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美NIH揭密多發性硬化症大腦細胞圖譜 有望成治療新靶點
2021-09-14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8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旗下的神經及腦中風疾病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l.DisordersandStroke,NINDS)研究揭開了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的大腦中,帶有發炎斑塊的慢性病變的詳細細胞圖譜,也確立了補體(complement)C1q是MS的潛在標靶,未來可作為新治療靶點與診斷的生物標記。該...
Google攜手梅奧診所 新型AI演算法繪製大腦各區交互作用
2021-09-08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Google和梅奧診所(MayoClinic)合作的大腦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人工智慧模型──basisprofilecurveidentification,可以繪製大腦各區域間的相互作用,未來可進一步運用於瞭解治療腦部疾病時電極的放置位置,例如癲癇、帕金森氏症、強迫症和憂鬱症等腦部疾病。該研究發表於《PLOSComputationalBiology》。 電刺激有可能可以治療運動障礙患者,...
《Diagnostics》:大腦fMRI圖像AI模型準確預測阿茲海默症;《Science》子刊:類幹細胞T細胞或促進癌症免疫療法
2021-09-06 / 環球生技
《臺灣》亞諾法中國合作夥伴杭州華得森CTC檢測系統獲NMPA三類醫材許可 今(6)日,亞諾法表示,其中國精準醫療策略合作夥伴-杭州華得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製造的循環腫瘤細胞(CTC,Circulatingtumorcell)檢測系統CytoSorter®,於7月28日取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同時並為中國NMPA頒發的第一張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系統第三...
鍛鍊《大腦韌性》 抵抗認知衰退
2021-09-03 / 記者 劉馨香
目前全球約有五千萬名失智者,至2050年可能成長達三倍。認知衰退已是長壽的現代人生活品質的一大威脅,不過好消息是,變老不必然會伴隨著大腦退化。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本書作者桑賈伊.古普塔是埃默里大學醫學院(Emory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的神經外科副教授,也是CNN首席醫療記者,他在本書釐清大腦的基本事實,並提供有科學依據的大腦保健方法,讓你及早鍛鍊出健康生活的重要...
作夢時也在清除腦中廢物!?《Cell》子刊:快速動眼期 大腦血流量增加
2021-09-02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5日,日本筑波大學(UniversityofTsukuba)的研究發現,在快速動眼期睡眠(rapideyemovement,REM)時,小鼠腦部的微血管血流量增加,對於氧氣、營養的輸送和廢物的清除很重要,更進一步發現此機制與腺苷酸A2A受體(adenosineA2Areceptor)有關,未來有望了解睡眠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關聯。該研究發表於《CellReports》。 快速動眼期睡眠也稱...
700臺灣人認知研究登《Nature》子刊 揭特定大腦功能隨年齡提高
2021-08-20 / 記者 劉馨香
昨(19)日,葡萄牙里斯本大學(UniversityofLisbon)與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University)團隊,在《NatureHumanBehaviour》發表一篇以702位58-98歲臺灣人為對象的研究,指出一些關鍵的大腦功能(導向性和執行抑制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此現象至少持續至70多歲。該研究成果挑戰了心智能力隨年齡廣泛下降的觀點。研究者表示,隨年齡增長,人們...
《Nature Aging》糞菌移植新發現 腸道菌可望逆轉小鼠大腦衰退
2021-08-11 / 實習記者 蕭宇軒
近(9)日,愛爾蘭科克大學(UniversityCollegeCork)團隊發現將年輕小鼠的糞便腸道微生物移植到老年小鼠體內,能夠逆轉與年齡相關的大腦衰退現象。該研究已刊登於《NatureAging》。 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從3至4個月大,約等同年輕成年小鼠取得糞便樣本,並將這些樣本移植到20個月大,約等同老年標準的小鼠中。糞便樣本以每周兩次的頻率餵食,時長共八周。在對照組,則讓老年小鼠接受其他老...
SpinTech 高解析度MRI神經系統疾病診斷軟體獲FDA批准 5分鐘16項大腦報告
2021-08-10 / 記者 劉端雅
美國時間9日,新創公司SpinTech宣布,旗下核磁共振影像(MRI)軟體設備STAGE,獲得美國FDA510(k)許可。STAGE是一個後處理(post-processing)軟體平台,可以直接整合到任何現有的MRI系統中,並產生高解析度的影像數據,可協助放射科醫師,更快確認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MS),中風和癌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生物標記。STAGE在5分鐘內可獲得16項大腦影像對比和綜合報...
陳儀莊「神經賦活」團隊 攻新機制阿茲海默新藥
2021-07-23 / 記者 李林璦
阿茲海默症藥物開發新世代開啟,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儀莊所領導的跨領域神經賦活團隊,從中草藥天麻中萃取、合成出小分子新藥,已在動物試驗中可有效治療及延緩阿茲海默症,有望成為阿茲海默症的下一代新機制明星候選新藥。撰文/李林璦Profile現職: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研究專長:⑴ 腺苷A2A受體(adenosineA2Areceptor,A2AR)在神經退化疾病中的病...
《Science》揭免疫力新來源 腦膜免疫細胞來自顱骨!
2021-06-04 / 記者 劉馨香
近(3)日,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團隊發表兩項新研究於《Science》,首次發現腦膜中的許多免疫細胞,其實來自顱骨骨髓,且透過骨頭中的特殊通道直接抵達大腦,這些細胞來自以前從未被發現的新來源。 研究發現,這些顱骨衍生的免疫細胞致力維持大腦的健康,反而少數來自血液循環的免疫細胞,較易引起發炎反應,這可能解釋了免疫系統既幫助大腦免受感染,又可能引發免疫性疾病的雙面性質。 稍早的今年1月,病理學...
《Science》好奇心如何產生? 荷蘭小鼠研究首揭相關大腦迴路
2021-05-14 / 記者 巫芝岳
近(14)日,荷蘭神經科學研究院(NetherlandsInstituteforNeuroscience)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項全新的大腦神經迴路,首次解開小鼠產生「好奇心」的機制。未來,相關機制將得以解釋為何有些人好奇心比較強、願意冒著危險探索未知事物等。該研究論文刊登於頂尖期刊《Science》。研究人員在小鼠研究中發現,其大腦下視丘部位(subthalamicbrainregion)的一群抑...
AbbVie進軍大腦基因療法!6.2億美元攜手Capsida攻退化性疾病
2021-05-03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4月30日,專注於開發基因療法腺相關病毒(AAV)載體的CapsidaBiotherapeutics宣布,獲A輪募資5000萬美元,還與艾伯維(AbbVie)達成合作,獲高達8000萬美元的預付款和1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後期權利金與開發里程碑金高達5.3億美金,雙方將共同開發3項針對嚴重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基因療法。 Capsida在A輪募資時,獲VersantVentures與Wes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