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GBI International
NEW
Trailblazer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Meet Taiwan’s Pioneer in Parkinson’s Stem Cell Therapy!
新聞集錦
NEW
彰化員榮攜弘光科大 產學合作發展在地特色、智慧醫療;GSK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獲國家新創獎
生技醫藥
NEW
南台灣5醫院 成立台南抗癌國家隊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大江
面膜
營收持續上揚 大江屏東面膜廠動土
2016-05-09/
記者 蔡立勳
大江生醫(8436)屏東磐石生產中心S11面膜廠於5月9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於2017年第一季完工,初期產能設定單月500萬片。加上生產機能型飲品的S5廠,及生產固態劑型保健產品的S9廠,公司在屏東的產能佈局將更加完整。此外,大江每月營收持續上揚,今年4月合併營收2.4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5億元增幅達60.67%,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紀錄。董事長楊武男表示,今年機能飲料、粉劑及面膜業務持續成長,可望...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國發基金
生醫
不受浩鼎影響 國發基金繼續投資生醫
2016-05-04/
記者 蔡立勳
行政院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於昨(3)日舉行「2016國發基金全球投資論壇」,邀集生技新藥、醫療器材、綠能科技等領域專家參與,創投業者並分享英、美、紐、韓、日等地區創新發展趨勢。針對近期浩鼎所引發的內線交易等疑慮,國發會副主委林桓表示,不會因為單一公司事件,影響國發基金未來的投資,畢竟單一公司違法證交法,不代表整個產業出問題。他進一步表示,包括學名藥、醫材等部分,只要有適當的努力和投入,就能撐起產業發...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膽鹼
腸道菌
血栓
心血管疾病
腸道菌群能改變血小板功能 易引發心臟病及中風
2016-05-02/
記者 陳欣儀
當人體攝取膽鹼(choline),在肉和蛋黃等動物性蛋白中富含的營養物質)時,腸道細菌會分解並生成氧化三甲胺(TMAO)。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血液中過高濃度的TMAO與心臟病及中風的發生具高度相關。3月10日發表於《Cell》的一項研究中證實,TMAO會改變血小板的特性,提高血栓形成的風險,因而提高心臟發作和中風機率。這些研究更深入探討了特定營養成分、腸道細菌、血小板功能與血栓形成風險之間一項從前...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升糖指數
肺癌
吸煙
吃白米飯易患肺癌? 建議攝取低升糖指數餐點
2016-05-01/
記者 陳欣儀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常吃高升糖指數(GlycemicIndex,GI)的食物,罹患肺癌的風險會相對提昇。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近期公布研究結果,實驗領導人tephanieMelkonian找來1,905名於近日確診患有肺癌的病人,與2,413名健康人士作比較,發現樣本中GI最高者,其患肺癌風險比最低者多出49%。研究人員亦發現,非吸煙的受測者中,若攝取GI也高,其罹患肺癌之風險會增加2倍。另外,攝...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併購
生技
國際藥廠單日三起併購案 交易金額衝破400億美元
2016-04-30/
記者 蔡立勳
全球生技產業併購腳步頻頻,大型企業藉此延伸事業版圖、擴大產品線,以提高與醫院的議價權。4月28日,更一口氣出現3起總金額逾400億美元(約1.3兆新台幣)的併購案。亞培(AbbottLaboratories)於該日宣布,將以總金額約為250億美元的股票及現金,併購心血管醫療設備生產商聖朱德(St.JudeMedical)。根據雙方協議,亞培將以每股46.75美元的現金及0.8708股自家股票,交換...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免疫
器官移植
異種移植
狒狒體內的豬心臟 跨物種器官移植成功了?
2016-04-29/
記者 陳欣儀
美國NIH公佈了一項長期的試驗結果,研究人員將豬的心臟移植到狒狒腹部,並於日前發表5個移植豬心的生存資料,其中一個心臟在狒狒體內存活了近3年。實驗結果於4月5日刊登於《NatureCommunication》。異種器官移植會引起強烈的宿主免疫反應,在一些早期的跨物種移植實驗中,器官僅存活幾分鐘。其中一個引起免疫排斥的關鍵,為存在豬血管細胞表面的α-1,3-半乳糖苷轉移酶(α...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順藥
臨床
順天醫藥
順藥中風新藥獲科專補助 今年底申請臨床
2016-04-29/
記者 蔡立勳
順天醫藥生技(6535)於4月28日宣布,旗下雙效中風治療藥物LT3001,獲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i2C)輔導,及經濟部「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科技專案研發補助,總金額逾3,000萬元。順藥表示,LT3001為全球首創溶栓與神經保護雙效中風治療藥物,其藥物的設計概念為溶解血栓的同時清除自由基,減少血液再灌流造成的組織傷害,降低出血性副作用,為急性缺血性中風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順藥進一步...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益得
科技事業
上櫃
益得申請上櫃 複方新藥今年啟動三期臨床
2016-04-29/
記者 蔡立勳
益得生技(6461)於4月29日宣布,已正式以科技事業遞件申請上櫃,公司無論於藥品開發進度、國際規格廠房建置與兩岸市場佈局之進度符合預期。益得指出,旗下主力產品複方新藥SYN006將於今年啟動臨床三期試驗,日前通過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可將台灣執行的試驗結果用於申請中國藥證,對於益得將有實質助益。益得進一步表示,旗下新劑型新藥SYN010將於今年在台、中、韓等國進行多國多中心大規模臨床試驗。此合...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微軟
DNA
新創
微軟研發DNA儲存技術 可望延長資料保存壽命
2016-04-29/
記者 蔡立勳
專注於高速合成人工DNA,位於矽谷的生技新創公司TwistBioscience於4月27日宣布,微軟(Microsoft)買下該公司1,000萬條不同長度的寡核苷酸序列,試圖將電腦資料儲存在DNA分子中,該公司亦獲得比爾蓋茲基金會首席科學顧問BorisNikolic投資1.3億美元。現行的資料儲存方媒介都有保存年限,且需定期重新編碼;而DNA在不變質的情況下,儲存資料年限上看2千年,1克DNA能儲...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諾華
突破性療法
免疫疾病
諾華免疫藥物Ilaris 獲三項突破性療法認定
2016-04-28/
記者 蔡立勳
諾華(Novartis)於4月27日宣佈旗下自身免疫疾病藥物Ilaris,獲得FDA授予的3項突破性療法認定。在一天之內獲多項突破性療法認定的藥物屈指可數,因此諾華的Ilaris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Ilaris此次獲得的3個突破性療法都與罕見病有關,適應症分別是TNF受体關連周期性症候群(TumorNecrosisFactor-ReceptorAssociatedPeriodicSyndrome,...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衰老
自由基假說
抗氧化
抗衰老關鍵 應提昇整體抗氧化能力
2016-04-27/
記者 陳欣儀
逐漸積累的細胞損傷是人體老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過細胞損傷有許多因素,到底哪些才真正對衰老至關重要,至今仍沒有確定的答案。1956年DenhamHarman提出一項衰老的氧化假說,又稱自由基假說,但過去許多試圖證明衰老與氧化損傷關係的實驗幾乎都失敗了,因此學術界仍不認為氧化為衰老之主要成因。《NatureCommunications》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可能將改變科學界對衰老的概念。西班牙國家癌...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癌症
鈣離子
粒線體
未來抗癌療新方向 粒線體扮關鍵角色
2016-04-27/
環球生技
來自賓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抑制鈣離子進入癌細胞粒線體,對癌細胞具有強大殺傷力。鈣離子對粒線體的運作極為重要,鈣離子也是粒線體生產ATP的重要原料,過去研究已發現,鈣離子阻斷會使粒線體異常,進而造成細胞的進一步損傷。鈣離子經內質網,藉由鈣單向運載蛋白及肌醇三磷酸受體(IP3R)傳送到粒線體,並調節許多細胞功能,包括細胞代謝。當粒線體開始失去作用,正常細胞會透過其他生理補償機制或降低生理作用,以維持...
第一頁
上一頁
1367
1368
1369
1370
137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