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Science》突破基因療法載體限制!StitchR DMD療法體內重建全長RNA
科學新知
NEW
不僅是細胞發電廠!《Nature》揭粒線體特殊亞群
科學新知
NEW
《Science》AI模型Evo問世 從基因序列推演全新蛋白質
科學新知
腦科學
基因
近5萬人研究!《Science》:揭密大腦結構與基因遺傳之謎
2022-02-09/
記者 李林璦
近(3)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放射系副教授Chi-HuaChen與國際團隊,進行近5萬名成人與兒童的大腦皮質全基因體關聯分析(GWAS),建立人腦圖譜的基因位點(locus),發現400個基因位點與大腦皮質構造有關,而有800個基因位點與大腦發育、神經障礙疾病有關。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 大腦的複雜性在幾世紀以來都讓科學家感到困惑。過去十年,有許多研究將不同腦區對應人類中自然...
科學新知
腎臟疾病
醫療保健
10年未解醫療困境!美退伍軍人回顧性研究 揭急性腎損傷高死亡風險
2022-02-08/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7日,美國退伍軍人健康管理局(VeteransHealthAdministration)發表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指出因急性腎損傷(acutekidneyinjury,AKI)而住院的患者,在院內或出院1年內死亡率仍然很高,且這項困境過去10年來幾乎沒有改善,迫切需要改善醫療介入及照護。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腎臟科學會臨床期刊》(ClinicalJournaloftheAmerican...
科學新知
腦腸軸
憂鬱症
腸道菌
近6千人、長達16年追蹤!《Nature》子刊:腸道兩菌屬與重度憂鬱症有關
2022-02-07/
記者 李林璦
近(4)日,在《NatureGenetics》上兩篇高達5千多人與7千多人、追蹤長達16年的研究指出,在進行腸道菌叢與人體的全基因體關聯分析(GWAS)後,發現兩種住院患者常感染細菌─摩根氏菌屬(Morganella)和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的豐富度與重度憂鬱症具有因果關聯。 越來越多科學家發現大腦與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聯,例如患有自閉症或情緒障礙的患者腸道中缺乏某些關鍵細菌。不過,缺...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longCOVID
阿茲海默症
《Science》新冠神經損傷大統整! 科學家:長期恐引神經退化 籲深入研究
2022-02-07/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月20日),美國國衛院(NIH)和耶魯大學醫學院(YaleSchoolofMedicine)的科學家,於頂尖期刊《Science》上發表的評論文章(perspective),統整出目前已知新冠肺炎會造成的神經相關後遺症,包括:嗅覺喪失、中風、妄想症(delirium)等;並提出由於這些損傷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因此建議對此深入研究。該文章中,科學家統整臨床觀察、驗屍和實驗室檢...
科學新知
愛滋病
HIV
Keytruda
揪出躲藏HIV病毒!? 抗癌藥Keytruda有望助攻愛滋病治療
2022-01-28/
記者 劉馨香
抗反轉錄病毒療法是目前治療HIV感染(愛滋病)的標準療法,其可以清除血液中的病毒痕跡,但患者體內仍有潛伏的病毒,無法真正治癒,需一輩子服用藥物。近(26)日,一項新的早期研究發現,一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抗癌藥物——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可能對清除隱藏病毒有所幫助,發表於《ScienceTranslationalMed...
科學新知
肺移植
新冠肺炎
《NEJM》美7%肺移植因新冠肺炎所致 短期存活率佳
2022-01-27/
記者 巫芝岳
近(26)日,洛杉磯西達賽奈醫療中心(Cedars–SinaiMedicalCenter)發表於醫學期刊《NEJM》的一篇研究指出,自2020年8月到2021年9月,美國約有7%的肺移植案例,是因感染新冠肺炎導致。這些患者接受移植後,三個月內存活率為95.6%,和非因新冠肺炎而需接受移植者相當,因此對於特定患者,接受肺移植可能為一項可行療法。研究人員分析了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
科學新知
基因體
基因療法
細胞療法
George Church共同領軍 發現基因插入「安全著陸區」降低基因療法風險
2022-01-25/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4日,哈佛大學醫學院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urich),在《CellReportsMethods》發表最新研究,他們利用電腦運算法分析人類細胞譜系基因體、預測出2000個可供治療性基因插入的「基因體安全著陸區」(genomicsafeharbors,GSH),並在人類T細胞和皮膚組織完成其中2個GSH驗證。 此研究資深作者之一,是哈佛大學人稱「合成生...
科學新知
神經科學
Tau蛋白
粒線體
阿茲海默症
《Cell》突變Tau蛋白影響粒線體功能! 首揭Tau完整交互作用 盼助神經退化疾病治療
2022-01-24/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20日,加州巴克老化研究所(BuckInstituteforResearchonAging)的科學家,首次揭開已知和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的Tau蛋白突變,是如何影響神經細胞粒線體功能,及神經細胞最終如何釋放Tau蛋白,使其擴散到整個大腦的完整機制;對未來相關療法開發,可能提供莫大的助益。該論文發表於期刊《Cell》。該研究團隊使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衍生的神經細胞,透過...
科學新知
T細胞
免疫學
《Cell》缺「鎂」恐影響免疫系統?! 瑞士揭「鎂」對T細胞重要性
2022-01-22/
記者 巫芝岳
近(19)日,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ofBasel)的科學團隊發現,免疫系統在應對病原體或攻擊癌細胞時,需要有足夠的「鎂」才能有效運作。科學家強調,雖目前仍無科學證實,在飲食中補充鎂是否能降低罹癌率,但該發現對CAR-T細胞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癌症療法的研究相當重要。該論文發表於期刊《Cell》。先前已有研究指出,當小鼠進行低鎂飲食時,癌細胞在體內的傳播速度會更快,且小鼠對流感病...
科學新知
《Nature》子刊:UCSD解線蟲免疫反應 「zip-1」基因為樞紐 可望助攻人類免疫學
2022-01-19/
記者 巫芝岳
近(10)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科學家,發現一項線蟲用於抵禦病原體的「zip-1」基因,與其轉錄出狀似拉鍊結構的ZIP-1蛋白質,在其免疫反應中扮演樞紐的角色。此發現對於所知甚少的無脊椎動物免疫反應提供了重要見解;且研究中也發現與人類免疫反應相似的受體,可望對人體免疫提供更多發現。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論文指出,目前對於脊椎動物如何抵抗病毒等...
科學新知
奈米載體
免疫
《Nature》子刊:新型奈米載體免疫抑制劑 有望成移植患者福音
2022-01-1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7日,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利用奈米載體包裹雷帕黴素(Rapamycin)作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移植的免疫抑制劑,這種新型的免疫抑制形式,在動物試驗中,可以精準靶向移植部位,而不會抑制其他免疫反應。該研究發表於《NatureNanotechnology》。 正常的胰島會隨著血糖變化而控制胰島素的產生,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與破壞患...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Nature》子刊:瑞典研究找出特定基因變異 防新冠重症
2022-01-18/
記者 劉馨香
近(13)日,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t)領導一項國際統合研究(metastudy),確定一種特定的基因變異「rs10774671-G」影響了OAS1基因,可以防止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研究人員藉由研究不同血統的人找出這種變異,凸顯臨床試驗包括不同血統的人的重要性。該研究發表在《NatureGenetics》期刊。除了年齡和某些潛在疾病外,遺傳因素也會...
第一頁
上一頁
51
52
53
54
5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