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生技醫藥
NEW
擊敗嬌生?GSK三期多發性骨髓瘤ADC捲土重來
生技醫藥
NEW
百濟神州擬更名「BeOne Medicines」彰顯全球腫瘤學布局決心
生技醫藥
NEW
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生技醫藥
斯特格病變
黃斑部病變
新藥
NASDAQ
仁新眼科新藥挾FDA快速審查認定優勢 再遞美國斯特格三期臨床申請
2022-07-20/
記者 彭梓涵
今(20)日,仁新醫藥(6696)代子公司BeliteBio(Nasdaq:BLTE)公告,用於治療斯特格病變(又稱「遺傳性青少年黃斑部病變」,STGD1)口服候選新藥LBS-008繼向中國遞交三期臨床試驗申請後,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遞交STGD1三期臨床試驗申請,積極搶攻全球前二大醫藥市場,鑒於LBS-008已獲FDA授予快速審查認定(FastTrackDesignation),將有...
生技醫藥
鼻噴劑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CNN:次世代新冠鼻噴「黏膜疫苗」 成加強劑強力候選
2022-07-19/
記者 巫芝岳
近(19)日,外媒《CNN》綜合報導了關於鼻噴或口服疫苗,用於新冠防疫的潛力。該報導中多位專家表示,這類專攻「黏膜免疫」的次世代疫苗,可望作為新冠疫苗加強劑,並具有能更有效阻止病毒傳播的潛力。該報導指出,由於新冠病毒不斷變種,即便已接種疫苗或曾確診而有了免疫力,仍會持續出現突破性感染。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醫學院免疫學家EllenFoxman表示,他們期望有能加強鼻腔防禦力的策略...
生技醫藥
神經科學
思覺失調症
自閉症
《Science》破解海馬迴「神經膠質細胞」記憶整併機制! 盼成思覺失調症治療基礎
2022-07-19/
記者 巫芝岳
近(14)日,奧地利維也納醫學大學(MedicalUniversityofVienna)的研究團隊,發現海馬迴中的神經膠質細胞(neurogliaformcell),用以整合「當下情境」與「過去記憶」的機制。這項如「紅綠燈」般調節的機制,能讓大腦順暢連結記憶,卻又不至於混淆。該發現也對思覺失調症、自閉症等療法開發,提供了新的科學基礎。研究論文已發表於頂尖期刊《Science》。該團隊針對海馬迴中的...
生技醫藥
HER2乳癌
Perjeta
Herceptin
羅氏HER2乳癌Perjeta聯合療法 8年追蹤數據復發或死亡風險降23%
2022-07-19/
記者 彭梓涵
近(14)日,羅氏(Roche)在歐洲腫瘤學學會(ESMO)公布,其治療HER2陽性乳癌的Perjeta聯合Herceptin、化療的組合療法之三期臨床研究,其追蹤時間中位數8.4年數據顯示,此組合療法在高風險復發人群中,可降低23%復發或死亡風險。這項名為Aphinity的三期臨床研究,為全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實驗,試驗共納入4,804名可手術的HER2陽性早期乳癌患者,在進行手術後,評估...
生技醫藥
思捷優達
MSA
罕病
孤兒藥
思捷優達First-in-Class神經罕病MSA新藥 獲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2022-07-19/
記者 李林璦
今(19)日,利用AI演算法開發出市場首見新藥(First-in-Class)的台灣新銳公司──思捷優達宣布,其治療多重系統退化症(MultipleSystemAtrophy,MSA)的新型NMDA受體調節劑-RS-D7,於7月1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孤兒藥資格認定(OrphanDrugDesignation),目前正在澳洲申請新藥臨床試驗,預計於今年底前啟動臨床一期人體試驗。 此次獲...
生技醫藥
GE
GEHealthcare
拆分
GE集團歷史性拆分!GE Healthcare 2023年獨立上市 估值達180億美元
2022-07-19/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8日,美國大廠奇異(GE)公司宣布,將聚焦醫療、能源和航空三領域拆分出三家獨立公司,其中的醫療領域,奇異醫療保健集團(GEHealthcare)將沿用GEHealthcare的名稱,預計在2023年初完成拆分,並以股票代碼GEHC登上那斯達克,目前該部門估值達180億美元。 此次拆分,GEHealthcare將被重新命名為GEHealthCare,並且將標誌從藍色改為紫色,未來獨立後,將...
生技醫藥
阿茲海默症
衛采專注阿茲海默症 關閉腫瘤藥子公司、裁員80人
2022-07-19/
記者 劉馨香
衛采(Eisai)近期正在進行重組計畫,以專注於深度學習和「最重要的任務」——與百健(Biogen)合作開發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近(18)日,衛采宣布將永久關閉其腫瘤藥物研發子公司H3Biomedicine,並在9月15日之前裁員至少79人。H3Biomedicine成立於2011年,目標是利用「大型製藥公司的資源和專業知識」以及「小型生技公司的敏捷性和創新性...
生技醫藥
田蔚城
DCB創辦人田蔚城博士享壽84歲 生技業哀悼
2022-07-18/
記者 劉馨香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的創辦人——田蔚城博士,於昨(17)日在台北榮民總醫院與世長辭,享壽84歲。他的一生為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熱心奔走,為生技製藥產業打下厚實基礎,生技業同感哀悼。生於1938年,田蔚城為臺灣大學(植物病理學)農學士、美國肯塔基大學微生物碩士與微生物遺傳學博士。田蔚城在1984年、2004年相繼創辦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與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
生技醫藥
新冠病毒
新冠藥物
美NIH 5.77億美元成立9個抗病毒藥研發中心 德州生醫研究所大力響應
2022-07-18/
記者 吳培安
今年5月,隨著新冠肺炎再度蠢蠢欲動、確診人數有再次增加之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旗下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宣布在未來3年投資5.77億美元,成立9個「大流行病病原體抗病毒藥物研發中心」(AntiviralDrugDiscoveryCenters(AViDD)forPathogensofPandemicConcern),並以不需住院也可使用的抗病毒藥物為優先研究對象。 其中...
生技醫藥
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會
抗衰老
腸道
微生物
兩岸精準抗衰老醫學交流 揭曉人類腸道抗衰老密碼
2022-07-17/
記者 李林璦
昨(17)日,亞太精準抗衰老醫學會(APPAM)舉行「ThinkBig2022國際論壇」,特別邀請到中國附醫外科部顧問王輝明、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中山醫大附屬醫院教授李英雄、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莊志立、熱心腸研究院院長藍燦輝等兩岸腸道研究權威專家,從不同角度解密腸道與精準抗老關係與密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報告,65歲以上人口預計2050年時達到現今的兩倍,抗老化也因此受到全球高度關注。...
生技醫藥
台灣生醫創新學會
精準醫療
個資
石瑜:未來精準醫療三大趨勢! 醫療影像AI、微生物體學、PheWAS
2022-07-17/
記者 李林璦
17日,台灣生醫創新學會(TiBIA)舉辦《BiomedicalBigDataandPrecisionMedicine》專題演講,由台灣癌症醫療之母、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作為主持人,特別邀請到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University)教授石瑜、中研院院士楊泮池、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閻雲等多位重量級貴賓一同探討精準醫療與大數據在國內外的現況與未來應用。 石瑜首先介紹多個國際上知名的人體數據...
生技醫藥
思覺失調症
成大醫院、百靈佳殷格翰簽臨床試驗MOU 拚增早期試驗數量
2022-07-15/
記者 巫芝岳
今(15)日,成大醫院與百靈佳殷格翰藥廠簽訂臨床試驗合作備忘錄(MOU),聚焦增加早期臨床試驗數量。百靈佳殷格翰也指出,在近年針對思覺失調症改善認知障礙藥物「特定Gly-T1抑制劑」的臨床試驗合作下,成大醫院收案規模名列全球第三,該藥物若順利獲批,將成為全球首個針對思覺失調症相關認知障礙(CIAS)改善的藥物。本次合作備忘錄簽署,由成大醫院院長沈孟儒與百靈佳殷格翰總經理邱建誌代表簽署。沈孟儒表示,...
第一頁
上一頁
208
209
210
211
21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