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酵母菌+新佐劑新冠候選疫苗 大規模低成本、T細胞抗病毒變異更佳
2021-07-16 / 記者 巫芝岳
近(15)日,美國亞特蘭大和德州兒童醫院(TexasChildren'sHospital)的科學家,開發出以酵母菌生產重組蛋白抗原,並搭配新型佐劑的新冠疫苗技術,不但能刺激蛋白質疫苗少能引起、有助對抗變種病毒的T細胞免疫反應,也有望大規模、低成本生產,幫助中低收入國家抗疫。該研究結果發表於期刊《ScienceImmunology》。此研究團隊由亞特蘭大的埃默里大學靈長類研究中心(Yerke...
《Molecular Cell》德揭mRNA製造過程重要蛋白:少了SPT6 轉錄如「失速列車」
2021-07-16 / 記者 巫芝岳
mRNA在醫藥的應用,因本次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而廣為人知,不過在生物體內製造出mRNA的過程,其實仍有許多未解機制。近日,德國符茲堡大學(UniversityofWürzburg)的科學家,發表了一項與RNA轉錄機制相關的研究,並指出「SPT6蛋白」對於讓轉錄「正確停止」是不可或缺的。該研究論文6日發表於期刊《MolecularCell》。研究人員發現,在DNA轉錄為RN...
百健砸近10億美元 購入中國InnoCare多發性硬化症BTKi新藥
2021-07-15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2日,百健(Biogen)宣布與中國藥廠InnoCarePharmaLimited達成協議,以1.25億美元預付款,購買其多發性硬化症(MS)藥物orelabrutinib開發權利,該藥物若順利獲批上市,含後續里程碑金,InnoCare總計可獲得9.375億美元。根據協議,百健將取得orelabrutinib在中國境外,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症和某些自體免疫疾病的獨家權利,InnoCare則...
《Nature》子刊:AI預測+類器官 成功篩出老藥治腸道發炎
2021-07-14 / 記者 巫芝岳
近(12)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科學家,發表了一項以機器學習開發「老藥新用」的方法,並以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治療為目標,透過基因數據預測疾病惡化和藥物療效,也成功在腸道類器官(organoid)模型中找出可能使用的老藥療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研究團隊以IBD為疾病模型,透過UCSD網路醫學研究所(iNetMed)所發展的人工智慧(AI...
高端澄清:媒體指「疫苗對變異株效力極差」貼文為不實言論 高端擬提告
2021-07-13 / 記者 巫芝岳
今(13)日,高端疫苗(6547)發布重大訊息,澄清有媒體(Facebook粉絲專頁)聲稱自吹哨者取得資訊,指出高端新冠疫苗「對變異株的中和抗體相當低」、「小鼠攻毒試驗結果不佳」,為斷章取義、惡意誤導視聽,高端對此作出詳細澄清,並表示將對該粉絲專頁提告。該粉專提及,高端的疫苗「對Beta變異株的中和抗體平均值僅有對武漢原始株的1/10(下降10倍)」。高端對此表示,其已於3月發表在《MedRxiv...
諾華前列腺癌「精準」放療 三期試驗告捷 存活期延長4個月
2021-07-12 / 記者 巫芝岳
近(10)日,在2021歐洲泌尿外科學會年會(EAU21)中,諾華(Novartis)發表了其前列腺癌創新「精準」放射療法「Lu-PSMA-617」的最新臨床三期試驗結果,比起標準治療,併用這種精準靶向腫瘤特定抗原的放射治療,可顯著延長患者平均存活期4個月。該項名為VISION的研究,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間,招募了831名轉移性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
鐮刀型貧血根治有望! 全球7公司開發基因療法 Bluebird領先 可望2年獲批
2021-07-09 / 記者 巫芝岳
近(8)日,外媒《BioPharmaDive》統整了共7組正針對鐮刀型紅血球疾病(sicklecellanemia,又名鐮刀型貧血),開發基因療法的公司/團隊,其中進度最快、已在3期臨床試驗的Bluebirdbio,今年曾因受試者罹患白血病而暫停試驗,確認罹癌與治療無關後,也已於上個月恢復試驗,最快2-3年內有望獲批;而CRISPRTherapeutics/VertexPharmaceutical...
《Science》「開關」調控細胞不必「轉譯」! MIT合成蛋白質電路 最快1秒反應
2021-07-08 / 記者 巫芝岳
近(2)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生物工程團隊,發表了一項以合成生物學構建的「蛋白質開關」,有別於以往人為操控細胞訊號傳遞時,可能費時數小時才能見效,該項僅以蛋白質磷酸化(phosphorylation)元件構成的網絡,最快1秒內就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未來在藥物、療法應用上大有潛力。此研究論文刊登於頂尖期刊《Science》。由生物工程學教授RonWeiss領導的團隊,運用電學迴路的概念,...
最大規模2萬人新冠腸胃症狀回顧研究:康復3個月後 半數體重仍難增回
2021-07-07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醫學院(ZuckerSchoolofMedicineatHofstra/Northwell)一項納入近兩萬人的回顧性研究發現,從新冠肺炎(COVID-19)康復3個月後,雖然病人腸胃道症狀多數已消失,但約有半數患者(50.6%)無法增回健康時體重,6個月後仍有32.4%的人體重無法增加。此為目前針對COVID-19腸胃道症狀最大規模的研究,論文6月30日發表於期刊《Clin...
昱厚新冠鼻噴藥AD17002-SC 獲食藥署核准進IIa期臨床試驗
2021-07-06 / 記者 巫芝岳
昱厚生技(6709)今(6)日宣布,其新冠肺炎鼻噴治療藥物AD17002-SC,正式獲衛福部食藥署(TFDA)核准執行IIa期人體臨床試驗。昱厚在重大訊息中表示,該試驗規劃收治30位新冠病毒感染輕症患者,病患將以噴鼻方式,接受15日內兩組固定劑量、不同頻率的藥物治療,並進行後續五週的追蹤觀察。昱厚未來也將以此試驗數據,與TFDA和醫藥品查驗中心(CDE),進行COVID-19專案法規科學輔導諮詢,...
澳洲「血漿IgA」抗體檢測 有效揪新冠最新感染者 特異性達98.2%
2021-07-06 / 記者 巫芝岳
近(1)日,澳洲墨爾本大學(TheUniversityofMelbourne)的一項研究指出,檢測血漿中的「IgA二聚體」(dimerIgA,dIgA)抗體,可有效區分新冠肺炎患者是否為近期感染案例,突破過去抗體檢測皆無法有效分別病人染疫時間點的問題。此研究論文發表於醫學預印本平台《medRxiv》。IgA是人體內所有抗體類型中,數量最多的一種,也是黏膜免疫的特徵,主要分泌在黏膜處。而此檢測方法是...
台微體:公司將下市、股份100%轉移森投資 未來登記開曼經營
2021-07-05 / 記者 巫芝岳
今(5)日,台灣微脂體(4152)暫停交易並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為調整公司長期的海外營銷策略,將進行公司私有化、股份轉換。由總經理葉志鴻擔任董事的森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為今年三月葉志鴻個人登記成立)取得台微體100%股權,未來轉換由開曼群島公司「TLCBioSciencesCorp.」經營。台微體表示,公司今日董事會決議通過,將與森投資進行股份轉換,每股發行價格新台幣100元(森投資以1股乙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