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耀揮帶出「像農夫的醫學生」
2016-05-18 / 記者 陳欣儀
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是聞名國際的粒線體醫學研究專家,在台灣第一波生技起飛時,擔任國科會生物科學發展處處長,為今日台灣生技產業基礎的發展貢獻許多心力。他受恩師的影響,接受上帝呼召創辦馬偕醫學院,以熱愛踩著土地的精神帶出「土親、人親、故鄉親」的醫學生。文/陳欣儀 圖/陳堂麒馬偕醫學院前校長魏耀揮是國際知名的粒線體醫學研究學者,研究是他的本業和興趣,過去近40年的研究生涯中,在國際期刊發表近350...
章修綱20年創業路 期許「30年磨一劍」
2016-03-15 / 記者 吳靜芳
近兩年,生寶生技轉投資公司瑞寶、生控陸續浮上IPO市場,成為焦點。創業20年,章修綱從創立瑞安大藥廠,再投入生寶幹細胞儲存,如今領域遍及動物疫苗、免疫療法到新藥研發,今年還將衍生細胞療法新公司…生寶集團已在台灣生技開枝拓葉,成為台灣生技集團化發展的代表之一。文、圖/吳靜芳今年1月22日,繼瑞寶基因後,生寶又有一個子公司生控基因(6567)踏進資本市場。開發多個癌症治療型疫苗的生控基因...
黃昭熹:「建立台灣基因產業生態系,才能爭取國際參賽權!」
2016-03-15 / 記者 吳靜芳
基龍米克斯總經理黃昭熹幾乎是一部基因定序市場發展的活歷史,20年來,他闖盪大中華大江南北,見過兩岸基因產業的消長與跌宕起伏。去年底,基米併購世基,打響台灣分子檢測產業兼併重組的第一槍,台灣產業發展規模化有了跨步進程。殷鑑產業經驗,他認為,台灣要建立「基因產業生態系」,整合政策、產業鏈,才有機會取得國際參賽權,在接下來的基因產業大戰中殺出重圍文/吳靜芳自2000年人類基因定序草圖完成,帶動基因解碼產...
閻雲:「全盤檢討人才培育,銜接國家大政策。」
2016-01-21 / 記者 蔡立勳
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旅美長達30年,本身是國際公認的傑出癌症腫瘤專家,曾任全球知名的希望城(CityofHope)癌症中心副院長及分子藥理系系主任、加州理工學院兼任教授等職。自美返台擔任校長僅4年餘,他透察台灣生技產業人才發展的困境,引進國際名校厚植產業人才教育制度,於北醫創立多所具台灣產業競爭優勢的研發中心,致力於創新生醫教育。整理/蔡立勳 圖/楊傑名與其他產業相比,生技產業培養人才的時間...
DCB執行長甘良生「推手」加速研發效能
2015-12-15 / 記者 吳靜芳
旅美30餘年,過去都在國際藥廠擔任要職的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新任執行長甘良生,今年3月空降就任之前,對台灣幾乎是一張新面孔。他態度和緩低調、全無架子;他笑臉和煦,彷如隱形推手,讓DCB新藥研發效率有了火力全開的力量;他要以過去累積的管理經驗,從智財、開發、法人及產業合作上著手內部整合與外部連結,要用「急迫感」加速台灣生技製藥效能。文/吳靜芳、王柏豪 圖/吳靜芳採訪當天,到了DCB執行長辦...
華人生技巨擘 蘇懷仁
2014-10-10 / 記者 林亞歆
華人生技巨擘蘇懷仁博士於美東時間7月28日上午辭世,享年65歲;由他一手推動、創立的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i2C)9月22日在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懷念永遠的蘇懷仁博士暨Si2C成果發表會」,馬英九總統、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李鍾熙、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Si2C團隊及其輔導的6家廠商等許多生前友人、工作夥伴都前來追思、緬懷,儘管巨星隕落,仍盼台灣生技產業能持續前進。文/...
戴謙:「廠商就是南台灣生技產業的競爭力」
2013-10-10 / 記者 林亞歆
大台南地區約有100餘家製藥公司,加上機能性、保健食品等相關生技產業,南台灣生技產業廠商達約200~300家;「台灣生技產業聯盟」在理事長戴謙有效整合資源下,集合力量聯合行銷,也打開了東南亞國際市場。文/林亞歆連續三年來,每年台灣生技展,南台灣生技產業成立的「台灣生技產業聯盟」攤位,總是人潮最絡繹不絕的區域,各種行銷活動也很吸睛……。畜牧領域出身的戴謙,外號「養鴨博士」...
李鍾熙:「打造新北市生技的國際知名度」
2013-10-10 / 記者 林亞歆
全國約有四分之一的生技產業聚集在新北市扎根投資,截至今年6月為止,共有2,114家,其中新增投資額在5,000萬以上的公司共有31家,挹注金額高達53億5,000萬元,「新北市生技產業發展聯盟」已於9月20日正式成立,新任理事長李鍾熙將帶領產業打造新北成為大東亞的生技重鎮。文/林亞歆「新北市生技產業發展聯盟」9月20日召開了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共84家廠商會員前來共襄盛舉,產業出席之多,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