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新型脂肪肝類器官成功建立!助NAFLD尋標靶、篩藥

2023-03-02 / 記者 劉馨香
近(23)日,荷蘭烏特勒支Hubrecht研究所HansClevers團隊,使用人類胎兒肝細胞,開發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新型類器官(organoid)模型,能研究疾病機轉,並利用CRISPR基因編輯建立篩選平台,能夠測試與開發治療NAFLD的新藥。該研究發表於《NatureBiotechnology》。 NAFLD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早期階段,是指很少或不飲酒的人,其肝...

大突破!UCSD首次光電量測 證明人腦類器官移植鼠腦皮層可行性  

2022-12-3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6日,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波士頓大學和沙克研究所(SalkInstitute)的生物電機跨域研究團隊發表最新成果。他們在移植了人類腦類器官(organoid)的老鼠模型中,確定了兩種物種之間的腦組織能夠產生功能性連結,並對外界視覺刺激產生反應。 此外,科學家還使用結合了透明石墨烯和雙光子影像的創新實驗裝置,透過即時量測,證明植入的類器官對視覺刺激的反應,與其周遭的鼠腦組...

《Nature》腦部「類器官」再突破! 瑞士繪人腦基因圖譜 解神經發育之謎

2022-10-11 / 記者 巫芝岳
近(5)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urich)的科學家,開創出一項人類大腦類器官(organoid),其運用單細胞層級的多體學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將所有基因轉錄體資訊組成「圖譜」,可顯示類器官中每個細胞的詳細功能。該團隊也以這項工具,首次在人腦證明造成罕見腦部發育疾病的基因突變機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由ETHZurich生物系統科學與工程系教授BarbaraTreut...

組織「彎曲」時細胞內部變化新發現! 盼貢獻類器官研發

2022-05-16 / 記者 巫芝岳
近(13)日,日內瓦大學(UNIGE)的研究團隊,在一項組織發育相關的研究中發現,遇到組織彎折時,該處的細胞體積會短暫地隨之「增加」,而非過去直觀認為的「減少體積」來應對組織形變。這項發現可望讓未來類器官(organoid)的研發更為精準,甚至貢獻工業用材料的發展。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DevelopmentalCell》。該團隊利用稱為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的高分子材料,製造出一項能自動滾動的...

《Cell》子刊:首項具「視覺」腦部類器官問世 探眼部發育之謎

2021-10-19 / 記者 巫芝岳
近(7)日,德國杜賽道夫大學(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 Düsseldorf)的科學家,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開發出首項具「視覺」功能的腦部類器官(organoid),不但可望更深入探究視覺發育過程,未來也能幫助眼部遺傳疾病相關研究,可說是腦部類器官的一大進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ellStemCell》。先前研究已顯示,視黃酸(ret...

可模擬腫瘤微環境!《Nature》子刊:MIT創新合成水膠支架 培養胰腺類器官 

2021-09-16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3日,麻省理工學院(MIT)與英國曼徹斯特癌症研究所(CancerResearchUKManchesterInstitute)合作,開發出利用合成水膠(hydrogel)支架來模擬細胞外環境,從健康或癌症胰腺細胞培養出「胰腺類器官」的創新方法,可用於研究胰腺腫瘤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並進行胰腺癌潛力藥物的測試,此外,還能培養如腸道、子宮內膜等組織。研究發表於《NatureMaterials》...

《Nature》子刊:AI預測+類器官 成功篩出老藥治腸道發炎

2021-07-14 / 記者 巫芝岳
近(12)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科學家,發表了一項以機器學習開發「老藥新用」的方法,並以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治療為目標,透過基因數據預測疾病惡化和藥物療效,也成功在腸道類器官(organoid)模型中找出可能使用的老藥療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研究團隊以IBD為疾病模型,透過UCSD網路醫學研究所(iNetMed)所發展的人工智慧(AI...

Xilis AI精準篩藥+免疫性腫瘤類器官 A輪募7千萬美元推向臨床

2021-07-09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8日,由杜克大學華裔科學家沈西凌、DavidHsu和荷蘭烏得勒支大學(UtrechtUniversity)類器官專家HansClevers共同創辦的精準醫療新創Xilis宣布,在A輪募資中籌得7,000萬美元。 該公司致力於開發特有類器官技術「MicroOrganoSpheres」,其特色為能夠保有患者腫瘤組織及免疫特性,結合AI分析藥物反應,在2週內為癌症患者篩選出最適合的癌症療法,而這...

《Cell》類器官再突破!幹細胞養出會跳動人工心臟 助先天心臟病研究

2021-05-24 / 記者 吳培安
近(21)日,奧地利科學院(AustrianAcademyofSciences)團隊於知名期刊《Cell》線上,發表幹細胞類器官(organoid)的最新研究。他們在實驗室的培養皿中,把人類幹細胞在無需外加支架(scaffold)下,成功培養出人迷你心臟類器官,且具有分腔室、能節律跳動的特性,成為迄今最接近真實心臟的類器官成果之一。 研究團隊目前做出的心臟類器官,體積僅有芝麻粒大。他們將細胞浸潤在...

《Nature Reviews Cancer》類器官 再度證明身價

2018-06-01 / 記者 彭梓涵
《Naturemethod》期刊於今年一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一篇社論,類器官(Organoids)被選入為2017年生命科學領域最有潛力的「年度技術」。《NatureReviewsCancer》近日再度發表了類器官在最近幾年的發展與應用。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對某些癌症的起源與治療已經有十足的了解,但這仍是造成全球性的健康威脅;雖然預防性與早期診斷,能提高癌症的治癒率,但我們還需要更多創新的標靶...

類器官技術…癌症藥新希望

2018-04-06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今年2月,知名期刊《Science》在腫瘤治療傳來重大突破,英國癌症研究中心NicolaValeri教授成功以「類器官」(organoid)技術,體外培養出71位消化道癌症病人的衍生類器官(Patient-derivedorganoids,簡稱PDOs),這些PDOs無論是表現型或基因型都與原發病人腫瘤具有96%的高相似度。而由於所用組織都是取自於之前測試過Regorafenib或TAS-10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