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學與彰基聯手發展AI精準醫療 共同培育AI醫療人才
2021-03-04 / 1111人力銀行
2021-02-22上午11:591111記者藍浩元/綜合報導AI醫療將是台灣產業轉型突圍的重要利基之一,彰化基督教醫院與中興大學大數據中心,20日舉辦學術及產學合作協議書簽署暨AI醫療專班開課儀式,於「人工智慧醫療創新」與「人才培育」兩個面向攜手合作。在興大校長薛富盛見證下,彰基院長陳穆寬教授和興大理學院院長暨大數據中心主任施因澤教授完成簽約儀式。期望透過雙方在AI醫療人才培育專班、產學研究及研...
臺灣病理AI躍上國際!北醫大攜手雲象AI判讀肺癌準確度逾95% 登《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02-26 / 記者 李林璦
今(26)日,臺北醫學大學宣布,其與雲象科技公司合作,開發出領先全球的肺部腫瘤不須人工標註的全玻片病理影像辨識系統,可輕易區分肺腫瘤病理切片是良性或惡性,且準確率高達95%以上,病理診斷判讀時間大幅縮短三分之二。該成果登上知名醫學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自三年前推動數位病理,也獲科技部補助進行「巨量影像資料庫建置與應用」計畫,透過該計畫與雲象科技以...
陽明交大AI篩出4種新冠潛力藥物 細胞實驗:效果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
2021-02-23 / 記者 巫芝岳
今(23)日,陽明交通大學宣布,由生物科技學院院長楊進木領導的團隊,已透過人工智慧(AI)及大數據方式,找出4項可老藥新用對抗新冠肺炎的潛力藥物,成果發表於頂尖化學期刊《ACSNano》。其中一種抗發炎舊藥JMY206,細胞實驗結果更顯示,抗病毒效果可比瑞德西韋(redesivir)強數十倍。該跨領域研究團隊,經由智慧動態系統生物及結構生物學技術,預測蛋白質結合結構,並從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
AI語音辨識篩查新冠肺炎準確率逾80% 獲CE標誌
2021-02-20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7日,以色列新銳VocalisHealth公司宣布,其開發以人工智慧軟體分析語音來篩查新冠肺炎(COVID-19)的工具VocalisCheck獲得歐盟CE標誌,可透過聲音進行大量的初步篩查新冠肺炎高風險者。在臨床試驗中,該軟體的準確度為81.2%,敏感性為80.3%,特異性為81.4%。 該公司與孟買市政管理機關(MunicipalCorporationofGreaterMumbai,...
英科智能與新旭生技合作 新型AI生成系統發現新化合物
2021-02-19 / 1111人力銀行
2021-02-08上午10:231111記者蘇筠家/綜合報導英科智能(InsilicoMedicine)宣布與新旭生技建立了研究合作關係,利用InsilicoMedicine新型生成人工智慧(AI)技術來針對導致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的異常蛋白加速新一代化合物的發現。InsilicoMedicine的使命是加速藥物的發現與開發,並持續地開拓新一代AI技術領域,同時在美國,歐洲和亞太地區擴大國際合...
《Nature》子刊:可解釋AI破解基因體規則
2021-02-19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8日,斯托斯醫學研究所(StowersInstituteforMedicalResearch)研究人員與史丹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慕尼黑工業大學(TUM)合作,開發可解釋人工智慧(ExplainableAI,XAI)來破解DNA編碼的程序,利用高精確度的蛋白質-DNA相互作用圖來訓練神經網絡,以揭開基因體中DNA序列的模式。該研究發表於《NatureGeneti...
FDA首次批准!AI預測新冠ICU患者併發症
2021-02-15 / 記者 劉端雅
近日,以色列公司CLEWMedical宣布,旗下的人工智慧(AI)產品CLEWICU獲FDA批准,用於預測加護病房(ICU)成人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hemodynamicinstability)。這是FDA首次批准此類醫療器材。CLEWICU是利用基於AI的演算法和機器學習模型,來辨識ICU患者重大臨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是COVID-19常見的併發症。透過分析患者數據,包括電...
Hologic與Google Cloud簽訂長期合作 提高下一代子宮頸癌AI篩檢能力
2021-02-03 / 記者 彭梓涵
編譯/彭梓涵 近(1)日,專注於女性健康的醫療技術公司Hologic宣布,與GoogleCloud簽署一項多年協議,目前並未透漏合作的交易金額,但該合作將透過GoogleCloud的機器學習(ML)技術與雲端服務,強化Hologic的Genius數位診斷系統,加快全球的子宮頸癌篩檢速度。 Hologic在子宮頸癌篩查領域一直領先業界,其開發的Genius數位診斷系統是將AI與數位成像技術結合的數位...
Gilead斥7.85億美元攜手AI免疫療法公司Gritstone 開發HIV疫苗
2021-02-02 / 記者 彭梓涵
編譯/彭梓涵 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加速藥物和新療法開發的公司,成為大廠爭相合作的對象。美國時間1日,吉利德科學(GileadSciences)宣布以7.85億美元,與利用機器學習加速癌症免疫療法開發的公司Gritstone達成協議,雙方將開發一個基於免疫療法的愛滋病(HIV)疫苗。 根據交易,Gilead將向Gritstone支付3000萬美元現金和3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Gilead將進行的...
《Nature》子刊:新世代光子技術 加速AI、機器學習
2021-02-01 /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 日前(1月29日),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ofExeter)的C.DavidWright教授受到人腦功能的啟發,提出以光子技術代替傳統的電子技術,開發出更快速、節能的未來計算系統,可運用於處理和儲存數據,將運用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中。該研究發表於《NaturePhotonics》。 這項研究可以解決目前全球關注的問題─如何開發快速又節能的方式處理龐大的數據。 現代電...
龔明鑫、杜奕瑾領軍 國家級「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正式啟動
2021-01-29 / 記者 彭梓涵
報導/彭梓涵 由國發會龔明鑫發起的「台灣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今(29)日,宣布正式啟動。未來將以產業串連聯合學習(federatedlearning)方式,帶動醫療、交通、製造、城鄉、文創、金融等創新、建立跨域整合應用、人才培育及國際合作,攜手產官學研各界共同投入聯合學習技術研發。 此大聯盟是由:科技部部長吳政忠、交通部部長林佳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經濟部部長王美花、文化部部長李永得,專家顧問團...
美真實世界數據研究:7種糖尿病視網膜病變AI近一半結果不如醫生
2021-01-06 / 記者 彭梓涵
編譯/彭梓涵 美國FDA自2018年批准首個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目前僅有兩項產品獲得批准。昨(5)日,一項研究,採用23,724名退伍軍人共311,604張視網膜圖像,進行5家AI公司7種演算法(包含一家獲FDA批准的演算法)比較,結果顯示,演算法間的靈敏度(sensitivities)差異很大,且近一半判讀結果比不上醫生專業。相關研究已發表在《DiabetesCare》期刊上。 此為一項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