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H領頭 Moderna啟動南非變種新冠病毒mRNA疫苗一期試驗
2021-04-01 / 記者 彭梓涵
1月21日Moderna宣布,已開發一款針對南非變種病毒B.1.351的mRNA(mRNA-1273.351)增強疫苗,進入臨床前動物並將啟動臨床1期研究。美國時間31日,美國衛生研究院(NIH)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宣布,將協助Moderna,進行臨床1期試驗,並提供資金在4個臨床研究中心,招募210名志願的健康成年者參與研究。 Moderna表示,該試驗將分兩個部分進行,其一是...
MSD斥2.15億美元收購醫材新創Alydia Health 為衍生公司Organon助力;Biom兒童罕見神經疾病新藥 獲FDA孤兒藥資格
2021-03-31 / 記者 彭梓涵
《荷蘭》因基因治療產生肝癌暫停三期試驗uniQure新數據證實無明顯關聯荷蘭基因治療公司uniQure去年底,因一位接受其開發的B型血友病基因療法病患,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患有肝臟腫瘤,而被美國FDA暫停三項血友病臨床試驗。近(29)日,uniQure宣布,經過病患組織詳細調查,結果發現肝臟腫瘤極不可能其候選藥物AMT-061造成。 《美國》MSD斥2.15億美元收購醫材新創AlydiaHealth...
Illumina收購Grail受阻 FTC罕見以「垂直合併」提出反托拉斯訴訟
2021-03-31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2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表示,已對Illumina提起行政訴訟,並授權聯邦訴訟,阻止Illumina以71億美元併購血檢公司Grail。Illumina回擊表示,不同意且反對監管機構立場,Illumina將會尋求所有法律途徑,行使交易的權利。消息一出Illumina股價於收盤前短線跳水近30美元。 FTC表示,收購可能造成早期癌症診斷技術市場的創新能力降低,除此之外,Illum...
基因治療產生肝癌暫停三期試驗 uniQure新數據證實無明顯關聯
2021-03-31 / 記者 彭梓涵
荷蘭基因治療公司uniQure去年底,因一位接受其開發的B型血友病基因療法病患,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患有肝臟腫瘤,而被美國FDA暫停三項血友病臨床試驗。近(29)日,uniQure宣布,經過病患組織詳細調查,結果發現肝臟腫瘤極不可能其候選藥物AMT-061造成。uniQure表示,該名患者組織經過獨立實驗室多次分析與專家審查,顯示患者組織樣本中的AAV載體,含量僅有0.027%,沒有證據直接說明腫瘤...
「雙和生醫園區」打造醫學大學、醫學中心、生醫產業三位一體共榮圈
2021-03-30 / 記者 彭梓涵
「雙和醫院B基地大樓」因基地工程超前,去年9月,台北醫學大學提前6個月舉辦上樑典禮,宣布2021年底將完工啟用。屆時將成為臺灣生醫產業走向國際的重要基地之一。今(30)日,台北醫學大學舉行「雙和生醫園區」說明會,期望未來透過雙和生醫園區跨醫療、IoMT、AI智慧醫療領域交流平台,持續推動研發成果產業化與新創育成。台北醫學大學林建煌校長。(攝影/彭梓涵)台北醫學大學林建煌校長致詞表示,雙和醫院是衛福...
亞洲再生醫療衝刺!臺緊追日、韓之後!?
2021-03-29 / 記者 彭梓涵
近(27)日,由台灣再生醫學學會、亞東醫院舉辦的「2021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產官學醫多位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與交流。其中韓國仁和大學醫學院BryanChoi教授、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戴念梓教授,也分別分享韓國再生醫療法規架構、與醫院端執行細胞療法經驗。韓國仁和大學醫學院教授BryanChoi以預錄影片分享。(攝影/彭梓涵) 亞洲地區除了日本,韓國也是再生醫...
再生醫學新武器 幹細胞胞外體應用突起
2021-03-28 / 記者 彭梓涵
昨(27)日,由台灣再生醫學學會、亞東醫院舉辦的「2021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產官學醫多位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與交流。近年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因具治療、再生能力,成為相關研究首選,研討會也特別邀請多位胞外體(Exsomes)專家,分享其在該領域的研究經驗與應用。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林奏延表示,胞外體過去被認為只是運送細胞垃圾的囊泡...
湯依寧:促細胞治療可近性 CDE堅守實證依據、風險分級、成效評估三大方向
2021-03-27 / 記者 彭梓涵
今(27)日,由台灣再生醫學學會、亞東醫院舉辦的「2021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產官學醫多位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與交流。為了讓參與者更了解衛生主管機關成效追蹤、評估機制與風險考量,研討會邀請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湯依寧醫師,以「特管辦法細胞治療技術成效評估機制與風險分級」為題分享。湯依寧首先為2月9日特管辦法「細胞治療技術銜接細胞治療製劑應檢附技術性資料指引」修正影響做分析...
有助對抗脂肪肝! 中研院發現細胞自噬新機制 登《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03-26 / 記者 彭梓涵
今(26)日,由中研院生物化學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團隊,發現一種操控細胞自噬(autophagy)的新機制,經動物實驗證明能抑制脂肪肝形成。研究成果已於2月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國際期刊。細胞自噬是細胞的主要資源回收機制,可消除細胞內的老舊廢物,或選擇性地清除細胞內的過多脂肪,即「脂肪吞噬作用」,讓細胞產物在合成、降解、再利用等過程之間維持平衡狀態。陳瑞華研究團隊發現一個...
BMS LAG-3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用Opdivo 臨床2/3期達主要終點
2021-03-26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25日,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BMS)宣布,研發的抗LAG-3單株抗體Relatlimab聯合PD-1療法Opdivo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其臨床2/3期試驗,結果達到疾病無惡化存活期(PFS)的主要終點。 名為RELATIVITY-047的臨床試驗,招募了714位轉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患者,患者隨機分配至固定劑量的Relatlimab/Opdivo組與...
輝瑞啟動新冠口服藥物1期臨床試驗 招募感染住院患者;ProQR罕見眼科RNA療法1/2期數據積極 關鍵研究今年展開
2021-03-25 / 記者 彭梓涵
《臺灣》【台灣罕見疾病藥品專題—政策法規】台灣神經罕病學會:政府應建各階段多元、明確輔導機制台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創會理事長宋秉文表示,台灣在政策及立法的方面,於民國89年即公布了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足見政府針對罕見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等需求的重視。然而,對於支持罕見藥物的開發,建議政府建立多方面整體的配套措施,例如明確的研發費用補助機制、主管機關在臨床試驗發展及查驗登記過程中的合作及...
內視鏡檢查新突破! 北榮多重大腸病灶診斷AI登國際期刊
2021-03-25 / 記者 彭梓涵
今(25)日,台北榮總宣布,首創可偵測大腸瘜肉、同時識別多種大腸病灶與大腸解剖構造功能的「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平均準確度達90%以上,其研究已於今年2月刊登在國際內視鏡《Surgicalendoscopy》期刊上。「腸道內視鏡多模態輔助診斷系統」是由臺北榮總內視鏡團隊所研發,該系統可協助醫師判別大腸鏡檢查是否已經到達最後最深的位置,同時也可辨識瘜肉(polyp)、憩室(diver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