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商機何在? 細胞治療疫苗精準免疫保健食品各展長才

2020-10-31 / 記者 巫芝岳
在新冠肺炎的震撼下,「免疫力」一詞在全球Google搜尋中的熱度創下十年來的新高。不論是疫苗、癌症細胞療法、精準醫療中的免疫功能分析,或是保健食品,都分別成為許多生技廠商鎖定的商機。9月16日,北市府產發局主辦的「2020臺北生技小聚」第三場,邀請了瑞寶生醫、昱厚生技、富禾生醫、杏輝藥品等業者,多面向分享了「免疫」在生技中的應用。撰文/巫芝岳、吳培安攝影/林嘉慶2018因JamesAllison與...

《Science》子刊:PD-1、CTLA-4抑制劑併用更佳?! 科學家解肝轉移免疫治療失效機制

2020-10-05 / 記者 巫芝岳
近(2)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肝臟腫瘤形成時,癌細胞會利用肝臟的血液過濾能力,來抑制體內針對腫瘤的免疫反應;而若併用PD-1和CTLA-4兩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能恢復PD-1抑制劑的效用。該研究發表於期刊《ScienceImunology》。目前已知在使用PD-1治療時,腫瘤轉移至肝臟的患者,預後明顯較無肝轉移者差,不過對肝轉移為何會引起全身對腫瘤免疫力降低的機制,科...

【影音】免疫力=超能力?!全面防疫下的免疫新關鍵(2020臺北生技小聚Part III)

2020-09-21 / 編採中心
細胞治療、疫苗、精準免疫、保健食品各展長才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第三場次熱烈展開,以「免疫力=超能力?!全面防疫下的免疫新關鍵」為主題。論壇中講者包括:瑞寶生醫技術部經理黃春滿、昱厚生技總經理徐悠深、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杏輝藥品食品組組長黃文芳等嘉賓。從細胞免疫治療、鼻噴疫苗、個人化精準免疫調節、免疫保健食品等多個面向,分享免疫力如何成為幫助人類抵抗疾病的超...

李建謀:新興傳染病防範之道——強化先天免疫系統

2020-06-10 / 專欄:李建謀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世界高度專注診斷工具、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進度。然而,診斷工具對後續的治療,能提供的資訊有限;藥物是否確實有療效,目前各界研究也仍有爭議。疫苗雖然對疫情控制幫助很大,但研發仍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因此,在真正有效的防範方法問世之前,我們需要採取的策略,應當從注重免疫系統的調控開始,如何從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開始強化自身的免疫力,是很重要的課題。重症關鍵:先天免疫低下、...

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LDTS納入《特管辦法》提升台灣免疫治療市場地位

2020-03-31 / 專欄:李建謀
雖然臺灣在細胞治療法規上准予開放,但在單獨治療的成效都尚未確定的情形下,臨床醫師也不知道該如何將細胞治療和其他療法合併使用。為了解決此臨床問題,政府首要之務應當先將「實驗室開發檢測與服務(LaboratoryDevelopedTestsandServices,LDTS)」的配套,納入法規框架之中。現在,臺灣已經有許多業者開發出LDTS,能針對不同患者的遺傳背景或病理狀況提供精準診斷。倘若這些診斷技...

【影音】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LDTS免疫功能分析三階段驗證 用成效取得醫師信賴

2020-03-31 / 專欄:李建謀
LDTS可說是將先進的實驗室科學成果,轉譯到臨床應用的重要一步,但對於初次接觸LDTS的臨床醫師來說,不免會感到陌生。因此,LDTS的發展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方法學的驗證(MethodologyValidation),第二階段是品質確保(QualityInsurance),第三個階段是深入驗證(IntensiveValidation),透過以上三階段的認證,讓臨床醫師在早期驗證階段就加入,...

《Nature》子刊:比腫瘤突變負荷更準! 研究發現全新免疫治療預測因子

2020-02-19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IS)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團隊聯手,發現一項可用於預測黑色素瘤患者是否能對免疫治療起反應的生物標記(biomarker),預測效果甚至比腫瘤突變負荷(tumormutationalburden, TMB)更好,研究論文14日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研究團隊透過美國癌症基因體圖譜計畫(The CancerGenomeAt...

新發現!iPS生成胸腺上皮細胞 可減緩器官移植免疫排斥

2020-02-11 / 記者 吳培安
昨(10)日,日本北海道大學遺傳醫學研究所清野研一郎(Ken-ichiroSeino)教授團隊,於《ScientificReports》發表其最新成果:在老鼠的皮膚移植實驗中,若一併移植由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s)衍生而來的胸腺上皮細胞,可調節皮膚移植手術的免疫排斥反應,延長皮膚植體的存活期。研究團隊表示,他們透過將胸腺中的關鍵基因Foxn1導入老鼠的iPSCs,成功將iPSCs誘導成胸腺上皮...

新型CAR-T靶點 多發性骨髓瘤有望不再復發

2020-02-11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7),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ofUtah)亨斯邁癌症研究所(HuntsmanCancerInstitute,HCI)研究員開發出可靶向CD229的CAR-T細胞療法,在小鼠動物試驗和用來自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的腫瘤細胞進行試驗中顯示,可改善治療的效果與持續性,有望成為多發性骨髓瘤的新療法。該研究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

育世博 HER2實體瘤免疫細胞療法 獲美IND核准

2020-01-11 / 記者 彭梓涵
日前(9),免疫療法公司育世博(Acepodia)宣布,其NK細胞療法候選藥物ACE1702治療HER2實體瘤(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乳腺癌,胃癌)臨床試驗,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許可。育世博是由前羅氏製藥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與旅美創業家蕭世嘉於2016年創辦,先前也被鴻海集團旗下永齡健康基金會H.Spectrum加速器相中,進行育成孵化,也吸引由林榮錦主導的晟德...

震泰生醫結盟晶泰科技 AI加速開發免疫細胞治療

2019-12-12 / 記者 吳培安
昨(11)日,震泰生醫(Celtec)宣布與利用AI科技加速新藥開發業者晶泰科技(XtalPi)簽訂合作協議。震泰生醫表示,將在晶泰科技的協力之下,縮短藥物開發時程、提高藥物開發成功率,共同開發免疫細胞治療。震泰生醫表示,本次的結盟是亞太地區首例結合AI演算法、免疫樹突細胞治療的合作案。未來將著重於免疫樹突細胞的抗原設計、分析與功效測試,藉由雙方各自的專業強項,提高免疫樹突細胞在癌症病患治療的成功...

Abalos募資1200萬歐元 開發沙狀病毒癌症免疫療法

2019-10-18 / 記者 劉端雅
美國時間15日,總部位於德國埃森的新創公司AbalosTherapeutics宣佈獲得1200萬歐元的A輪募資,以推動沙狀病毒(arenavirus)的癌症免疫療法進入臨床試驗。A輪募資由百靈佳殷格翰風險基金(BIVF)和GruenderfondsRuhr共同領投,NRW.BANK和High-echGruenderfonds(HTGF)參投,所有投資方代表將加入新成立的監事會。本次募資將用於推進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