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哈佛、西班牙研究:細胞也會學習?數學模型解碼細胞「語言」
科學新知
NEW
揭百歲人瑞長壽秘訣?波士頓大學建構人瑞細胞庫
科學新知
NEW
陽明交大首解CFTR致病蛋白結構 助多囊腎病、分泌性腹瀉新藥開發
科學新知
癌症療法
粒線體
ROS
自由基
細胞生物學
微核
粒線體缺氧是元兇?! 《Science》兩論文共揭細胞「微核」破裂致腫瘤惡化機轉
2024-09-02/
記者 巫芝岳
近日(8月29日),美國紀念史隆·凱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SK)和義大利米蘭大學(UniversityofMilan)的研究人員,合作在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兩篇研究,共同詳細解釋出癌細胞中「微核」(micronucleus)會如何受粒線體缺氧時產生的活性氧(ROS)影響,導致其破裂,而使腫瘤更容易惡化,該研究為癌症新藥的開發提供了數項潛在標靶。微核是細胞染色體的一種異常現象,...
科學新知
多發性硬化症
iPSC
MS
AI
《Cell Stem Cell》17種多發性硬化症iPSC模型 首揭神經膠質細胞影響
2024-08-31/
記者 彭梓涵
近(26)日,紐約幹細胞基金會(NYSCF)研究所和凱斯西儲大學(CWRU)的科學團隊,建立了17種多發性硬化症(MS)患者的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模型,研究團隊利用該模型,首次證實MS患者除了免疫系統的疾病特徵外,還有新的疾病生物學,即是大腦中的神經膠質細胞變化,對疾病發生也有所影響,相關研究已發表在《CellStemCell》期刊上。 領導該研究的作者ValentinaFossati表...
科學新知
GenomeFrontier
基因體先驅
吳瓊媛
溫國蘭
CAR-T
非病毒載體
piggyBac
《PLoS One》先驅生技非病毒載體CAR-T療法 體外、體內實驗證抗癌活性
2024-08-30/
記者 吳培安
近(27)日,致力於非病毒載體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開發的臺灣細胞治療新創——先驅生技,發表其利用QuantumpBacCAR-T工程系統,製造出鎖定CD20/CD19雙靶點的CAR-T細胞,並在細胞及動物實驗證明抗癌效果,有望成為克服現今CD19CAR-T在製造和治療挑戰的新治療策略。這項研究發表在《PLoSOne》。 先驅生技緣起於創辦人吳瓊媛執行長在跳...
科學新知
中醫大
哈佛
脂肪
中醫大攜手哈佛登《Nature》子刊 揭「壞」脂肪變「好」脂肪關鍵機制!
2024-08-28/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0日),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志豪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曾玉華教授共同研究發現,促進白色脂肪組織(WAT)褐變(browning)為棕色脂肪組織(BAT)的關鍵機制,不僅可改善體內對醣類的代謝,更有望為肥胖與代謝疾病提供潛在創新治療方法。該研究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 哺乳動物體內擁有白色脂肪組織與棕色脂肪組織,白色脂肪組織負責儲存能量,而棕色脂肪組...
科學新知
DNA
轉錄因子
轉錄
既是活化劑又是抑制劑?!《Nature》首曝基因轉錄因子用「位置」調節作用方式
2024-08-28/
記者 巫芝岳
近(17)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SD)和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StateUniversity)的團隊,在期刊《Nature》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揭示人類細胞中用於幫助DNA上的基因轉錄為RNA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其與基因間的相對位置,會決定該轉錄因子對基因轉錄的活化或抑制作用。這項發現能解釋生物如何調節複雜基因轉錄,尤其針對一串編碼了多個基...
科學新知
Lancet
飲食
糖尿病
《Lancet》子刊:近200萬人大規模研究! 吃加工肉、紅肉增15%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2024-08-27/
記者 李林璦
近日(8月20日),針對197萬人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攝取加工肉類、紅肉,未來10年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0%~15%,而攝取非紅肉等肉類製品,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8%。該研究發表於《TheLancetDiabetesandEndocrinology》。 數十年來,全球肉類的消費量迅速成長,許多國家的肉類消費量已超過飲食指南的建議,先前研究指出,加工肉類與紅肉攝取量過高與第二型糖尿...
科學新知
心肌纖維化
心血管健康
心臟
心肌纖維化治療可向蟒蛇取經?《PNAS》新研究揭蟒蛇心臟柔軟關鍵
2024-08-26/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9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ofColoradoBoulder)研究團隊的一項發表,深入研究了蟒蛇(python)在進食過程中,心臟發生的重塑性變化,並期待藉由研究蟒蛇心臟變得柔軟、有彈性的機制,探索出為人類心臟疾病帶來創新醫藥的契機。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蟒蛇能夠吞食比自己大上數倍的獵物,但除了消化系統發生的變化,蟒蛇的心臟在吞食過...
科學新知
阿秒
原子顯微鏡
《Science Advances》全球最速顯微鏡亮相!阿秒級速度捕捉電子穿透DNA
2024-08-23/
記者 彭梓涵
近(21)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物理學MohammedHassan,開發出一種電子束顯微鏡,可以阿秒(attosecond,亦稱原秒),即十億分之一秒的速度拍攝影像,這項被稱為「原子顯微鏡」的技術,可以比過往更精確的捕獲分子內電子的快速運動,例如電子如何穿過DNA,相關研究已發表在《ScienceAdvances》。 傳統顯微鏡無法捕捉單一電子的圖像,需要透過極高的空間解析度,並將收集到的圖像串聯,...
科學新知
類器官
科技法律
大腦
北醫大李崇菱、日本廣島大學跨域研究 指「類人腦器官」5大倫理規範要點
2024-08-23/
記者 吳培安
今(23)日,臺北醫學大學宣布,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李崇菱副教授參與日本廣島大學一項跨領域合作研究,針對類人腦器官(brainorganoids)相關生醫研究在未來可能引發的法律及倫理爭論,提出當前應規範及保障的五大分類,包括意識、法律地位、知情同意權、所有權以及器官移植。這項研究發表在《JournalofBioethicalInquiry》。 類人腦器官是由人類幹細胞培養出來的三維神經組織,...
科學新知
粒線體
細胞生物學
溶酶體
《Nature》首揭粒線體自帶「排除受損」機制 盼助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
2024-08-23/
記者 巫芝岳
近(21)日,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TheHospitalforSickChildren)的研究人員,首次清楚揭示粒線體內膜褶皺(mitochondrial cristae)上,快速且短暫的重塑(remodelling)機制,這些褶皺若有部分受損,粒線體具有一套自我修復的機轉,能避免其損傷擴大,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有如「細胞發電廠」的粒線體,擁有外膜和內膜的雙層膜構造,其中內膜褶...
科學新知
禁食
腸道
幹細胞
《Nature》禁食後再進食 活化腸道幹細胞再生!
2024-08-22/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1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幹細胞生物學家ÖmerYilmaz發表一項研究發現,小鼠在禁食後再重新進食時,腸道幹細胞會激增,來修復腸道損傷,不過,以禁食促進幹細胞活化的方式是有「代價」的,與完全不禁食的小鼠相比,較容易在禁食後腸道出現癌前息肉等致癌基因變化。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禁食對健康的潛在好處,有研究指出,禁食有助於延緩某些疾病發生...
科學新知
神經科學
神經退化性疾病
失智症
《Nature》子刊:賓大5萬張MRI大規模分析! 建AI演算法揪神經退化特徵
2024-08-20/
記者 巫芝岳
近(15)日,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ofPennsylvania)的團隊,運用深度學習(deeplearning)的AI方法,針對近5萬份腦部核磁共振(MRI)掃描影像,分析出共五項與老化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的腦部萎縮模式,這些模式與吸煙、飲酒等生活因素,以及健康狀況和疾病風險皆有相關。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Medicine》。隨著腦部的老化,腦內某些區域會出現萎縮或結構上的微...
第一頁
上一頁
3
4
5
6
7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