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而不孤! 臺灣罕病藥研發 直衝2030年3000億美元市場
2023-01-16 / 記者 巫芝岳
2022年全球罕病治療市場為1,284億美元,預計2030年達到3,3584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高達12.8%!臺灣《罕病法》上路比歐盟更早,居亞洲第一國,不論是對孤兒藥的鼓勵誘因、對罕病族群的關懷心志,將屆滿23年來,這部大法大力支撐著國內患者的權益。盤點國內罕藥/孤兒藥研發公司,有超過30間之多,回顧2022年,臺灣新藥/505(b)(2)證取證突破10張,創下產業紀錄,其中,罕病/孤兒藥佔最...
捷絡生技3D數位病理+ AI判讀 2023上半年攻FDA醫材證
2023-01-16 / 記者 巫芝岳
捷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林彥穎、張大慈競爭優勢» 以全球首件經美國FDA列冊通過的組織透明化專利試劑,與AI輔助分析為核心,可同時提供包括「2D高解析度玻片掃描服務」、「高解析病理影像分析服務」,以及「3D數位病理影像服務」等數位病理解決方案。未來展望» 捷絡的次世代病理分析軟體MetaLite®,將於2023年取得FDA認證。經營...
台基盟黃昭熹:解讀基因意義、整合大數據!
2023-01-16 / 記者 巫芝岳
在國內基因定序領域擁有超過30年經驗的黃昭熹,畢業於臺灣大學生物化學所碩士。1991年,黃昭熹甫畢業即進入當時分子生物儀器龍頭――AppliedBiosystems(ABI)公司擔任業務,一路從部門業務經理,至1997~2004年,升任ABI臺灣總經理,2004~2011年,又被派赴中國擔任ABI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2011年,黃昭熹返臺並先後接下多間國內生技公司執行長、董事長、總經理等職位,包括...
《Science》阿茲海默與腸道關聯再一項! 美首證「腸道菌影響大腦tau蛋白堆積」
2023-01-13 / 記者 巫芝岳
近(13)日,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WUSTL)的科學家,在小鼠實驗中發現,若改變小鼠的腸道菌相,其腦中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tau蛋白」量也會跟著改變,該研究為目前少有針對「腸道微生物對tau蛋白影響」的研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Sciences》。該研究團隊透過基因改造,讓小鼠能表現人類的tau蛋白,tau蛋白在小鼠9個月時,會因為不正常堆積而造成神經損傷和大腦萎縮;此外,這些小鼠也帶有...
AZ、Avillion氣喘吸入劑獲FDA批准 成首款雙藥急救藥物
2023-01-12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1日,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和Avillion宣布,其合作開發的氣喘吸入藥物「Airsupra」,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成人氣喘發作時急救,成為第一項獲批的氣喘急救產品,也成為AZ在暢銷氣喘藥Symbicort專利到期後的另一項希望。該批准是遵循FDA諮詢委員會在11月時的表決結果,當時,與會專家以16:1的票數,認同該藥物對患者的好處高於風險,不...
新藥股再添生力軍! 竟天明登興櫃一般版 新劑型藥物鎖定疼痛千億美元市場
2023-01-11 / 記者 巫芝岳
專司皮膚外用新劑型藥物開發的竟天生技(6917),將於明(12)日登錄興櫃一般板交易,參考價32元。竟天目前已有兩項新劑型新藥進入臨床試驗,噴霧型神經止痛藥APC101已完成二期臨床、泡沫劑型關節炎止痛藥APC201正在申請一/二期臨床試驗中。此外,竟天也持續生產多項利基學名藥、皮麻樂乳膏(LALPcream)也已在日前成功授權給香港大藥企,以授權金充實營收。成立於2008年的竟天,由董事長兼總經...
BNT斥5.62億英鎊收購英AI新創InstaDeep 推進機器學習加速疫苗研發
2023-01-11 / 記者 巫芝岳
近(10)日,德國疫苗公司BioNtech宣布斥資3.62億英鎊(約4.39億美元),收購英國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InstaDeep,並導入該公司的機器學習技術,加速BioNtech的疫苗研發。該併購案後續里程碑金高達2億英鎊,總價約5.62億英鎊,也成為BioNTech成立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案。BioNtech和InstaDeep已合作多年,去年,BioNtech投資了1億英鎊給該公司,而本...
陞醫「生化脈衝」增外泌體修復效果 成全台首家獲認證「非人源外泌體化妝品原料」
2023-01-10 / 記者 巫芝岳
今(10)日,陞醫生技發表其以獨家「生化脈衝」技術,開發的外泌體(exosomes)醫美原料。經該技術處理的外泌體,在促進膠原蛋白、纖維母細胞增生,以及促進毛囊增生等方面效果更為明顯;其運用雞胚胎間質幹細胞生產的外泌體,也成為國內首家非人類細胞來源,並取得國際化妝品原料認證(INCI)的外泌體原料。陞醫以「生化脈衝激活幹細胞外泌體專利技術」,生產高純度的外泌體,並進而應用於醫美原料/食品原料、再生...
瑞磁2022營收3.9億元 年增22%創新高
2023-01-10 / 記者 巫芝岳
今(10)日,瑞磁生技ABC-KY(6598)公告其2022年營收,瑞磁12月自結營收為新台幣3,208萬元,第四季營收1.22億元,季增12.7%、年增10.2%;累計全年營收達3.9億元,年增22%,改寫歷史新高。瑞磁表示,營收創歷史新高的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常規的多元體外診斷試劑(IVD)。其2022年第四季,在常規傳染病檢測需求強勁帶動下,營收創單季歷史次高,其中腸胃道多元檢測試劑(GPP)...
竟天創新劑型拚「精準治療」505(b)(2)外用新藥進臨床中期
2023-01-10 / 記者 巫芝岳
在臺灣少數以皮膚局部外用505(b)(2)新藥為題的竟天生技,由曾主導開發「全臺首項自行研發取證微脂體凝膠」的王藹君博士一手創立。除了擁有自身的PIC/SGMP工廠,持續創造現金收益外,竟天以新穎的藥物傳輸技術平台,所開發的多項新劑型外用止痛藥物,已紛紛進入臨床一/二期階段,並吸引國際藥廠洽談授權合作中。撰文/巫芝岳座落於竹北生醫園區,竟天生技是國內、甚至國際間少數以「局部外用新劑型新藥」為題的新...
ShockWave前研發總監吳修明:創新醫材拚商化速度 國際化「人、財」預算應及早佈局
2023-01-09 / 記者 巫芝岳
今(9)日,苡樂創新平台邀請美國矽谷研發型醫材公司ShockWaveMedical前研發總監吳修明,演講分享ShockWave在導管醫材上創新的經驗。吳修明表示,矽谷在資金和人才的靈活運用,是其成功的最大因素。他也建議台灣公司在創辦時,就應不斷廣結人才和資金資源,要有「從地方到大市場」的計畫;而政府則該思考,如何方便地接受所有進入台灣生技業的資金,並作全球化的應用。擁有35年美國醫材創新經驗的吳修...
《Nature》子刊:不同腦區血清素作用機制相異! 日團隊揭大腦「獎勵機制」新發現
2023-01-09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2月22日),日本北海道大學和京都大學的科學家,在針對小鼠大腦「獎勵機制」的神經迴路研究中發現,大腦內「中縫核」(MRN)與「背側縫核」(DRN)兩部位,負責處理「獎勵」和「厭惡」訊息的血清素神經元,對於同樣血清素刺激的反應相反。該發現對解開成癮、憂鬱症的詳細機制,有了進一步的見解。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在動物大腦中,具有一套會對帶來愉悅感的事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