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納聯手科濟藥業 開發mRNA疫苗、CAR-T細胞聯用療法

2023-08-22 / 記者 劉馨香
昨(21)日,莫德納(Moderna)和中國科濟藥業(CARsgenTherapeutics)宣布簽署合作協議,開發莫德納的Claudin18.2編碼mRNA治療性癌症疫苗,結合科濟藥業靶向Claudin18.2之CAR-T實體瘤細胞療法的聯合治療,並規劃臨床前與臨床一期試驗中。科濟藥業開發的Claudin18.2CAR-T實體瘤細胞療法CT041(satricabtageneautoleucel...

北榮、BNT簽MoU 合作mRNA癌症療法臨床試驗

2023-08-17 / 記者 劉馨香
今(17)日,臺北榮總宣布與德國mRNA生技公司BioNTech攜手合作新藥研發,由北榮院長陳威明及BioNTech總營運長SeanMarettia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BioNTech將在臺灣設立臨床試驗據點,讓臺灣民眾有機會參與創新的mRNA癌症新藥的國際臨床試驗,推升癌症精準醫療。陳威明表示,北榮將引進BioNTech創新的治療方式,提供更多晚期及頑固性癌症病人參與免費開發中藥物的臨床試驗...

核酸藥歐美分類大不同!視航、法信諾籲 法規、CDMO共伴加速產業發展

2023-08-16 / 記者 彭梓涵
今(16)日,由經濟部技術處指導、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主辦的「精準健康法制研討會」,規劃以「核酸藥物」、「細胞及基因治療」、「精準醫療檢測」等三大主題舉行法制研討會。第一場核酸藥物論壇,邀請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方君仲法律研究員、視航生醫創辦人卓夙航,分享歐美核酸藥物分類的現況與法規趨勢,以及國內自行研發的短鏈核酸新藥進入多國臨床研究經驗。(攝影/吳培安)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顧振豪...

日本政府加速mRNA發展 1.15億美元投藥品生產、首批國產疫苗  

2023-08-16 / 記者 吳培安
隨著日本厚生勞動省在7月底,批准了第一三共(DaiichiSankyo)所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近期又宣布投資1.15億美元的資金,給予美國RNA藥物生技公司ArcturusTherapeutics在日合資企業Arcalis的mRNA藥品工廠建設計畫,支持當地mRNA疫苗及療法的生產。 Arcalis是一家專注於mRNA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DMO)的生技公司,由來自美國的Arcturus和日本的...

第5屆唐獎頒獎典禮 mRNA疫苗關鍵3科學家來台受獎

2023-08-01 / 記者 劉馨香
今(1)日,2022年揭曉的第五屆唐獎舉行頒獎典禮,4個獎項共6位唐獎得主皆抵台受獎。其中,「生技醫藥獎」得獎人,為成功催生mRNA疫苗的三位關鍵科學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Kariko)、德魯·魏斯曼(DrewWeissman)和彼得·庫利斯(PieterCullis)。唐獎頒獎典禮在去年受到新冠(COVID-19)疫情影響,因此延後一年於今日...

藥華藥、中研院、莫德納、中榮 跨域共探生醫永續新藍圖

2023-07-28 / 記者 彭梓涵
今(28)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於亞洲生技生技大展期間,舉辦一年一度的「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本次以「生醫永續關鍵新藍圖」為題,邀請藥華醫藥執行長林國鐘、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家寧、莫德納(Moderna)臺灣香港總經理李宜真,以及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從國內外藥廠、研究單位、醫院經驗,分享生技業如何在過去累積20年的成果上,抓住當今的契機邁向永續經營。 (攝影/羅翊方)臺北市長蔣...

北醫大雙和校區啟用促生醫轉譯發展;繼GSK!輝瑞老年RSV疫苗緊接獲批;美hMPV感染陽性率增4%

2023-06-01 / 記者 彭梓涵
《臺灣》北醫大雙和校區啟用大學、醫院、產業「三位一體」促生醫轉譯發展今(1)日,台北醫學大學與雙和醫院舉辦雙和校區啟用暨63周年校慶典禮,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副總統賴清德、衛福部政務次長王必勝、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及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等,共同慶賀北醫大啟用雙和校區。 北醫大校長林建煌表示,去年(2022)教育部核定臺北醫學大學設立雙和校區,雙和校區是以雙和醫院為主體,包括雙和醫院A、B基地,涵蓋雙和...

默克近40家廠商調查!mRNA技術將是亞太疫苗製造Game Changer

2023-06-01 / 記者 彭梓涵
5月31日,默克(Merck)表示,其贊助的一項近40家廠商的調查,發現有87%的公司認為mRNA技術將是亞太地區(APAC)疫苗製造商「改變遊戲規則的人」(GameChanger),其中甚至有60%廠商願意投入並建置與mRNA有關的新設施。 這項調查是對亞太地區近40家疫苗相關,包括研究機構、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進行訪問,調查結果顯示,87%的廠商認為mRNA是一項有前途的技術,並期望它成為未來的...

Myeloid A2輪募7300萬美元 體內mRNA癌症療法進臨床  

2023-05-19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8日,基因編輯新創MyeloidTherapeutics宣布在A2輪中募得7300萬美元,幫助Myeloid推進體外(exvivo)細胞療法的臨床試驗,並將其首創以骨髓細胞為標靶的體內(invivo)mRNA療法推入臨床。此次募資也獲得知名生技創投ARCHVenturePartners支持,成為新投資人。 MyeloidTherapeutics是成立於2019年的新創公司,其共同創辦人為...

《Science》子刊:首支細菌mRNA疫苗 針對致命性細菌病原體有效性高達100%!?

2023-03-17 / 實習記者 楊雅涵
近(8)日,特拉維夫大學(TelAvivUniversity)與以色列生物研究所(IsraelInstituteforBiologicalResearch),共同開發出有效針對鼠疫桿菌的mRNA-脂質奈米微粒(LNP)疫苗。研究顯示,透過改變細菌蛋白質的分泌訊號序列,以及增加該蛋白在體內的穩定度的這兩項突破性策略,使mRNA-LNP疫苗能給予動物對鼠疫桿菌完整的免疫反應。該研究發表於《Scienc...

《BMJ》:美國開發mRNA新冠疫苗 公共資助額高達320億美元  

2023-03-03 / 記者 吳培安
近(1)日,根據一份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指出,美國政府在mRNA為基礎的新冠疫苗上,投入超過319億美元的公共資助(publicfunding),其中也包含了疫情爆發前的30幾年間,陸陸續續投入的3.37億美元。 該文章作者來自布萊根婦女醫院法規、療法及法律計畫(PORTAL)團隊。他們表示,希望藉由這份研究讓大眾了解mRNA疫苗的緣起,並讓患者了解新冠疫苗的開發並非一夜之間完成...

mRNA療法新傳輸系統!MD Anderson胞外囊泡小鼠驗證成功

2023-01-16 / 記者 劉馨香
近(12)日,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ofTexasMDAndersonCancerCenter)的研究團隊,在《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發表一種以細胞外囊泡(EV)為載體的新型mRNA藥物傳輸系統,有機會克服目前mRNA療法的傳輸障礙,並成功在小鼠模型中驗證其作為膠原蛋白替代療法的潛力。通訊作者之一、安德森癌症中心神經外科教授Betty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