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NEW
MSD斥5.88億美元 取中國禮新PD-1/VEGF雙靶點抗體藥;Gilead關閉西雅圖辦事處 明年年中再關Kite費城工廠
新聞集錦
NEW
11/15《生醫焦點雷達》
新聞集錦
NEW
11/14《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iPSC
特管辦法
RWE
打造臺細胞治療研發、法規、臨床生態系! 自動化iPSC平台、病人RWE逐步到位
2022-10-07/
記者 巫芝岳
今(7)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於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中舉行的「2022臺北生技小聚」中,以「細胞治療」為主軸,由園區創服育成中心執行長沈家寧、醫藥品查驗中心(CDE)諮詢輔導中心副主任湯依寧,以及亞東醫院研究副院長張至宏,分別分享了在園區資源、《特管辦法》等相關法規,和臨床實例上的最新現況。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致詞表示,本次為臺北市政府生技小聚首次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舉辦,他表...
新聞集錦
臺北生技小聚
產發局
北市府
全臺首發!臺北市生技產業白皮書 目標2030營收達8000億
2022-10-07/
記者 李林璦
今(7)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攜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舉辦「臺北市生技產業白皮書」發布會,全臺首發第一本地方政府所製作的生技產業白皮書,不僅包含臺北市政府過去七年多耕耘生技產業的成果及願景;未來預計將推出每檔10億元的基金,由政府出資4億元、民間6億元,協助擴大生技產業資金來源。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致詞表示,臺北市政府除了每年舉辦生技小聚外,在歷經2年多努力完成了《臺北市生技產業白皮書...
新聞集錦
禮來
糖尿病
減重
AI
禮來雙報喜! 4.25億美元攜手Schrödinger AI篩小分子藥、減重新藥獲FDA快速審查認定
2022-10-07/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6日,禮來(EliLilly)連發喜訊,首先以4.25億美元攜手美國生醫軟體公司Schrödinger,將運用機器學習平台共同開發小分子候選藥物;同日,禮來也宣布,其開發將糖尿病藥物tirzepatide(商品名:Mounjaro)用於治療肥胖,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授予快速審查認定(FastTrackDesignation),該藥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可降低21%的體重,更詳...
新聞集錦
藥價政策
美國
生物相似藥
美國《降低通膨法案》上路 將成生物相似藥產業分水嶺!
2022-10-07/
記者 吳培安
今年8月,美國國會正式通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ReductionAct),其中一項新條款規定在5年期間內,針對聯邦醫療保險B部分(MedicarePartB)中符合資格的生物相似藥,其支付醫療照護機構的附加費(add-onfee)將從過往的6%增至8%,有望幫助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的採用率,並激勵生物相似藥產業的發展。 生物相似藥論壇(theBiosimilarsFo...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10/07《生醫焦點雷達》
2022-10-07/
新聞中心
搶攻中國檢測商機!普瑞博攜康健基因推產前基因、癌症、病原篩檢科技新報2022/10/6高血脂新複方新藥通過健保給付!東生華估3萬名以上病患受惠科技新報2022/10/6南山人壽攜手工研院發布健康白皮書中國時報2022/10/7游泳訓練前穿15分鐘提升表現!慈濟大學研發肌肉穿戴裝置獲專利自由時報2022/10/5轉單+CDMO訂單增台耀本季營收拚創高鉅亨網2022/10/7禮來將展開機動送審希望今年...
新聞集錦
視網膜疾病
雙特異性抗體
靶向再生抗體
百靈佳殷格翰斥6億美元取Surrozen新一代靶向再生抗體 攻眼科疾病市場
2022-10-07/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6日,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與美國專注在開發調節Wnt訊息傳遞路徑的藥物公司Surrozen,達成近6億美元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研究與開發視網膜血管相關疾病的「靶向再生抗體」 SZN-413。 根據協議,百靈佳殷格翰將支付1250萬美元預付款,以獨家獲得 SZN-413的全球開發許可,Surrozen還有資格獲得高達5.835億美元的開發、監管和商業里程碑金...
新聞集錦
默沙東
《Lancet》默沙東新藥有望成為50年來慢性咳嗽首個解方!
2022-10-07/
記者 李林璦
英國時間5日,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醫院(King'sCollegeHospital)胸腔內科教授SurinderBirring分享,總共在全球招募逾2000人的慢性咳嗽(chroniccough)臨床3期試驗數據,研究發現默沙東(MSD)的P2X3受體拮抗劑gefapixant可降低患者60%咳嗽頻率,並緩解70%患者症狀。該研究發表於《TheLancet》。Birring指出,若gefapi...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10/06《生技股動態》
2022-10-06/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普瑞博(6847)與廣州市康健基因簽訂購銷合約✔永昕(4726)董事會選任董事長陳佩君✔濟生(4111)董事會決議出售間接轉投資之濟泰(上海)生物科技100%股權,預估獲利約331萬人民幣 10/06一日漲跌:(漲)達亞9.98%、生泰9.95%、合一5.7%(跌)馬光-KY3.5%、中裕2.99%、喬山2.95%http://bit.ly/221006bs10/06三大法人動態:(買超...
新聞集錦
胰島素
糖尿病
每週一次胰島素將成真!諾和諾德最後一項3a期試驗達標 明年提交上市申請
2022-10-06/
記者 劉馨香
近(3)日,諾和諾德(NovoNordisk)宣布,其每週僅需注射一次的長效胰島素icodec,在臨床3a期試驗「Onwards5」中達到主要終點。Onwards共包含6項3a期試驗,icodec先前已經在第1、2、3、4和6都達成主要終點,如今相當於完成臨床驗證最後一塊拼圖,諾和諾德預計於明(2023)年上半年,在美國、歐盟和中國申請監管部門的批准。Icodec在臨床試驗上的成功,為第二型糖尿病...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默沙東新加坡新生物製劑廠開張 同步動工吸入器廠;基因療法開發商Myrtelle委託Forge製造聽損藥物
2022-10-06/
環球生技
《臺灣》敏盛智醫城將落實全數位化就醫服務總裁楊敏盛:「把現在醫療的“三長兩短”變“四短一長”」 敏盛醫療集團旗下敏盛智醫城進展如火如荼,目標今年底正式開張,盼台灣搶先亞洲誕生第一座全數位化就醫服務的醫療體系。今(6)日,敏盛醫療體系總裁楊敏盛表示,智醫城成立的終極目標,就是要終結現有醫療體制下、長年困擾民眾已久的就醫問題,楊敏盛表示,「敏盛智醫城要把...
新聞集錦
細胞療法
基因療法
再生醫學
法規監管
FDA
EMA
再生醫療聯盟解析:2022、2023全球再生醫療最值得關注的批准、技術趨勢有哪些?
2022-10-06/
記者 吳培安
今(6)日,全球再生醫療聯盟(AllianceforRegenerativeMedicine,ARM)科學與產業事務經理JosephineLembong,於「再生醫療發展趨勢與戰略布局」國際論壇中,介紹當前全球再生醫療產業的最新進展,以及今年、明(2023)年值得關注的細胞/基因療法(cell/genetherapy)技術趨勢。 Lembong表示,目前為止今年已經有6項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
新聞集錦
失能
長照
失智
高齡化
對抗失能、促進賦能! 亞東醫院首辦賦能體驗工作坊
2022-10-06/
記者 巫芝岳
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來到、長者照護負擔逐漸增加,今(6)日,亞東醫院首次舉辦「賦能工作坊」,透過包含體驗感官失能、使用穿戴裝置、遊戲互動式裝置、肌力檢測等的體驗活動,達到透過教育來「消除年齡歧視」的目的。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表示,面對國內高齡化趨勢加速、照顧負擔增加、勞動結構改變等問題,本次舉辦工作坊,是希望透過先理解失能者所面對的困境、了解有何科技可用等方式,再進一步探討如何跨越這些難題,他也呼籲社會...
第一頁
上一頁
157
158
159
160
16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