登於《Cell》。該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合成基因迴路(geneticcircuit)模組,使免疫系統只有在偵測到兩種特定癌症生物標記時,才會觸發免疫功能攻擊癌細胞,使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更精準地靶向腫瘤。MIT合成生物學實驗室領導人,同時也是科赫綜合癌症研究所(MIT'sKochInst...
科學要聞
科學要聞
最新研究指出 冬蟲夏草不具抗癌成分
2017-10-24/
記者 李虎門
20世紀初始,冬蟲夏草營養價值非常高,且物以稀為貴,進而被稱為「軟黃金」。目前,市售批發價已達到每公斤60萬元。冬蟲夏草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其寄宿生在蝙蝠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屍體的複合體。也就是說,一種特殊的幼蟲感染冬蟲夏草菌後,其屍體與屍體上生長出的真菌子實體相連,成為一種藥材。 但是,冬蟲夏草的醫學價值一直備受質疑。近日,在國際著名科學期刊《CellChemicalBiology》上,有一篇...
科學要聞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免疫
科學要聞
哮喘
基因療法
過敏
消除T細胞的記憶 成功緩解哮喘症狀
2017-07-30/
新聞中心
過敏反應是指免疫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對無害的物質產生過度反應的現象,而當人們暴露於過敏原的環境時,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包括眼睛發癢、流鼻涕,甚至在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死亡。目前科學家們成功地利用基因療法「關閉」了引發哮喘的免疫反應,相關成果已於6月2日發表在《JCIInsight》雜誌上,未來研究團隊希望能將此一技術延伸應用於治療其它嚴重的過敏反應。儘管有些過敏反應的相關研究已能利用奈米粒子將過敏原...
科學要聞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癌細胞
抗癌
科學要聞
抗癌新招 替癌細胞生長踩煞車
2017-07-29/
新聞中心
研究發現,從細胞中剔除一種被稱為Tudor-SN的蛋白,可抑制癌細胞生長。[/caption]癌症的機制非常複雜,但它的定義卻也相對簡單:細胞發生異常及不受控制地生長。5月26日,刊登於《Science》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能影響快速生長細胞(fast-growingcell)的蛋白,有望成為治療癌症的新方法。生物體中,所有細胞都受到「細胞週期」的控制,即細胞內部...
科學要聞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腸道
科學要聞
辣椒
大麻
辣椒與大麻共同點? 實驗證實可緩解腸發炎
2017-06-18/
新聞中心
大麻的活性成分,或能逆轉大腦老化的記憶力缺失。一般來說,人們不太會將辣椒與大麻聯想在一起,但根據一項5月9日發表於《PNAS》的研究結果,這兩樣東西進入腸胃道後,都會與某些特定的受體結合,進而減輕腸道的發炎,甚至還能治療第一型糖尿病。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藉由餵食小鼠的實驗,發現餵食辣椒給小鼠能使小鼠腸道的發炎反應減弱。透過分子層次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辣椒中的辣椒素能與腸道內細胞表面的TR...
科學要聞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科學要聞
CLARITY
骨質疏鬆症
骨骼變透明了! 將有助於了解骨內祕密
2017-06-17/
新聞中心
十年前存在於你我體內的骨頭,如今皆已不復存在了!當然,取而代之的就是由新的骨細胞所形成的「新」骨頭。骨骼與皮膚相似,皆是一種不斷地在更新的組織,當老化的骨細胞不斷地脫落,骨髓中的幹細胞也會持續生成新的細胞出來。對於健康的骨頭來說,舊的骨細胞消失與新的骨細胞生成之間有著精確的平衡調節。而這個平衡的過程是受到骨髓中幹細胞,即「骨祖細胞(osteoprogenitor)」所調控。骨祖細胞能進一步分化成造...
第一頁
上一頁
65
66
67
6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1億元「遠距醫療」健保元年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
6大版本爭議有解?! 石崇良再生醫療專法草案內容搶先看
以色列新冠特效藥一期臨床結果出爐 最快3天患者康復 無副作用
MSD斥2.15億美元收購醫材新創Alydia Health 為衍生公司Organon助力;Biom兒童罕見神經疾病新藥 獲FDA孤兒藥資格
憂抗變種病毒無效 FDA限制美3州使用禮來、再生元新冠抗體療法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EP 7 【閣樓播Bio】醫療影像AI荊棘之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