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AI數位醫療股將登興櫃!雲象科技遞交申請;艾伯維斥14億美元 取EvolveImmuneT細胞接合劑平台;Recursion AI設計口服非抗生素藥 完成二期首位患者給藥
生技醫藥
NEW
歐盟推動「新穎方法認證」:為藥品開發中的創新技術提供支持
醫療科技
NEW
經顱刺激減緩阿茲海默症 Sinaptica臨床二期認知下降減速44%
新聞集錦
交易
生技產業
趨勢
科睿唯安:2021生技產業高額交易創新高 RNA、細胞/基因治療等新興技術受青睞
2022-03-16/
記者 劉馨香
今(16)日,全球專業資訊服務提供者科睿唯安,發佈《2021年生物製藥行業交易回顧》報告,透露生技產業新興趨勢,並深入分析了2021年主要交易及其對2022年的潛在影響。報告發現,RNA、細胞和基因治療、人工智慧、CRISPR和腫瘤領域的相關交易在2021年佔據主導地位。此外,美國生技公司籌集資金最多,緊隨其後的是中國和英國。 科睿唯安表示,雖然生技產業投資規模在2021年有所下降,但生物製藥行業...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3/16《生醫焦點雷達》
2022-03-16/
新聞中心
清大桃園醫院獲衛福部通過,預計2027年完工營運科技新報2022/3/15中研院南部院區二期工程投入量子電腦與海洋能源研究經濟日報2022/3/15台灣默克今年擴大招募百名人才首度啟動全球菁英計畫鉅亨網2022/3/15健保署調降藥價、擴大檢討品項本土藥廠轉往海外發展鉅亨網2022/3/13全福生技董事會改選陣容堅強今年上半年登錄興櫃Gbimonthly2022/3/16生技投資 全球糧食價格衝...
新聞集錦
乾眼症
全福生技董事會改選陣容堅強 乾眼症新藥搶攻百億美元商機
2022-03-16/
記者 彭梓涵
今(16)日,全福生技(6885)宣布已在3月15日召開今年度第一次股東臨時會,順利完成董事全面改選,新董事會成員多元且國際經驗豐富,有助深化公司治理及未來發展方向之拓展。 全福表示,本次新任董事共計九席,含三席獨立董事。新任董事為簡海珊、FrankWen-ChiLee、胡德興、曾惠瑾、益鼎生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賽亞資本有限公司;新任獨立董事為時大鯤、甘良生、林秀戀。股臨會後旋即召開董事會,...
新聞集錦
AZ
MSD
PARP抑制劑
乳癌
FDA首款BRCA基因突變早期乳腺癌療法 AZ/MSD PARP抑制劑獲新適應症
2022-03-16/
記者 李林璦
近(11)日,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和默沙東(MSD)共同開發的PARP抑制劑─Lynparza(olaparib)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新適應症,可用於治療手術前或手術後接受化療帶有BRCA基因突變、HER2陰性的高風險早期乳腺癌患者。是FDA首批也是唯一獲批可治療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早期乳腺癌藥物。 此次批准是基於AZ在2021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3/15《生技股動態》
2022-03-15/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逸達(6576)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獲中國藥監局同意執行臨床✔國鼎(4132)應邀於疾管署「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專家諮詢會」中報告試驗結果✔合一(4743)南州廠取得菲律賓GMP證書,本月將提出菲律賓NDA申請✔訊聯(1784)GTP實驗室申請為童綜合醫院細胞製備場所認可案,獲衛福部函覆認可✔欣耀(6634)上櫃申請案,取得工業局之科技事業認可書✔南六(6504)總經理異動為王...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賽諾菲口服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降解劑 乳癌二期試驗失敗;RNA療法開發商Nutcracker C輪募資獲1.67億美元
2022-03-15/
環球生技
《臺灣》默克mRNA、CRISPR深化台灣布局首創年輕科學人獎 今(15)日,台灣默克集團宣布其三大事業體─醫療保健、生命科學與電子科技,2021年營業額高達197億歐元,將持續積極投資台灣,不僅將投資170億新台幣建置電子材料生產廠;與國衛院合作針對六大癌別,推展標靶治療藥物的個人化精準醫療;此外,將布局台灣mRNA與蛋白質相關的關鍵技術,打造第二個護國神山。同時也與台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化工系...
新聞集錦
CAR-T
細胞療法
耶魯大學發現強化CAR-T新關鍵基因 助免疫細胞打擊癌症!
2022-03-15/
記者 吳培安
近(10)日,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發現藉由重編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加入與胺基酸代謝途徑相關的PRODH2基因表現,能夠開發出殺癌能力更強的CAR-T細胞療法,並將其在數種癌別的小鼠模型中證實幫助控制癌症的效果。這項研究發表在《CellMetabolism》。 研究團隊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發現提高脯胺酸(proline)代謝的PRODH2基因...
生技醫藥
默克
mRNA
CRISPR
年輕科學人獎
徵才
默克mRNA、CRISPR深化台灣布局 首創年輕科學人獎
2022-03-15/
記者 李林璦
今(15)日,台灣默克集團宣布其三大事業體─醫療保健、生命科學與電子科技,2021年營業額高達197億歐元,將持續積極投資台灣,不僅將投資170億新台幣建置電子材料生產廠;與國衛院合作針對六大癌別,推展標靶治療藥物的個人化精準醫療;此外,將布局台灣mRNA與蛋白質相關的關鍵技術,打造第二個護國神山。同時也與台大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化工系合作,舉辦第一屆「默克年輕科學人獎」,希望鼓勵更多年輕學者投入研...
新聞集錦
SMA
諾華最貴基因療法Zolgensma新數據 SMA幼童發病前治療9成可行走
2022-03-15/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14日,諾華(Novartis)公布其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的基因療法Zolgensma三期臨床試驗SPR1NT最新數據,數據顯示,具有三個SMN2拷貝基因的兒童,在症狀出現前接受治療,結果比同齡相同疾病的兒童,具獨立站立與行走能力,且幾乎沒有神經肌肉疾病跡象。 大多數具有三個SMN2備份基因的兒童會發展為SMA第二型,其特徵是無法獨立行走。在三期臨床試驗SPR1NT最新數據,...
新聞集錦
癌症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黑色素瘤
36億美金交易落空 BMS聯合Nektar療法晚期黑色素瘤三期試驗失敗
2022-03-15/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14日,必治妥施貴寶(BMS)的癌症免疫暢銷藥物Opdivo,與NektarTherapeutics的實驗性藥物bempegaldesleukin(簡稱bempeg)組成的聯合療法,未能通過晚期黑色素瘤的臨床三期試驗。BMS曾在2018年與Nektar達成高達36億美元的交易,這項試驗失敗對此聯盟造成了打擊。該消息一出,Nektar(NASDAQ:NKTR)的股價在當日暴跌了59%,但BM...
新聞集錦
封面故事
醫學美容
看臉新時代!盤點台灣顏值科技
2022-03-15/
記者 李林璦
疫情期間天天視訊,「視訊會議畸形恐懼症(ZoomDysmorphia)大流行!」「看臉」時代帶來「疫」外商機――美容醫學。事實上,臺灣的整形外科技術可謂亞洲領頭羊,韓國每四位整形外科醫生即有一位是經過臺灣受訓而成,但臺灣過去卻幾乎在醫美儀器、醫材市場上缺席。不過,近年來,傳統生技廠、藥廠紛紛跨入醫美市場,本刊盤點臺灣顏值科技廠商,醫美儀器、注射劑、再生醫療正力拼國際。未來再生醫療三法的加持下,臺灣...
醫療科技
智抗糖
糖尿病
遠距照護
屢獲國際藥廠青睞! 台灣「智抗糖」App攜諾和諾德 推糖尿病數位照護
2022-03-15/
記者 巫芝岳
近(14)日,諾和諾德(NovoNordisk)宣布與台灣開發血糖管理App「智抗糖」的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達成合作夥伴關係,除了將諾和諾德多款智慧型胰島素注射筆,自動連結到App記錄外,兩公司也計畫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個人化的衛教資訊。兩公司表示,「智抗糖」App已可與諾和諾德的智慧型胰島素注射產品——NovoPen6和NovoPenEchoPlu...
第一頁
上一頁
521
522
523
524
52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