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ssen重砸十億美元 攜手Mersana力攻癌症ADC藥物

2022-02-04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3日,嬌生(J&J)旗下的楊森(JanssenBiotech)和生技公司MersanaTherapeutics,簽署了一項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癌症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研發協議,將結合楊森專利抗體與Mersana的ADC開發平台「Dolasynthem」,開發多項ADC藥物。根據該協議,Mersana將先獲得4000萬美元的預付款,並有資格核銷相關費用(reimbursement...

富禾生醫免疫療法 再獲SNQ續審認證

2022-01-20 / 記者 吳培安
今(20)日,富禾生醫宣布,其推出的「免疫療法之精準診斷及客製化治療」服務項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續審認證。此為富禾生醫連續三年以此項目,通過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相關領域專家的肯定。 總經理李建謀表示,富禾生醫的核心競爭力,來自其獨特的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及研發能量。為了讓臨床醫師更好理解病人的免疫缺失,富禾生醫透過人工智慧演算法,將富禾生醫核心的精準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區分出1,700種...

BMS砸30億美元 攜Century開發iPSC腫瘤細胞療法

2022-01-11 / 記者 巫芝岳
近(10)日,必治妥施貴寶(BMS)與生技公司CenturyTherapeutics,宣布達成一項總計超過30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兩公司將聯合開發多項衍生自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iPSC)、針對血液腫瘤與實體腫瘤的療法。根據協議,Century將先取得1.5億美元(包含1億美元預付款與5000萬美元股權投資),後續開發、監管和商業化里程碑金澤高達30億美元。Century將負責研發候選藥物,和其臨床前...

富禾生醫免疫細胞合併治療攻固體癌 衛福部核准2022年Q1啟動1/2a期臨床

2021-12-30 / 記者 吳培安
今(30)日,富禾生醫宣布自行研發之自體免疫細胞(PHYDUXON)合併治療,已獲得衛福部核准通過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預計於明(2022)年第一季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招收首位患者。 此試驗針對非特定固體癌進行自體免疫細胞(PHYDUXON)及免疫查核點抑制劑(Atezolizumab)合併治療,已於2020年12月先行通過美國FDA核准啟動臨床試驗;同時也從2020年2月開始,陸...

ADC藥物受寵! Sutro卵巢癌藥近4億美元授權天士力生物

2021-12-28 / 記者 巫芝岳
近(27)日,加州生技公司SutroBiopharma宣布,中國天士力生物製藥已斥資4000萬美元預付款,取得其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TRO-002,在大中華地區(含港、澳、台灣)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該交易後續里程碑金可高達3.45億美元。根據協議,天士力將取得該藥物在中國、香港、澳門和台灣的獨家權利,取得授權的適應症為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範圍涵蓋臨床開發、監管批准和商...

國際熱議癌症救星「CAR-T療法」面臨哪些挑戰?

2021-12-27 / 記者 吳培安
面對癌症,除了廣為人知的手術、化療、放療、標靶等,近幾年興起的細胞治療也在醫界吹起一股旋風,又以透過基因工程改造自己的細胞殺死癌症的「CAR-T療法」,堪稱免疫細胞療法中最受期待的發展。 同樣是癌症新興細胞療法,CAR-T和《特管辦法》開放項目有何差異?在臺灣又會遇到哪些挑戰?本刊特別專訪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同時也是中國附醫人體資料庫主任、淋巴癌團隊負責人葉士芃醫師,說明CAR-T...

《Nature》子刊:奈米粒子助攻癌症免疫療法 扭轉惡性肋膜積液治療困境

2021-12-17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6日,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WakeForest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團隊,針對不易治療的晚期轉移癌症——惡性肋膜積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開發出一種奈米粒子結合癌症免疫藥物的潛在新療法,並在人類細胞及老鼠實驗初步證實對MPE的腫瘤抑制效果,有望成為MPE的新療法。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N...

非營利癌醫重大交易! 希望之城斥3.9億美元併購美國癌症治療中心

2021-12-15 / 記者 巫芝岳
近(8)日,加州洛杉磯非營利醫療中心希望之城(CityofHope)表示,將以3.9億美元收購全美最大癌症醫院之一的「美國癌症治療中心」(CancerTreatmentCentersofAmerica,CTCA),並期望讓該間以行銷為主、甚至曾因此引發爭議的醫院,成為非營利組織。外媒表示,這項交易正好匯集了分別以研究和行銷為專長的兩間醫療中心。以研究為專長的希望之城,在開發合成胰島素和許多癌症藥物...

TBF頒首屆「吳火獅醫學獎」 台大楊鎧鍵、曾士傑、成大吳偉立獲獎

2021-12-15 / 記者 吳培安
今(15)日,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BF)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年度講座發表會,除邀請13位傑出生技醫藥學者發表年度專題演講,也在會中頒發首屆「吳火獅醫學獎」。 首屆的3名得主,分別為:台大醫學院藥理研究所副教授楊鎧鍵,成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暨研究所助理教授吳偉立,台大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曾士傑,由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頒獎。 楊鎧鍵致力於內質網蛋白TXNDC5在肺臟及其他器官纖維化病理...

嬌生/南京傳奇CAR-T公布22週追蹤數據 無惡化存活期更勝BMS ?!

2021-12-13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2日,嬌生(Johnson&Johnson)與中國南京傳奇生技(LegendBiotech),於2021年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中,發表兩家公司共同開發的BCMACAR-T療法ciltacabtageneautoleucel(cilta-cel),中位追蹤期長達22個月的1b/2期最新數據,在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的表現,有望勝過相同靶點、已獲FDA批准的細胞療法競爭對手...

中山醫院推癌症中西醫整合+細胞治療 攜天明、精準啟動細胞治療中心

2021-12-04 / 記者 吳培安
今(4)日,台北中山醫院宣布與致力於科學中草藥的天明製藥集團、細胞治療新銳精準生技合作,正式啟動「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未來將提供免疫細胞、幹細胞特約諮詢、免疫與癌症精準檢測、第二意見諮詢、癌症整合輔助治療(Integrativemedicine)等服務,並於同日舉辦癌症整合治療與細胞療法新趨勢論壇。此中心將由中山醫院主任醫師暨中心負責人賴基銘、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李世明、中山醫院...

《The Lancet》子刊:GSK、Novartis標靶藥組合再突破! 難治腦瘤反應率達33%

2021-11-25 / 記者 巫芝岳
近(24)日,一項併用葛蘭素史克(GSK)的Tafinlar(dabrafenib)和諾華(Novartis)的Mekinist(trametinib)兩標靶藥物,針對具有BRAFV600E突變的難治性腦瘤的二期試驗結果出爐,顯示對於這項極難治、對化療反應率不到5%的癌症,該藥物組合反應率可達到33%。該究論文發表於《TheLancetOncology》。該項二期試驗名為「RareOnc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