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腸道菌「菌株」層級研究 為預測癌症免疫治療成效指路!  

2024-03-05 / 記者 吳培安
近(1)日,由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SangerInstitute)、澳洲奧莉薇亞紐頓強癌症研究所(OliviaNewton-JohnCancerResearchInstitute)及其合作團隊,以「菌株」(strain)層級找出可能與癌症免疫合併治療積極成效相關的腸道菌特徵,有助於預測患者對合併免疫治療的成效,其規模也是這類研究中迄今為止最大的。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Medi...

吃口香糖易脹氣?《Cell》解密由腸道梭菌主宰

2024-02-21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9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健康中心(UCDavisHealth)研究人員揭露了吃無糖口香糖容易脹氣的機制,常用於無糖口香糖中的天然植物甜味劑──山梨醇(sorbitol)大量攝取會產生山梨醇不耐症,而研究發現腸道中的梭菌屬(Clostridia)變化是代謝消化山梨醇的關鍵菌群,同時也找出有助於改善山梨醇不耐症的益生菌解方。該研究發表於《Cell》。山梨醇是一種糖醇,經常用於無糖口香糖、...

《Cell》揭非幽門螺旋桿菌也會導致胃癌!

2024-02-08 /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學于君研究發現,一種非幽門螺旋桿菌的細菌──咽峽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anginosus)會透過與胃上皮細胞上的膜聯蛋白A2(AnnexinA2,ANXA2)相互作用,導致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活化,而促進胃癌發生。該研究發表於《Cell》。研究團隊針對胃中的非幽門螺旋桿菌群進行研究,...

揭密腸道菌! 影響活動力、腎臟病、動脈粥狀硬化

2024-01-28 / 記者 李林璦
昨(27)日,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與圖爾思生技共同主辦「第八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AsiaMicrobiomeConference,AMC)」,在議題2(Session2)中,由臺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擔任主持人,邀請到成大生理所副教授吳偉立、成大食安所副教授徐瑋萱、高雄長庚醫院田祐霖醫師、臺大生技系助理教授林建達、食工所研究員黃建勳等多位專家,分享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行為、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症(...

海洋微生物助永續發展!顧銓、何攖寧、曾庸哲、陳立涵、何銘洋揭共生奧妙

2024-01-28 / 記者 吳培安
昨(27)日,由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和圖爾思生技主辦的第八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中,分場論壇(Session4)以「海洋微生物與永續發展」為主題,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湯森林主持下,由中研院植微所副研究員顧銓、海大海生所助理教授何攖寧、中研院細生所副研究員曾庸哲、臺大漁科所助理教授陳立涵、臺大植科所副教授何銘洋,分別從基因體演化、高通量定序、淺海熱泉生態系、水產養殖應用、基因定序鑑定...

資料庫、AI賦能!益生菌、病原檢測、抗生素開發市場潛力大

2024-01-28 / 記者 彭梓涵
昨(27)日,由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和圖爾思生技主辦的第八屆的亞洲微生物趨勢論壇盛大展開,在議題3(Session3)中,由臺大醫學院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俞松良教授主持,並邀請臺大動物系陳明汝特聘教授、海洋大學生科系林翰佳特聘教授、中正大學資工系黃耀廷教授、伯森生技鄭博文產品經理、騰達行蘇秉堉市場開發總監,分享微生物新興技術於科研和市場應用。(攝影/張哲瑋) 陳明汝:益生菌研發如何走向精準?A...

孟子青、鄭修琦、賴信志:微生物體助抗癌?! 次世代微菌療法 臨床治療潛力大

2024-01-27 / 記者 巫芝岳
今(27)日,由中研院生化所、台大醫院和圖爾思生技主辦的第八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中,首場論壇(Session1)以「人體微生物」為主題,在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吳登強主持下,由中研院孟子青研究員、成大醫院副院長鄭修琦,和微大生技(REVIVEBIOCO.)總經理賴信志,分享了大腸直腸癌、胃癌的腸道菌項研究,以及次世代微菌療法開發的趨勢。孟子青:大腸直腸癌術後長期菌相追蹤出爐!特定飲食/生活習慣可望改...

吳明賢:腸道菌是精準醫學跨入精準健康關鍵!

2024-01-27 / 記者 李林璦
今(27)日,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與圖爾思生技共同主辦「第八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AsiaMicrobiomeConference,AMC)」,今年由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擔任大會主席,高醫大副校長吳登強、臺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臺大醫技系教授俞松良、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湯森林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到19位微生物領域的專家,為與會聽眾帶來微生物多體學、新興技術於科研市場應用、海洋微生物與永續發展等多樣化主題...

慢性壓力如何攻擊腸道?《Cell》子刊:改變菌相為關鍵

2024-01-25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3日,中國藥科大學研究發現慢性壓力與腸道疾病復發的機制,並指出,壓力會透過腦腸軸讓腸道菌相改變損害腸道幹細胞(ISCs)特化(lineagecommitment),也發現口服α-酮戊二酸補充劑(α-ketoglutarate,AKG)可以促進ISC分化,具有恢復腸道細胞損傷的能力。該機制揭開腸道微生物與大腦的關聯,並有望開發出創新精神疾病療法。該研究刊登於《Cel...

《Nature》子刊:腸道微生物相 成為骨髓移植後GVHD預測指標?!  

2024-01-16 / 記者 吳培安
日前(3日),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MUM)與雷根斯堡大學(UKR)研究團隊共同發表最新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相的特定組成,能夠成為患者在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allo-SCT)後,發生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GVHD)的風險評估指標。這項研究刊登在《NatureCancer》。 雖然過去就已經有科學家發現腸道菌與GVHD的發生有關,但在此研究中,研究團隊從代謝物的角度出發,並進一步發現,腸道內的噬...

即時檢測微生物夯!法Spore.Bio聚焦工廠汙染品管;亞洲準譯、光稜攻感染症

2024-01-1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9日,法國微生物學新創Spore.Bio宣布,在前種子輪募資中,成功募得800萬歐元(約875萬美元),此次募資是由LocalGlobe領投,加速其突破性技術——即時病原體偵測儀的推進。 Spore.Bio表示,其開發的即時病原體偵測儀的目標場域是在廠房空間內直接使用。該技術利用機器學習模組,快速辨識各種產品的細菌濃度,例如食物、飲料、藥品和化妝品。透過這項系統,品...

益生菌大廠生展生技 推在地有機農產躍升國際

2023-12-27 / 記者 劉馨香
臺灣的有機農業規模小,具有生產成本高、產量不穩定等劣勢,卻吸引到國內保健品大廠生展生技跨足收購太康有機農業專區,並投入開發植物類素材保健品,已開發的後生元、蔬菜粉等產品皆獲得國際發明展肯定。生展生技董事長陳威仁以協助農民為初衷,運用企業的研發量能,要讓臺灣農產品躍上國際舞台。撰文/劉馨香來到臺南柳營,進入由高聳芒果樹夾道形成的太康綠色隧道,在濃蔭庇護下直行不久,就能到達全臺首個由政府設立的有機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