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過敏性氣喘者不易染新冠重症?! 北卡科學家揭IL-13重要防禦機制

2022-03-31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3月30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的科學家,針對新冠病毒感染呼吸道細胞後,人體的免疫機制進行研究。該研究發現與介白素-13(IL-13)和人類ACE2受體相關的全新重要機制,且揭示了為何患有氣喘性過敏者,感染後較不容易惡化為重症的原因。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PNAS》。這組研究人員,針對染疫者的呼吸道細胞培養物進行基因分析,先是發現人類ACE2受體的表現,會決定哪些類型的細胞...

孤雌生殖!《PNAS》CRISPR編輯基因成功讓未受精單卵細胞培育小鼠

2022-03-14 / 記者 劉馨香
近(7)日,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研究團隊,以CRISPR基因編輯方式,改變基因銘印(genomicimprinting)區域的DNA甲基化情況,成功僅用單個、未受精的卵母細胞,培育出可生育後代的小鼠。研究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PNAS》。 從一個未受精的卵子發育出胚胎,稱為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在自然界中,它存在於蚜蟲、魚類、爬蟲類、蠍子、蟎蟲和一些蜜蜂中,但不存...

《PNAS》揭示細胞週期BEND3關鍵調節因子 助癌細胞生長失控研究

2022-02-22 / 記者 彭梓涵
近日,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ofIllinois)團隊發表在《PNAS》研究發現,一種名為BEND3的分子,會關閉數百個與分化相關的基因,阻止細胞進入分化狀態,從而維持細胞的幹細胞樣狀態。研究者認為,BEND3是細胞週期關鍵的調節因子(regulators),能進一步了解癌細胞失控增長的過程。 胚胎幹細胞和其他多能性細胞具有迅速分裂、成為體內任何細胞的能力,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了...

找到對付抗藥性細菌萬靈丹!?《PNAS》解密細菌抗噬菌體機制

2022-02-09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8日,瑞典隆德大學(Lund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抗毒素蛋白結構域,可以中和數十種不同的毒素,該結構域以希臘醫藥女神的名字Panacea來命名,代表萬靈丹的含意,有望成為未來對付抗生素抗藥性的一劑解方。該研究發表於《PNAS》。 毒素–抗毒素系統(toxin-antitoxinsystems)是細菌DNA基因體內的一種開關,可以保護細菌不會受到噬菌體的攻擊。 ...

《PNAS》解密阿茲海默症高風險基因 如何干擾大腦保護機制

2021-12-31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8日,貝勒醫學院(BaylorCollegeofMedicine)與德克薩斯兒童醫院(TexasChildren'sHospital)的研究人員利用果蠅試驗發現,阿茲海默症相關風險基因突變,會導致神經退化而使大腦的保護機制產生障礙,而ABCA1活化劑則可以恢復神經保護機制。該研究發表於《PNAS》。該研究也發現了活性氧物質(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發...

愛滋治療新靶點!《PNAS》轉錄因子RORC2助病毒複製

2021-12-01 / 記者 劉馨香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édeMontréal)和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CollegeLondon)的研究團隊,共同發現HIV(愛滋病毒)感染過程的新關鍵分子:轉錄因子RORC2。該分子會促進HIV基因表現與複製,有望成為新的HIV治療靶點。該研究11月30日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PNAS》。在HIV感染的過程中,病毒會躲藏在CD4+T細胞中,該免...

《PNAS》人聞到臭味會「不經意識」迴避?! 瑞典解嗅覺反應新機制

2021-11-08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0月19日),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t)的科學家,透過小規模的人體實測,闡明一項人類在聞到環境中「與危險相關」氣味時,如何觸發身體「不經意識」迴避的神經訊號傳遞機制;此外他們也發現,比起好聞的氣味,對於這些令人不適的味道,大腦會更快接受到訊號。該研究發表於期刊《PNAS》。動物透過嗅覺器官接收並區分氣味,而這些氣味很大一部分與其健康和生存威脅相關,不過長...

《PNAS》3D列印微針貼片疫苗 誘發免疫反應比打針高10倍

2021-09-27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5日,史丹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與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研究人員創造一種3D列印的微針疫苗貼片,動物實驗顯示,可以誘發比一般皮下注射疫苗10倍以上的免疫反應,該研究發表於《PNAS》。 研究人員利用連續液面生產(ContinuousLiquidInterfaceProduction,C...

《PNAS》日研究失智症患者 血中33種代謝物表現異常

2021-09-13 / 記者 彭梓涵
近(12)日,由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的一項小型研究,透過代謝體學分析24名包含失智症患者、長者、年輕參與者,其全血中124種不同代謝物的表現,結果發現33種代謝物,在失智症患者中存在顯著差異。研究者認為這些化合物被鑑定出來,可望使臨床上對失智症的診斷、治療向前邁進。相關研究已發表在《PNAS》期刊上。 這項小型研究主要從8名失智症患者、8名健康長者、8名年輕人的血液樣本,以液相層析質...

《PNAS》:解密氣喘為何常在夜間發作? 生理時鐘為關鍵;拜登提650億美元計劃 防未來傳染病大流行

2021-09-07 / 記者 李林璦
《臺、美》益安矽谷子公司Panther微創醫材成功應用拇趾外翻矯正手術今(7)日,益安生醫表示,其美國矽谷子公司PantherOrthopedics所開發的PUMA骨科內固定微創醫材,日前成功應用於市場廣大的微創拇趾外翻矯正手術,該產品為美國FDA唯一通過具備超彈性(super-elastic)特性的骨科動態內固定醫材,旨於術後復原期間,提供患者關節及韌帶組織穩定且持續的內固定支撐、同時使患部關節...

《PNAS》1型糖尿病治療有望?! 哈佛大學「對流式」胰島細胞移植裝置 ceMED 臨床前成功調控胰島素

2021-09-07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6日,麻州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andWomen'sHospital)、哈佛大學和麻州大學醫學院組成的共同研究團隊,發表一種用於糖尿病治療的新型體內胰島素分泌細胞植入裝置,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該裝置稱為對流強化大分子膠囊裝置(convection-enhancedmacroencapsulationdevices,ceMED),相較於其他類似的細...

《PNAS》顛覆先前科學! 增強HTRA1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新基因療法?

2021-07-21 / 記者 劉馨香
近(19)日,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ofUtah)轉化醫學中心(SCTM)一項研究發現,在具有已知會增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風險的遺傳變異的老年人中,其視網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和布氏膜(Bruch'smembrane)的HTRA1基因表現,較沒有變異的老年人降低50%。這項研究首次解釋了HTRA1在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