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盤點2024年7項值得關注創新科技 ChatGPT不在其中?!

2024-01-31 / 記者 吳培安
日前(22日),《Nature》發表了2024年值得關注的7項科技創新領域,包括:用於設計全新蛋白質的深度學習、揪出深度偽造(deepfake)的偵測工具、讓失能病人重獲溝通或運動能力的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擴展基因療法可能性的大片段基因插入技術、分子級的超高解析度顯微術、描繪組織或器官內轉錄體或蛋白質分布的細胞輿圖(cellatlas)、適用於創新奈米材料...

鑽石投資新析生技1.28 億元 助首創「可抓取式」顯微鏡試量產、銷國際

2023-10-16 / 記者 劉馨香
今(16)日,臺灣首家上市的創投鑽石生技投資(6901)宣布,投資1.28億元予中央研究院衍生、研發出世界第一台「可抓取式」顯微鏡MicroscoopTM的新析生技,以支持國產高階貴重儀器試量產進入國際市場。新析生技於上週完成800萬美元募資,其中,鑽石投資了400萬美元(約1.28億新台幣),大亞、聯訊、達盈也共同參與此輪募資。加上Pre-A輪募資的700萬美元,新析生技目前一共完成募資1500...

清大蘇士哲開發耐熱、長效型IL-2!授權通用幹細胞

2023-07-29 / 記者 劉馨香
今(29)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所教授蘇士哲開發出熱穩定、長效型的白質素-2(interleukin-2,IL-2),已授權通用幹細胞生產及銷售,未來國內使用者將無需購買國外的Proleukin,可降低自然殺手細胞(NKcells)、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CIK)的生產成本。IL-2是在體外培養NK細胞以及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時,不可或缺的蛋白質之一,並在調控T細胞的功能上扮演著很...

Ginkgo獲美政府1800萬美元委託 開發複製治療性蛋白製造

2023-07-21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19日,合成生物學獨角獸公司GinkgoBioworks宣布,獲得美國國防部旗下的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為期4年、價值1800萬美元的合約,投入開發複雜的治療性蛋白質製造技術,以提高快速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此項合約屬於DARPA「重新構想蛋白質製造」(ReimaginingProteinManufacturing)計畫的一部分。Ginkgo將利用其無細胞蛋白質合成(CFPS)技術...

《Nature》:AI藥物開發變革!美生統專家創蛋白質設計新模型RFdiffusion

2023-07-13 / 實習記者 黃珮嫻
近(11)日,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統計學者組成研究團隊,開發出AI軟體RFdiffusion,突破既往蛋白質設計限制,可根據需求客製化設計出高階對稱結構的蛋白質或是以往無法透過AI設計的蛋白質。此研究發表於《Nature》。 過去使用AI預測蛋白質結構的模型,例如AlphaFold和RoseTTAFold,科學家需透過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並且根據序列...

《Nature》子刊:生成式AI助攻抗體工程 快速設計抗體新藥

2023-05-05 / 記者 劉馨香
近(4)日,《Nature》新聞指出,科學家在開發對抗新冠(COVID-19)、伊波拉(Ebola)等病毒的抗體藥物時,一種類似於ChatGPT背後技術——屬於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AI)的「蛋白質語言模型」,能提供建議序列,使抗體的效能更強,有助減輕科學家開發抗體時的繁重工作。原研究刊登於《NatureBiotechnology》。治療乳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Nature》UCSD蛋白質地圖新突破! 揭細胞內位置、交互作用 探核糖體製造細節

2021-11-26 / 記者 巫芝岳
近(24)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科學家,繪製出一項前所未有、結合蛋白質在細胞內位置與其交互作用的「蛋白質地圖」,並從中發現與細胞中核糖體(ribosome)製造相關的許多蛋白質作用。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該團隊將瑞典始於2003年的「人類蛋白質地圖計劃」(HumanProteinAtlas)中的免疫螢光圖像,結合人類細胞結構,創建出一套有層級分層的細胞蛋白質地圖「多...

《Science》AI破解百項全新蛋白質複合體結構 挖掘新藥物靶點

2021-11-18 /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1日),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SouthWestern)與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AI)及演化分析(evolutionaryanalysis)生成真核生物蛋白質相互作用的3D模型,首次發現了100多種蛋白質複合體結構,並提供了700多種以往無特徵蛋白質複合體的結構模型,透過深入了解蛋白質相互作用,有望挖掘到大量新的藥物靶點。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 該研究同時使...

澳研發史上最薄實驗用X光感測器 盼看見細胞、蛋白質「即時」X光影像

2021-11-09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0月27日),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蒙納許大學(MonashUniversity)的科學家,以硫化亞錫(SnS)為材料,成功開發出史上最薄、厚度僅10奈米的X光感測器,在細胞、蛋白質的研究上,可望藉此獲得最即時的X光影像。該論文也登上材料科學頂尖期刊《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SnS為一種常見的半導體、電池材料,其在太陽光電系統、場效電晶體(f...

《Nature》子刊:哈佛「奈米抗體」精準調控蛋白質修飾 助癌症、糖尿病研究 

2021-03-16 / 記者 巫芝岳
近(8)日,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生化學系科學家,發表了其利用一項由「奈米抗體」(nanobody,或稱單域抗體)引導的技術,精準調控蛋白質的醣基化修飾,來研究當生物體特定蛋白質中加入醣分子時的作用,對研究癌症、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與蛋白質醣基化相關的疾病,提供莫大幫助。該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ChemicalBiology》。他們所研究的「O-GlcNAc」修飾...

清除蛋白質沉澱 或能治療漸凍人症等肌肉性疾病

2017-07-21 / 環球生技
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UNC)研究團隊發現,可望透過去除TDP-43蛋白質球狀聚合體,來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與散發性包涵體肌炎(sporadicinclusionbodymyositis,sIBM),未來有望發展成注射或口服藥物。相關研究已於7月19日刊登在《NatureCom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