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哈佛余坤興領軍開發「通用型」數位病理AI診斷癌症
科學新知
NEW
《NEJM》諾和諾德減肥GLP-1明星藥 緩解關節炎疼痛媲美鴉片類止痛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4D揭示大型內皮細胞源性EV生成過程
科學新知
IL-11
抗老化
延壽
介白素
《Nature》首揭IL-11是老化元凶!抗IL-11療法小鼠延壽25%
2024-07-19/
實習記者 林庭語
近(17)日,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MedicalSchool)的研究團隊發現,體內的一種發炎因子介白素-11(IL-11)會隨著年齡增加,並促進生物衰老、縮短年齡。他們還發現,抑制IL-11能延長小鼠壽命、減少脂肪堆積,進而促進延壽。這項發現發表於《Nature》。過去已知,肝臟、內臟性腺白色脂肪組織(vWAT)的脂肪堆積及骨骼肌減少是老化的標誌。研究團隊經實驗發現,在這幾...
科學新知
微膠細胞
記憶
腦科學
神經退化性疾病
《Cell》不只修剪突觸!免疫蛋白Cq1調節腦蛋白合成、影響記憶與老化
2024-07-19/
記者 吳培安
今年6月,一項由波士頓兒童醫院、醫學院布洛德研究所(BoradInstitute)副教授BethStevens帶領的突破性研究指出,一種過去已知與修剪腦神經突觸(synapse)相關、名為Cq1的免疫蛋白,會在老化鼠的大腦中影響神經蛋白質合成,且與成年鼠的記憶能力相關。這項研究發表在知名學術期刊《Cell》。 Stevens的研究團隊,過去已經發現中樞神經系統的免疫細胞——...
科學新知
阿茲海默症
血液檢測
tau蛋白
《Nature》子刊:2千例實證! 阿茲海默血檢媲美腦脊髓液檢測 台磁量生技領先開發
2024-07-18/
記者 巫芝岳
日前,瑞典隆德大學(LundUniversity)與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U)的團隊,經分析近兩千例樣本後,證實與美國已批准的阿茲海默症腦脊髓液檢測相比,使用血液檢測方法可具相等、甚至更優異的效力。該結果大力支持了阿茲海默症血檢工具的發展,研究論文已於今年2月刊登於期刊《NatureMedicine》。國內自主研發阿茲海默症血檢工具的團隊,除了數家醫院團隊外,業界則以磁量生技為先鋒。這項研...
科學新知
B型肝炎
免疫系統
T細胞
HBV
《Nature》首揭肝細胞遇感染「睡眠計時器」機制! 保護肝臟免被T細胞過度攻擊
2024-07-16/
記者 巫芝岳
近(10)日,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学(TUM)的科學家,首次發現肝臟中的血管有一項「睡眠計時器」(sleeptimer)機制,如同手機播放音樂時設定的睡眠倒數功能,特定T細胞的功能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弱,最終失去對付病毒感染的能力。研究人員表示,此機制可能為動物用於避免免疫細胞過度攻擊肝臟所演化而出,也可望成為未來創新免疫療法的標靶。該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該研究由TUM教授PercyKnoll...
科學新知
神經科學
腦機介面
語言學習
《Nature》哈佛首揭大腦單一神經元對「語義」反應 助未來腦機介面開發
2024-07-16/
記者 巫芝岳
近(3)日,哈佛醫學院(HarvardMedicalSchool)的神經科學團隊,發現在大腦前額葉的語言區中,單一神經元對語言訊息反應證據,這些神經元能夠選擇性地回應特定單字語義。這是科學家首次在人類單細胞的層級,證實人腦如何精確處理語言訊息,並進一步產闡明在語言理解過程中,細胞層次作用。該研究對未來語言相關腦機介面的開發有很大的幫助,研究論文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本次由哈佛醫學院助理教...
科學新知
社會性別
性別認同
腦神經科學
青少年認知發展研究
ABCD研究
《Science》子刊:社會性別也影響腦神經?! 專家建議大腦研究納入社會性別
2024-07-15/
實習記者 林庭語
近(12)日,美國范斯坦醫學研究所(FeinsteinInstitutesforMedicalResearch)的ElvishaDhamala團隊發現,「生理性別」(sex)與「社會性別」(gender)都與大腦內在功能連結有關,但功能有所不同,並建議神經科學家應該在進行生物醫學研究時,額外考慮生理性別及社會性別。這項研究論文發表於《ScienceAdvances》。生理性別,意即出生時被指定的性...
科學新知
古化石
猛瑪象
染色體結構重建
基因重建
《Cell》人類首次重現古生物染色體立體結構 猛瑪象基因重建
2024-07-12/
實習記者 林庭語
昨(11)日,由歐、美多位不同國籍的科學家所帶領的國際研究小組,利用一項名為「Hi-C」,可用於分析全染色體組織的技術,重組出已經埋在冰層下52000年的猛瑪象基因,以及其染色體的3D結構,完成人類史上第一次重現古生物染色體3D結構的壯舉,該論文發表於《Cell》。研究人員從猛瑪象化石的耳後取出DNA,透過Hi-C技術,檢測在細胞核中DNA自然狀態下的空間關係。接著將Hi-C分析出的資訊與基因定序...
科學新知
偏頭痛
神經傳遞機制
CSD
CGRP
《Science》揭偏頭痛起因 發現腦神經傳遞新機制!
2024-07-08/
實習記者 林庭語
近(4)日,由丹麥神經科學家、哥本哈根大學轉譯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MaikenNedergaard帶領的團隊在《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偏頭痛的研究,發現患有偏頭痛的小鼠在經歷皮質擴散性抑制(corticalspreadingdepression,CSD)現象後所產生的腦脊髓液(CSF),會透過目前未知的間隙(gap)流入頭骨神經引起偏頭痛,確定了大腦與周邊神經系統之間一種新的非突觸訊號傳遞...
科學新知
鐮刀型貧血
鐮刀型血球症
SCD
Novartis
蛋白質降解
分子膠
鐮刀型貧血新解?! 諾華分子膠降解劑動物研究登《Science》
2024-07-08/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4日,諾華生醫研究所(NovartisInstitutesforBioMedicalResearch,NIBR)的研究團隊,在知名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一種分子膠降解劑(moleculargluedegrader)的小分子藥,在動物實驗證實能夠提升胎兒血球蛋白(HbF),具有治療鐮刀型貧血(SCD)的潛力,有望成為價格更低、可近性更高的SCD療法。 這項研究由NIBR血液學副主任...
科學新知
衰老
老化
抗癌
肺癌
衰老使肺癌風險下降?史丹佛、MSKCC動物實驗驗證
2024-07-08/
實習記者 林庭語
5月28日,加州史丹佛大學癌症學家EmilyShuldiner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罹癌年輕小鼠的癌細胞卻較老年小鼠的癌細胞更多更大。而在6月23日,紐約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MSKCC)的華人科學家XueqianZhuang帶領的團隊也發現,衰老會增加NUPR1蛋白質產生,促使老年小鼠較不易罹患肺癌。兩項研究尚未經同行評審,刊登於預印本平台《bioRxiv》。Emily的團隊利用基因開關(ge...
科學新知
肥胖
產後憂鬱症
憂鬱症
精神疾病
《Cell》揭肥胖、產後憂鬱機轉:下視丘TRPC5基因突變是元兇之一!
2024-07-05/
記者 巫芝岳
近(2)日,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CollegeofMedicine)和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的團隊,首次證實會作用於下視丘(hypothalamus)的人類基因TRPC5,若發生突變,會導致肥胖和產後憂鬱症,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ell》。此研究是由劍橋大學代謝科學教授SadafFarooqi和貝勒醫學院華裔教授徐勇(YongXu)共同領導。Farooqi...
科學新知
青蒿素
瘧疾藥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Science》上海研究團隊揭瘧疾藥治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潛力
2024-06-28/
記者 彭梓涵
近(14)日,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從3000多種老藥中發現,治療抗瘧疾的藥物青蒿素(artemisinins)衍生物,可抑制卵巢雄激素的合成,顯著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症狀,相關研究已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 這項研究是由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湯其群教授領軍,研究團隊在先前的研究中,從已被批准的藥物數據庫中,發現治療瘧疾的青蒿素類衍生物——蒿甲醚(ar...
第一頁
上一頁
4
5
6
7
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