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竣鈞:以台灣生技軟實力 結合亞洲新市場……。

2013-08-10 / 環球生技
台灣臨床實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未來在大陸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台灣的軟實力將有很大的優勢與能量。鑽石基金將以領先國際的新醫療技術和藥物為投資標的,並將研發人才和能量放在台灣。文/李明捷湯竣鈞博士 WinstonTown,Ph.D現任● 鑽石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台北美國學校董事長出生:香港學歷:HealthCareScience博士經歷● 寶瑞康生物科技(股)公司執行長(C...

血漿療法崛起!Sorrento、西奈山醫院 聯手開發新冠抗體雞尾酒療法

2020-05-11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8日,生技公司SorrentoTherapeutics宣布與紐約市的西奈山醫療網絡(MountSinaiHealthSystem)合作,開發新冠肺炎(COVID-19)的抗體雞尾酒療法「COVI-SHIELD」。這款預計混合3種新冠病毒(SARS-CoV-2)特異性抗體的療法,可辨認出病毒棘狀蛋白(spikeprotein)的三個特定區域。研發團隊透過對約1萬5千名感染病毒後康復的人進行篩...

2023亞洲生技大會 五日專業報導精彩回顧

2023-07-30 / 環球生技
一年一度的生技盛事「BIO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Taiwan2023),於今日圓滿落幕,以下為您回顧為期五天的大會中,環球生技記者的第一手專業報導。 擁抱亞洲生技動能2023亞洲生技大會規模更勝以往!2023亞洲生技大會開幕19國、2,000個攤位、1800場商機媒合展亞太動能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引進資金、促國際合作打造一條龍「生技加值」品牌 香港創新醫藥協會主席盧毓琳...

Genentech公共政策與給付主任:癌症生物標記檢測實行人數不到一半 醫、病教育仍重要

2020-06-12 / 記者 巫芝岳
隨著基因檢測、標靶療法技術的進步,以病人獨特疾病情況而制定療法的「個人化醫療」也漸成趨勢。美國時間11日,BIO2020大會線上論壇中,也特別針對目前個人化醫療劇到的困境,及如何進一步優化進行探討。該會議由個人化醫療聯盟(PersonalizedMedicineCoalition)科學法規資深副總裁DarylPritchard主持,並邀請保括基因檢測龍頭公司Illumina、羅氏(Roche)旗下...

首款實體瘤細胞療法登場! Iovance黑色素瘤TIL療法獲FDA批准

2024-02-17 / 記者 巫芝岳
近(16)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IovanceBiotherapeutics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Amtagvi(lifileucel)用於治療黑色素瘤,成為目前首款治療實體瘤的細胞療法與TIL療法。該批准是在FDA的加速審批途徑下所取得,Iovance在去(2023)年3月完成了向FDA滾動式提交的生物製劑申請許可(BLA)。臨床數據顯示,在153名晚期黑色素瘤受試...

《Nature》史丹佛心臟超音波AI工具 「錯判修正率」比人工少10%!

2023-04-11 / 記者 巫芝岳
近(5)日,加州西達賽奈醫療中心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Center)、史丹佛大學(StanfordUniversity)的人工智慧(AI)團隊,在頂尖期刊《Nature》中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運用AI判讀心臟超音波,效果「不劣於」醫師人工的判讀。該臨床試驗可說是首次在AI心臟超音波檢驗中,進行盲法(blind)、隨機化(randomization)的完整試驗。在該項非劣...

創業交流7/葉肇元:導入數位病理輔助醫師診斷

2020-09-17 / 環球生技雜誌
雲象科技—數位病理影像AI平台把實體玻片數位化成立於2015年的雲象科技,專注於開發數位病理影像AI平台,執行長葉肇元表示,很多疾病都可以發展AI輔助診斷模組,透過量化分析,產生有效率協助醫師診斷的效益。數位病理系統導入只是第一步,但這市場未來大有可爲。【傳送門】相關報導:http://bit.ly/tspa0820pt1

破除益生菌5大迷思!菌數越高越好?需冷藏?需經包埋?

2022-12-13 / 記者 李林璦
益生菌是民眾家中常備保健食品,在網路上的聲量更佔全部保健食品近30%,顯示民眾熱議程度居高不下,是否益生菌還有許多迷思未解,例如:菌數越高越好?必須冷藏保存?需選擇經包埋技術的益生菌?長期吃益生菌會產生依賴性嗎?本篇文章將為您一一解惑!撰文/李林璦在新冠疫情、工作忙碌等壓力下,益生菌早已成為多數民眾家中常備的保健食品,根據《i-Buzz成人保健品行業白皮書》觀察,2021年益生菌產品的網路聲量位居...

陽明交大林慶波領軍開發腦齡估算AI 預測失智、心血管病變風險  

2022-07-21 / 記者 吳培安
今年5月,由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黃楚中博士、神經科學研究所林慶波特聘教授,以及臺北榮總神經內科鍾芷萍醫師組成的研究團隊,在高齡老化研究領域的指標性期刊《AgeandAgeing》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該團隊運用人工智慧(AI)演算法,分析了超過1,200位中老年人的腦部核磁共振影像(MRI),並建立出一套數理模型,可以利用腦白質的體積來估算腦血管的生理年齡,並作為預測心血管病變的基礎。...

FDA首批數位細胞學AI檢測系統 即早發現子宮頸癌  

2024-02-02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日,專注於女性健康的醫療科技公司Hologic宣布其開發的GeniusDigitalDiagnosticsSystem(數位診斷系統)及GeniusCervicalAI(子宮頸人工智慧)演算法,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成為FDA首度批准的AI數位細胞學系統產品。 Hologic表示,此產品整合深度學習及進階立體影像技術(volumetricimaging),幫助即早找出可能...

大中醫材聚焦呼吸治療 打造醫材CDMO一站式服務

2023-06-06 / 記者 吳培安
大中醫材成立於1988年,初期專攻塑膠類產品製造,在與醫療器材大廠緊密合作、累積產品及法規的專業知識之下,自2001年起正式進軍醫材製造代工,建立了完善的品質系統,專攻客製多樣化呼吸照護醫材及產品,提供委託暨開發製造服務(CDMO),成為國產醫材CDMO隊的一員。 大中醫材專精於呼吸治療醫用/照護耗材及口腔保健領域,產品項目包括:氧氣面罩、噴霧面罩、睡眠呼吸中止面罩、非侵襲性通氣(NIV)面罩、...

疫後遠距熱潮未退?! 美國多數醫師:老人遠距醫療改善空間仍大

2022-12-23 / 記者 巫芝岳
近(9)日,美國非營利健康組織WestHealth的一項研究發現,有超過半數的臨床醫師認為,即便遠距技術為老年人帶來很多優勢,然而在目前的醫療實務上,遠距醫療仍非老年人較佳的照護選擇,顯示目前的遠距醫療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該研究發表於數位健康期刊《Telemedicineande-Health》中。該研究針對全美臨床醫師進行調查,評估其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使用遠距醫療的看法和實際情況。該研究共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