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FDA:單株抗體藥等新藥IND 可使用動物實驗替代方案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中國首款國產B型血友病基因療法獲批上市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蔡嘉櫸:臺灣細胞治療需引進特色技術 以合作躍上國際舞台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鼻咽癌
NPC
人工智慧
免疫細胞
富禾生醫流式細胞技術+AI分析登國際期刊!揭鼻咽癌免疫細胞圖譜特徵
2024-11-09/
記者 吳培安
今(9)日,富禾生醫(7773)表示,其與亞東醫院合作,利用流式細胞術及機器學習分析鼻咽癌患者免疫細胞圖譜特徵的研究,已發表在《JournalofCellularandMolecularMedicine》。富禾生醫表示,這些免疫細胞圖譜特徵能成為開發鼻咽癌創新免疫療法時的關鍵參考。 富禾生醫表示,鼻咽癌為耳鼻喉科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2021年初次診斷為鼻咽癌患者共1,385人,...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中研院
Moderna
mRNA
核酸
安立璽榮
陳炳宏
胡育誠
研生生醫
蕭貴陽
2024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揭曉!安立璽榮、台大、清大、中興、研生生醫勇奪最大獎
2024-11-08/
記者 彭梓涵
今(8)日,莫德納台灣(ModernaTaiwan)與中央研究院共同舉辦的「2024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公布第二屆獲獎團隊,由安立璽榮生醫、台大醫學院陳炳宏助理教授團隊、清大化工系胡育誠教授實驗室、研生生醫、中興大學蕭貴陽副教授跨體學實驗室,從35件公開徵件中脫穎而出,得獎團隊也將獲得莫德納一對一業師輔導資格。 中研院唐堂副院長於致詞中表示,中研院和莫德納攜手推動mRNA技術的創新應用...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核酸藥
mRNA
亞諾法開創nanoCAR-T mRNA 供非病毒載體系統
2024-11-07/
記者 彭梓涵
今(7)日,亞諾法生技(4133)宣布,其藉由在奈米抗體設計重組的經驗,結合NanoAbTM奈米抗體技術平台、mRNA體外轉錄(IVT)載體設計與脂質奈米顆粒(LNP)遞送技術,推出nanoCAR-TmRNA服務,為細胞治療解決方案提供非病毒載體系統。亞諾法指出,奈米抗體的體積僅為傳統抗體的十分之一,使其具備優越的組織穿透力,能進入傳統抗體無法輕易抵達的部位及傳統抗體無法辨認到的抗原表位,例如腦組...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Gilead
Arcellx
BCMA
CAR-T
多發性骨髓瘤
anito-cel
Legend
Johnson&Johnson
較勁嬌生/南京傳奇!Arcellx搶先曝多發性骨髓瘤CAR-T臨床試驗結果
2024-11-06/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5日,Arcellx在即將於12月上旬登場的美國血液學學會(ASH)之前,搶先公開了其與吉立亞醫藥(GileadSciences)旗下KitePharma共同開發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anito-cel,治療復發或難治型多發性骨髓瘤(RRMM)的臨床新數據,吸引了投資人的目光。 分析師認為,相較於嬌生(Johnson&Johnson)與中國南京傳奇生物(Legend...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外泌體
胞外囊泡
EV
Exosome
中國醫藥大學
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
中醫大衝刺外泌體創新療法!聖安、聖展HLA-G靶向外泌體應用吸睛
2024-11-04/
記者 彭梓涵
日前(2日),由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大附醫主辦,國科會及台灣胞外體學會(TSEV)共同主辦之「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於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盛大登場;中醫大暨醫療體系也在會中分享在外泌體研究及產品開發的最新進展,包含聖安生醫利用HLA-G靶向外泌體在癌症治療的應用、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交臨床試驗申請,以及聖展生技的工程改質外泌體裝載再生修復藥物,應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症、阿茲海...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外泌體
胞外囊泡
EV
Exosome
中國醫藥大學
ISEV
APSEV
TSEV
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
發掘EV轉譯潛力!國際EV專家來臺解析追蹤、基因編輯、生產新技術
2024-11-04/
記者 吳培安
日前(2日),由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辦,國科會及台灣胞外體學會(TSEV)共同主辦之「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聚焦於細胞外囊泡(EV)及外泌體(exosome)的研發與創新,於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盛大登場,大會也邀請到來自國際細胞外囊泡相關學會的多名重量級成員,如AndreasMöller、HoujianCai、LeThiNguyetMinh、Johanne...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外泌體
胞外囊泡
EV
Exosome
中國醫藥大學
洪明奇
PD-1/PD-L1
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
中國醫校長洪明奇:外泌體有望打造下一代免疫療法!
2024-11-02/
記者 彭梓涵
今(2)日,由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辦,國科會及台灣胞外體學會(TSEV)共同主辦之「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聚焦於細胞外囊泡(EV)及外泌體(exosome)的研發與創新,於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盛大登場,中國醫藥大學洪明奇校長於會中,分享其長期在腫瘤微環境與免疫T細胞、癌細胞以及外泌體(exosome)間的相互作用,對於免疫療法影響的研究歷程,以及打造下一代免疫療法的新...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exosome
EV
Schekman
諾貝爾獎
外泌體
中國醫
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Randy Schekman 解密外泌體分泌機制最新進展
2024-11-02/
記者 吳培安
今(2)日,由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辦,國科會及台灣胞外體學會(TSEV)共同主辦之「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聚焦於細胞外囊泡(EV)及外泌體(exosome)的研發與創新,於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盛大登場,邀請到2013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RandyWayneSchekman登台演講。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致詞表示,細胞外囊泡在老化、發炎、疾病進展及細胞間訊息傳...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台寶
現增
細胞治療
細胞新藥
Treg
間質幹細胞
再生醫療
台寶生醫4億現增銀彈到位! 引進5策略性投資人
2024-10-29/
記者 李林璦
今(29)日,台寶生醫(6892)公告,113年度現金增資案順利完成,本次以每股40元溢價發行新股1萬張,總計募集新台幣4億元資金已全數到位,增資基準日為10月30日。此次增資引進聯電集團旗下的宏誠創投、倍利生技創投、福友私募股權有限合夥、國泰創投、工研院ITIC(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創投等策略投資人。 台寶生醫執行長楊鈞堯表示,本次現金增資中,股東及投資人認購意願遠超過原預定的募資目標,在大股東及...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幹細胞
移植
幹細胞移植會增加癌症風險?《Science》子刊:最長壽受贈者揭秘
2024-10-29/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3日,華盛頓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ofWashingtonSchoolofMedicine)發表一項橫跨46年前至6.6年前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的血癌患者的研究,結果發現,移植後經過46年後受贈者不會增加致癌基因突變的風險。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在造血幹細胞移植已被用來治療數十萬患有血癌和骨髓疾病的患者,而異體造...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外泌體
胞外囊泡
EV
Exsome
Andreas Möller
中國醫藥大學
ISEV主席Andreas Möller 11/2中國醫外泌體前瞻論壇開講 揭示外泌體癌症臨床轉譯
2024-10-28/
記者 黃佳啟
細胞外囊泡(EV)在老化、發炎、疾病進展及細胞訊息傳遞中已被證實具有關鍵作用,但臨床應用仍未實現。為了加速此領域發展,中國醫藥大學將在11月2日於水湳校區卓越大樓舉辦「國際外泌體前瞻研究及創新治療論壇」,聚焦EV技術的前沿研究與應用。國際細胞外囊泡學會(ISEV)執行主席Prof.AndreasMöller將應邀出席,深入探討EV研究如何推進臨床應用。 Prof.Möller現...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基因療法
AAV
Roche
砸10億美元!羅氏加碼擴Dyno基因療法合作、改良病毒載體
2024-10-25/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4日,羅氏(Roche)宣布加碼10億美元、並支付5000萬美元的預付款,擴大與DynoTherapeutics的基因療法既有合作。雙方將專注在神經學疾病上,設計功能性質更佳的腺相關病毒(AAV)載體,以克服現有AAV在治療上的諸多挑戰。 Dyno利用其平台整合了人工智慧(AI)與高通量體內數據(invivodata),號稱能在一個月之內分析出數十億筆體內功能資訊,幫助AAV衣殼的編程與...
第一頁
上一頁
5
6
7
8
9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
展會直擊
查看更多
台北生技園區、生策會、DCB前進印度 探台印國際供應鏈商機
NBRP攜手四大廠商亮相醫療科技展! 新穎生醫、藥華藥、研生、磐石成果齊發
NBRP九大核心設施齊聚! 引領產學研合作、加速生醫轉譯落地
解碼基因體/代謝體!打造精準個人化健康藍圖
2024醫療科技展 醫院亮點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