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教科書鍵結規則!《Science》合成「不可能」新藥化合物
2024-11-06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日,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生化學家NeilGarg打破有機化學教科書上的布萊特規則(Bredt'srule),首次合成違反布萊特規則的反布萊特烯烴(anti-Bredtolefins,ABOs),成為未來開發創新候選藥物的新途徑。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有機化學中的布萊特規則已有100年的歷史,是由有機化學家JuliusBredt在1924年提出──在橋環化合物中...
臺企取美關鍵生物技術停看聽!科法所攜律師剖析技術出口法規限制
2024-11-06 / 記者 李林璦
昨(5)日,產業技術司指導、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規劃並與環球生技合作舉辦四場「國際技術移轉法遵議題工作坊」,首場以「美國關鍵生物技術出口法規限制」為題,邀請到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蔡朝安主持律師和資深律師俞仲宣,從美國關鍵生物技術輸出法規、敏感產業投資審查、到以拜杜法案(Bayh-DoleAct)促進學研機構技轉、FDA新藥審查的專有排他權利(exclusivity)、反托拉斯法對技術移轉適用性等議題...
藥華藥TCR-T細胞療法申請臨床一期試驗
2024-11-04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日),藥華藥(6446)公告,已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申請進行T細胞受體-T細胞(TCR-T)免疫療法TCRT-ESO-A2-TW用於治療末期實體腫瘤患者的臨床一期試驗,跨足細胞療法領域。 TCRT-ESO-A2-TW是一種以實體腫瘤為標靶的自體TCR-T細胞免疫療法,靶向HLA-A*02:01及NY-ESO-1均為陽性的患者。在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中...
《NEJM》諾和諾德減肥GLP-1明星藥 緩解關節炎疼痛媲美鴉片類止痛藥
2024-11-01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30日,諾和諾德(NovoNordisk)明星GLP-1減重藥semaglutide再次發現潛在效益,根據11個國家、407人的臨床試驗顯示,semaglutide可治療膝關節炎引起的疼痛,效果與鴉片類藥物有相同的止痛效果。該研究發表於《NEJM》。 此次研究共招募11個國家、407名受試者,隨機分配接受semaglutide或安慰劑,並接受健康飲食與運動相關諮詢。受試者平均年齡56歲,身...
AI數位醫療股將登興櫃!雲象科技遞交申請
2024-11-01 / 記者 李林璦
10月30日,數位病理及醫療影像AI領導廠商──雲象科技(7803)宣布遞交登錄興櫃申請,雲象目前股本為8億8858萬8880元,2023年合併營收為1億182萬4000元,稅前虧損為7406萬4000元,每股淨損為1.26元。 雲象先前曾在2022年10月底完成1.5億新臺幣的A+輪募資,分別由日本OnoDigitalhealthInvestment,GK、廣達電腦、台企銀創投,以及鈦鎂投資。 ...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2024-10-31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30日,美國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登月計畫(CancerMoonshot)中的人類腫瘤圖譜網絡(HumanTumorAtlasNetwork,HTAN)在《Nature》上發表了12篇論文,總共分析人類和動物數十萬個細胞,創建出腫瘤細胞的3D圖譜,並建構了「分子鐘(molecularclock)」來追蹤癌症的細胞變化。 HTAN是在2018年9月啟動,透過NCI的癌症登月計畫提供資金,目...
資誠、Health2Sync、梅科、中化銀髮、智齡 攜手解密精準照護生態系
2024-10-31 / 記者 李林璦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10月4日舉辦「健康台灣產業發展論壇:全齡照顧挑戰與商機」,會中發表資誠與工研院合作完成的最新產業調查報告《精準照護之現況與趨勢》、由資誠生技新藥、製藥與CDMO產業協同負責人劉倩瑜會計師、資誠高齡與醫療照顧產業負責人吳偉豪會計師針對產業進行分析外,也邀請到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鄧居義執行長、梅科科技張偉弘董事長、中化銀髮陳佳雯副總經理、智齡科技創辦人康仕仲等...
微創、精準、智慧手術大勢所趨 盤點臺灣利基手術醫材公司
2024-10-31 / 記者 李林璦
臺灣的製造業基礎堅實,加上有強大的醫療人才研發量能,醫材產業成長爆發力可期,在手術醫材微創化、智慧化的趨勢帶動下,臺灣有不少廠商已進攻這塊大餅,本刊盤點臺灣具利基的智慧手術室整體解方、微創、手術導航機器人等亮點廠商,盼未來能上下游攜手打造手術室整體解方,以醫療大艦隊航進國際市場。撰文/李林璦據工研院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臺灣醫療器材產值約1,437億元新臺幣,預估2023年產值可達1,466億元...
紅色供應鏈侵蝕臺灣醫材! 產業界疾呼「國產國用」
2024-10-31 / 記者 李林璦
臺灣醫材正在面臨中國紅色供應鏈的侵蝕!中國進口的醫療器材,進口值連年上升,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或許讓臺灣未來醫材市場被中國醫材強勢佔據,臺灣該如何對抗?各專家均認為應祭出保護國產政策、積極推動國產國用,培養品牌競爭力。但是醫材要落地醫院、外銷國際都還有層層關卡。本刊邀請專家為您解析各個臺廠盲點。撰文/李林璦根據經濟部統計2021年醫療器材業進口總值數據,臺灣從中國進口的醫療器材,進口值連年上升,從...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2024-10-31 / 記者 李林璦
全球疫情落幕,手術量回升,臺灣2023年每天平均逾7,000臺手術!隨著全球在智慧影像、心血管醫材、微創手術技術、手術機器人推陳出新,手術醫材產業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臺灣在手術相關耗材、導管、植入物、電燒刀、腹腔鏡到手術機器人,均有創新技術持續浮現,有望打造成「創新手術室解方」大艦隊出海。面臨中國醫材「紅潮」來襲!臺灣手術醫材業如何整合、串聯,在肉搏戰中勝出?撰文: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