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無效醫療 你有放手的勇氣嗎?

2019-04-30 / 記者 楊傑名
人們因年邁或疾病慢慢步入生命的末期,終將面對的課題就是死亡。不過,在迎接死亡之前,多半的人已失去自主意識,取而代之的是家屬滿滿的不捨,因此,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上,往往憑著施予無效醫療而緩慢拖延著,折磨了患者也煎熬了家人。撰文/楊傑名劇照提供/牽猴子整合行銷公司提供無效醫療(FutileMedicalCare)是指在沒有希望可以改善病患的狀況下,仍然堅持進行的醫療行為。臺灣目前有近4,000名仰賴呼...

把握急性腦中風黃金搶救時間 神經元科技Neurospeed 眼球震顫快篩

2019-04-30 / 記者 李林璦
今年4月19日,Neurobit神經元科技以大數據演算法提供急性腦中風搶救黃金時間的快篩方案,入選為台灣微軟甫成立之「微軟新創加速器」第一期新創團隊名單,除了有機會獲得相當於370萬新臺幣使用額度的Azure雲端服務外,微軟新創加速器也將提供一系列教育與實戰課程,盼激發團隊成為獨角獸的潛力。撰文/李林璦 攝影/薛瀹熢腦中風不僅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造成失能第二大原因。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

10大初創公司IPO吸金力

2019-04-30 / 記者 彭梓涵
GBIResearch對免疫腫瘤學市場提供了保守的預測,以2015年統計的337億美元的市場,預計到2024年將增長為1,03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7.4%撰文/彭梓涵作為目前最成功的免疫療法之一--Keytruda從上市就創造奇蹟,除了治好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Cater),改變肺癌一線治療的格局,其獲准的適應症數量也高達19項,2018年銷售額達72億美元。葛蘭素史克(GSK)今年2月...

臺灣生技業2018獲利創新高 指數創新低

2019-04-30 / 編輯部
上櫃生技指數目前僅有歷史高峰2014/07的56%,也僅有前次獲利高峰(4Q15)時的65%,顯示生技業的評價仍被大幅低估。撰文/張立群臺灣生技業獲利自2Q17起脫離谷底(圖一),獲利更在4Q18創新高(QoQ+50%,YoY+130%),重點公司(60間)加總的獲利更較4Q15時的歷史次高多出43%。2018全年而言,生技業的獲利金額亦創歷史新高,年成長幅度(YoY)更達到有史以來最佳的+89%...

Russell John:有效臨床試驗合約與費用的 五大基本考量

2019-04-30 / 編輯部
RussellJohn是知名的CRO(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公司–WCGClintraxGlobal全球專案管理總監。他在實驗室、CRO和SMO(SiteManagementOrganization)、管理上擁有十多年的資歷,累積了對製藥、臨床試驗現場和服務提供商之間組織協調的豐富經驗。John憑藉業內廣泛的經驗,為Clintrax的早期發展帶來了獨...

醫策會鏈結產業與醫療院所 首創整合創新平台

2019-04-30 / 編輯部
第6屆,智慧城市展於2019年3月26~29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今年大會首次凸顯人工智慧在智慧城市的應用,以「智慧物聯網引領智慧城市再升級」為主題,並與不同行業協會合作,促使跨業更深度的交流。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也於27日在2019智慧城市展舉行「台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HealthSmartTaiwan,HST)啟動典禮,HST將彙集國內智慧醫療解決方案與示範場域,打造...

以法規、政策重燃臺灣生技產業發展

2019-04-30 / 記者 彭梓涵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2019年3月22日舉行第15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政府重量級官員及產業專家雲集並進行與談,一起重燃生技熱情。臺灣於去年6月正式加入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ICH)的會員、9月也正式開發放「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皆是臺灣生物醫藥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在致詞時也表示,臺灣生技產業有相當競爭力,一流人才都集中在生醫產業,去年生醫發展表現亮眼,許多...

百年發展 溶瘤病毒 初現曙光!? 深度解析全球開發現況

2019-04-30 / 記者 王柏豪
溶瘤病毒發展百年歷史,近兩年發展癌症治療臨床卻一日千里,2016年以後,國際醫藥巨頭投下鉅資、併購,開始「攻城掠地」,溶瘤病毒(OncolyticVirus)是一種可透過基因工程編程的「活藥」,可多種路徑殺傷腫瘤細胞,標靶性好、安全性高、或可有效避免耐藥性,溶瘤病毒顯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亞洲中國和韓國奮起直追,相比傳統新藥開發,它更有機會跟上歐美的步伐。然而,這個深具潛力和應用的惡性腫瘤療法之一,...

「癌細胞捕手」張瑛芝 跨域材料與生物學

2019-04-30 / 記者 彭梓涵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張瑛芝,她成功開發出仿生膜塗層,能在數十億顆白血球中捕獲癌細胞,並且在過程中以「活捉」的方式,收集到腫瘤細胞,打破了CTC技術「靈敏度」、「活性」兩大緊箍咒,靈敏度領先國際大廠數十倍。撰文、攝影/彭梓涵 10年前,液態生物檢體(LiquidBiopsy)開始被作為臨床診斷,檢測患者血液、或其他如尿液、腦脊髓液等體液中的分子生物標記物。且隨著檢測儀器的靈敏度、精確度、深度提...

藥華藥打造臺灣本土跨國生技藥廠

2019-04-30 / 記者 李林璦
今年2月,臺灣正式取得首張歐洲藥品管理局核准蛋白質新藥上市藥證,藥華醫藥授權給奧地利AOPOrphan公司的治療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olycythemiaVera,PV)新藥Ropeginterferonalfa-2b(商品名BESREMI)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MedicineAgency,EMA)新藥上市行銷許可證(MAA)。該藥是全球首個一線治療PV患者的干擾素新藥。新藥開發暨...

羅敏菁:特管法下癌症細胞治療到底會不會有效?

2019-04-30 / 記者 薛瀹熢
世界各大藥廠或生技新創公司莫不搭上細胞治療熱潮,投入大量資源探索提高CAR-T細胞療效的方法、及時發現CAR-T細胞治療的不良反應並給予適當處理、擴大CAR-T細胞治療的可能獲益人群等發展。撰文/薛瀹熢相較於本期前述的溶瘤病毒專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腫瘤研發界對CAR-T細胞治療的熱情依然最高,因為CAR-T在難治型和復發型的血液腫瘤上獲得空前療效,如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病患治療1年後仍有...

孫智麗:引進生技和大數據 導入智慧農事生產管理

2019-04-30 / 記者 彭梓涵
孫智麗為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管理學院博士,1993年進入臺灣經濟研究院,目前為臺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暨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主任。長期從事生物經濟、策略規劃、技術評價、科技前瞻等研究分析與產業化推動工作。孫智麗籌辦過多次農業生技國際參展輿論壇,長年主持國內生物科技人力供需研究等大規模產業調查,以及生技產業化相關計畫。為臺灣知名生技及農業產業研究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