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藥物開發公司BigHat收購Frugi 無細胞蛋白質合成加速抗體生產
2022-03-29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8日,獲諾貝爾獎得主等大咖支持的AI抗體藥物開發公司BigHatBiosciences宣布,收購開發無細胞蛋白質合成(cell-freeproteinsynthesis,CFPS)技術的生技公司FrugiBiotechnology,讓BigHat能更快速製造與測試抗體藥物。但兩公司未透露交易條款。BigHat以機器學習和合成生物學,開發更安全、更有效的次世代抗體療法,並致力於減少從抗體設...
安基董事長黃文英:新藥開發如何選題?「可成藥性、未滿足需求」極重要
2021-12-09 / 記者 巫芝岳
今(9)日,由科睿唯安(Clarivate)舉辦的線上研討會,特邀安基生技董事長黃文英,分享了新藥開發「選題」的關鍵秘訣。黃文英強調,選題絕對須具有創新性,且不論對市場定位、產品競爭性,一開始就「做足功課」、定下策略,對公司長久經營極為重要。黃文英首先表示,不論是身為開發者,在看到學研單位有多創新的發現、並思考看能否轉譯為產品時,或是投資者在發掘投資項目上,「選題」都是極重要的關鍵。她指出,在選擇...
華安醫學楊光華 曝新藥授權4關鍵—設定戰場、價值估算、試驗設計、專利歸屬
2021-07-21 / 記者 巫芝岳
近(13)日,由科睿唯安(Clarivate)主辦的線上論壇中,邀請到華安醫學轉譯醫學處處長楊光華博士,以「新藥早期開發的關鍵考量」為題,分享從藥物探索(drugdiscovery)到臨床前階段,該如何評估候選藥物是否應持續開發。他直指影響新藥被授權而出的四大關鍵——設定戰場、價值估算、試驗設計,以及專利歸屬。楊光華首先說明,從新藥開發的早期階段起,他們會針對四個面向,評估...
【影音】新藥開發力拼早期授權!? 4家公司策略大解析
2021-01-08 / 編採中心
採訪/巫芝岳、吳培安;攝影、剪輯/林嘉慶2020年10月21日,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共同主辦的「2020產業報告教室」系列論壇,以「臺灣新藥創新x創業」為題,邀請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首席顧問蕭鳳鳴、仁新醫藥新事業開發處副處長黃先龍、艾斯克立必恩執行長陳銘哲、奈威生技總經理徐弘昆、安邦生技執行長徐祖安等多家國內新藥業者,分享並探討臺灣新藥開發的...
FDA 2020批准53個新藥 新冠療法、疫苗及罕病創新高
2020-12-29 / 記者 王柏豪
編譯/王柏豪2020新冠疫情年將至,目前為止,美國FDA的藥物評估與研究中心(CDER)總計批准了53款創新藥。數目只落後於創紀錄的2018年(59款),位列歷史第二。其中,擁有孤兒藥資格的新興療法獲批的數目達32個,佔全年獲批新藥的60.4%。 此外,新冠疫情成為全球焦點這年,FDA在批准新冠創新療法、檢測和疫苗的進展也引人關注,並對未來新藥審批流程帶來新視野。 截至12月25日,FDA已經為3...
新藥開發力拼早期授權!? 4家公司策略大解析
2020-10-21 / 記者 巫芝岳
報導/巫芝岳、吳培安今(21)日,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共同主辦的「2020產業報告教室」系列論壇,以「臺灣新藥創新x創業」為題,邀請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首席顧問蕭鳳鳴、仁新醫藥新事業開發處副處長黃先龍、艾斯克立必恩執行長陳銘哲、奈威生技總經理徐弘昆、安邦生技執行長徐祖安等多家國內新藥業者,分享並探討臺灣新藥開發的策略和佈局。*InformaP...
BMS明星藥潰瘍性結腸炎臨床3期緩解率翻倍 開闢S1P受體調節劑新戰場
2020-10-13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0),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BMS)宣布,其口服S1P受體調節劑Zeposia(ozanimod),在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成年患者的關鍵性3期臨床試驗中達到兩個主要終點,能顯著提高緩解率。BMS指出,這是首個S1P受體調節劑可在臨床3期試驗中顯著改善UC患者。 名為TrueNorth的臨床3期研究,為多中心、隨機...
【環球生技名人錄】「胡服騎射」-陳紹琛醫師新書分享Part II
2020-02-06 / 環球生技
為什麼它的「騎馬射箭」這麼厲害怎麼樣去台灣怎麼改能夠變成跟他們一樣strong陳紹琛醫師在美國FDA藥審於20年經驗,在審批時監管單位如何看藥物副作用與療效...《胡服騎射-台灣新藥臨床試驗的現代化》新書已出版,相關資訊請參閱:https://www.gbimonthly.com/2019/09/53406/
【環球生技名人錄】逾20年美國FDA藥審經驗-陳紹琛醫師從「胡服騎射」看台灣新藥臨床試驗的現代化-Part I
2020-01-26 / 環球生技
任職美國FDA藥物審查部門逾20年的陳紹琛醫師,對促進台灣新藥臨床試驗法規建立有深刻影響,自美國FDA退休之後仍關注台灣新藥發展,並將美國FDA藥審精神及對台灣藥政改革看法著作成書,影片中陳醫師對美國FDA以病患利益為先及審查的獨立精神娓娓道來.....。《胡服騎射-台灣新藥臨床試驗的現代化》新書已出版,相關資訊請參閱:https://www.gbimonthly.com/2019/09/5340...
Amgen旗下deCODE與Intermountain醫療集團合作 進行50萬人遺傳研究
2019-06-19 / 記者 吳培安
昨(美國時間18)日,Amgen子公司deCODEGenetics與非營利健康醫療集團IntermountainHealthcare達成合作,將聯手執行名為《HerediGene:PopulationStudy》、收集並分析達50萬人DNA的研究案。Amgen希望這項研究將能協助特定疾病的新藥開發。Amgen的研發執行副總裁DavidReese表示,這項合作是縮短藥物開發時程的策略之一,它在同類研...
臺北榮總與智合簽署「治療型癌症疫苗」技轉授權 加速藥物臨床開發
2019-06-06 / 記者 吳培安
今(6),臺北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臺北榮總)與智合精準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合)簽署「治療性癌症疫苗」技術移轉專屬授權合約,未來將共同推動這項癌症疫苗的臨床研究,期望將其開發為臺灣新藥。本次技轉授權簽約會,出席貴賓有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志清、生醫商品化中心藥品領域(BMCC)主任王麗茹、臺北榮總院長張德明、副院長高壽延、醫學研究部基礎醫學科邱士華科主任、智合董事長黃崇仁、總經理汪嘉林,以...
禮來收購Atomwise AI探勘新藥技術 每項達100萬美元
2019-06-05 / 記者 吳培安
前(美國時間3日),禮來(EliLilly)和藥物探勘公司Atomwise宣布將展開一項新的多年合作,禮來同意以每項100萬美元買下特定疾病的AI探勘新藥。禮來希望將Atomwise的AI藥物探勘平台AtomNet應用在他們的化合物資料庫中,並與AtomNet的自動預測合成功能結合,加速藥物篩選和開發。如果每項化合物都順利開發成藥物,Atomwise將依研發和上市的里程碑獲利5.5億美元。此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