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大型研究!《Nature Genetics》首揭癌症風險降低基因乳癌發生率降53%

2024-10-31 / 記者 彭梓涵
近(29)日,冰島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利用冰島、挪威和英國86多萬人樣本,進行基因負荷(geneburden)關聯分析,研究團隊不只發現4種新的癌症風險增加基因,還首次發現2種罕見突變的基因AURKB、PPP1R15A,可使癌症風險降低。這項研究可協助未來新療法的開發標的,也可作為疾病的預防策略。相關研究已發表在《NatureGenetics》。領導這項研究的KariStefansson教授...

《Cell Stem Cell》17種多發性硬化症iPSC模型 首揭神經膠質細胞影響

2024-08-31 / 記者 彭梓涵
近(26)日,紐約幹細胞基金會(NYSCF)研究所和凱斯西儲大學(CWRU)的科學團隊,建立了17種多發性硬化症(MS)患者的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模型,研究團隊利用該模型,首次證實MS患者除了免疫系統的疾病特徵外,還有新的疾病生物學,即是大腦中的神經膠質細胞變化,對疾病發生也有所影響,相關研究已發表在《CellStemCell》期刊上。 領導該研究的作者ValentinaFossati表...

《Nature》首揭粒線體自帶「排除受損」機制 盼助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

2024-08-23 / 記者 巫芝岳
近(21)日,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TheHospitalforSickChildren)的研究人員,首次清楚揭示粒線體內膜褶皺(mitochondrial cristae)上,快速且短暫的重塑(remodelling)機制,這些褶皺若有部分受損,粒線體具有一套自我修復的機轉,能避免其損傷擴大,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有如「細胞發電廠」的粒線體,擁有外膜和內膜的雙層膜構造,其中內膜褶...

《Neuron》陽明交大陳摘文、林貝容 首揭腦部中間神經元「群體動態」

2024-07-22 / 記者 巫芝岳
近(1)日,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所陳摘文與林貝容兩位助理教授領導的團隊,運用創新的「電壓敏感螢光蛋白」,首次證實小鼠大腦中的「中間神經元細胞(interneurons)」具有群體動態現象,某些特定神經細胞會發生一起活化產生動作電位的情況。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euron》。中間神經元是腦中相對稀有的神經細胞,過去科學家只能依賴植入電極進行零星的電訊號觀察。林貝容形容觀察中間神經元的電訊號「就像是海底...

《Nature》首揭IL-11是老化元凶!抗IL-11療法小鼠延壽25%

2024-07-19 / 實習記者 林庭語
近(17)日,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MedicalSchool)的研究團隊發現,體內的一種發炎因子介白素-11(IL-11)會隨著年齡增加,並促進生物衰老、縮短年齡。他們還發現,抑制IL-11能延長小鼠壽命、減少脂肪堆積,進而促進延壽。這項發現發表於《Nature》。過去已知,肝臟、內臟性腺白色脂肪組織(vWAT)的脂肪堆積及骨骼肌減少是老化的標誌。研究團隊經實驗發現,在這幾...

《Nature》首揭肝細胞遇感染「睡眠計時器」機制! 保護肝臟免被T細胞過度攻擊

2024-07-16 / 記者 巫芝岳
近(10)日,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学(TUM)的科學家,首次發現肝臟中的血管有一項「睡眠計時器」(sleeptimer)機制,如同手機播放音樂時設定的睡眠倒數功能,特定T細胞的功能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弱,最終失去對付病毒感染的能力。研究人員表示,此機制可能為動物用於避免免疫細胞過度攻擊肝臟所演化而出,也可望成為未來創新免疫療法的標靶。該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該研究由TUM教授PercyKnoll...

《Nature》哈佛首揭大腦單一神經元對「語義」反應 助未來腦機介面開發

2024-07-16 / 記者 巫芝岳
近(3)日,哈佛醫學院(HarvardMedicalSchool)的神經科學團隊,發現在大腦前額葉的語言區中,單一神經元對語言訊息反應證據,這些神經元能夠選擇性地回應特定單字語義。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人類單細胞的層級,證實人腦如何精確處理語言訊息,並進一步產闡明在語言理解過程中,細胞層次作用。該研究對未來語言相關腦機介面的開發有很大的幫助,研究論文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本次由哈佛醫學院助理教...

林口長庚游正博領軍 首揭醣脂為胚胎著床關鍵、盼改善人工生殖效能

2024-05-08 / 記者 吳培安
今(8)日,林口長庚醫院幹細胞與轉譯癌症研究所及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類胚胎幹細胞所衍生的「醣脂」(glycosphingolipids),會促進母體與胚胎間的溝通與免疫耐受性,可能有助於胚胎著床。這項突破性的成果,可望最快在三年後應用於人工生殖技術、提升效能,嘉惠不孕症病人。 林口長庚表示,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是國際首次揭露醣脂於母體與胚胎間互動中,可能扮演關鍵的免疫耐受性增強的...

《Cell》首揭!腸道細菌導致遺傳性眼疾

2024-04-04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中國中山大學眼科中心與倫敦大學學院(UCL)、倫敦摩爾菲爾茲眼科醫院(MoorfieldsEyeHospital)跨國共同研究首次顛覆傳統眼部無菌的認知,研究發現,造成萊伯氏先天性黑朦症(LCA)、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pigmentosa,RP)等遺傳性眼科疾病的成因──CRB1基因突變,其與腸道屏障完整性有關,而基因突變會導致腸道細菌入侵眼部造成疾病,在動物試驗中驗證,可透過...

《Nature》首揭膽酸新功能!串連人體與腸道微生物的通訊網路

2024-03-07 /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2月29)日,由賓州大學(PennState)研究團隊發現,存於人體腸道中的古老細菌產生了一種細菌酶——膽鹽水解酶(BSH),BSH能與人體和小鼠產生的膽酸結合,形成新的分子——細菌膽鹼酸醯胺(BBAAs),其與人體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此研究開啟膽酸作用的新領域,有望促使治療方法的發展。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研究首次發現BBAAs在人類新...

國衛院、高醫大首揭新標靶蛋白B-RAF 雙重精準打擊胰臟癌  

2024-03-04 / 記者 吳培安
今(4)日,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洪文俊特聘研究員,與高雄醫學大學陳立宗講座教授的合作研究團隊,首度證實B-RAF(V-rafmurinesarcomaviraloncogenehomologB1)為一新穎之RNF43泛素化標靶蛋白,並進一步解開RNF43(ringfingerprotein43)蛋白調控B-RAF的關鍵分子機制。此研究已在今年1月發表於知名學術期刊《AdvancedScienc...

《Neuron》首揭阿茲海默患者血液免疫基因變化 後天環境影響大?!

2024-02-28 / 記者 巫芝岳
近(9)日,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醫學院的研究團隊首次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血液中,發生許多免疫相關基因的改變,推測可能是過去曾遭病毒感染、環境污染,或因某些生活方式而導致,未來可望開發為新的治療標靶。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euron》。研究人員發現,該血液中的變化為一項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改變,意即非源於DNA序列變化的遺傳因素,而是患者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