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Cell》首揭深度睡眠助大腦廢物清除 助眠劑恐降清除效能
科學新知
NEW
日再生團隊AI+縮時攝影 2週誘導漸凍症iPSC、成功率達8成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小鼠專用迷你VR眼鏡! MouseGoggles助力腦神經研究
科學新知
GLP-1
糖尿病
肝臟
肝硬化
肝癌
瑞典新研究:GLP-1拮抗劑降低二型糖尿病患者肝病惡化風險?!
2024-01-25/
記者 吳培安
近(23)日,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t)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長期接受類升糖素胜肽-1(GLP-1)拮抗劑治療,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和慢性肝臟疾病患者惡化為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呈現相關性,值得後續進行臨床研究進一步證實兩者之間的關聯。這項研究刊登在《Gut》。 GLP-1拮抗劑目前主要被用在降低血糖及食慾、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用途上,像是諾和諾德(NovoNordis...
科學新知
懷孕
胎盤
類器官
妊娠毒血症
子癇前症
《Cell Stem Cell》劍橋胎盤類器官 首揭子宮免疫細胞影響胎盤機制
2024-01-25/
記者 巫芝岳
近(17)日,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的科學家,運用胎盤類器官(organoid)研究出人類子宮內膜中的免疫細胞——子宮自然殺手細胞(uNKcell),會如何調節胎盤以幫助胎兒正常發育。該研究結果,也有助於了解如妊娠毒血症等妊娠疾病的發生原因。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ellStemCell》。這項針對人類胎盤發育初期的研究,突破了過去科學家難以...
科學新知
基米
中興大學
基米攜手中興大學登《Nature》子刊 發現新型核苷酸訊號分子 助力抗生素開發
2024-01-22/
記者 李林璦
今(22)日,基龍米克斯(4195)與國立中興大學合作的產學研究計畫中,有二項重大關鍵突破,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的新型核苷酸訊號分子「環雙嘧啶核苷酸」,不僅有助後續新型抗生素藥物的開發,更從中發現細菌的抗病毒防禦蛋白與人類的抗病毒免疫蛋白結構相似度極高,進一步解密人類免疫系統的演化起源。並在去年8月與12月先後刊上《NatureCommunications》,為核苷酸訊號分子研究領域奠定重大里程碑。 ...
科學新知
神經科學
神經網絡
突觸
《Nature》子刊:跨物理、神經學創新模型 解釋腦內神經連結之謎
2024-01-19/
記者 巫芝岳
近(17)日,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物理學家,發表了一項關於神經元間如何形成連結網絡的新理論模型。該理論不但能用於解釋生物的神經元連結,也可應用於例如其他非生物體(non-biological)的研究,例如社交互動相關研究等。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Physics》。生物體的神經元會在各種刺激下形成突觸,進而構成複雜的網絡,雖然這些大量的突觸連結,看似為隨機形成的,但大腦中神經...
科學新知
結膜
類器官
乾眼症
過敏
《Cell》子刊:首款結膜類器官問世! 同步揭結膜內首見「簇狀細胞」
2024-01-18/
記者 巫芝岳
近(11)日,荷蘭胡布勒支研究所(HubrechtInstitute)的科學家,首次開發出人類結膜類器官(organoid),可望成為結膜相關疾病、療法開發的研究利器,另外,他們還從中發現了過去未知的「簇狀細胞」(tuftcell),該細胞可能對發生過敏反應時有重要作用。這項研究被發表於期刊《CellStemCell》。結膜覆蓋於眼球的眼白和眼瞼部位,且已知包括:乾眼症、癌症、過敏和感染等,都和結...
科學新知
腸道
微生物
骨髓移植
造血幹細胞
GVHD
《Nature》子刊:腸道微生物相 成為骨髓移植後GVHD預測指標?!
2024-01-16/
記者 吳培安
日前(3日),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MUM)與雷根斯堡大學(UKR)研究團隊共同發表最新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相的特定組成,能夠成為患者在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allo-SCT)後,發生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GVHD)的風險評估指標。這項研究刊登在《NatureCancer》。 雖然過去就已經有科學家發現腸道菌與GVHD的發生有關,但在此研究中,研究團隊從代謝物的角度出發,並進一步發現,腸道內的噬...
科學新知
超音波
聚焦式超音波
阿茲海默症.失智症
《NEJM》「聚焦式超音波」助攻百健阿茲海默藥;台灣浩宇、振磬也有做!
2024-01-15/
記者 巫芝岳
近(4)日,西維吉尼亞大學(WestVirginia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利用「聚焦式超音波」打開血腦屏障(BBB),將百健(Biogen)的阿茲海默症藥物aducanumab送入患者大腦的創新技術,在3名患者中顯示可成功減少治療處β類澱粉蛋白(β-amyloid)堆積,且安全性良好。該研究發表於醫學期刊《NEJM》。這項技術是透過磁振造影(MRI)引導下...
科學新知
醫療AI
準確率
《Nature》揭醫療AI準確率在新患者上下降! 應持續多樣本測試
2024-01-12/
記者 彭梓涵
近(11)日,《Nature》期刊以「醫療AI在評估未見過的病患時,出現表現不佳情況」為題,發表了一篇社論,期刊指出人工智慧可高度精確的預測接受過訓練樣本的患者治療成效,但當應用於新患者身上,其精確度似乎有所下降。 這篇社論主要是針對一項神經病學預測模型的研究,該研究使用5種來源不同的抗精神疾病藥物臨床試驗數據,包括北美、亞洲、歐洲、和非洲共1513名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服藥與症狀數據。 研究...
科學新知
Cell
癌症
免疫治療
《Cell》揭先天性淋巴細胞ILC2 有望成異體癌症新療法
2024-01-12/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0日,知名美國癌醫學中心希望之城(CityofHope)在《Cell》上發表臨床前研究,發現在過敏與寄生蟲感染中具有關鍵作用的免疫細胞──第二型先天性淋巴細胞(ILC2),可透過分泌顆粒酶B(granzymeB)來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有望成為新的免疫癌症異體細胞療法。 希望之城血液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教授余建華(JianhuaYu)表示,過往ILC2是先天性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但卻同樣具有類似...
科學新知
外泌體
胰臟癌
李利
黃奇英
沈延盛
PDAC
GCP1
臺美研究:胞外囊泡GCP1為胰臟癌早期發現、化療預後評估指標
2024-01-12/
記者 吳培安
近(10)日,一項由陽明交大、成大醫學院、基隆長庚醫院、臺北榮總及美國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最新成果,指出胞外囊泡(EV)中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醣1(GCP1)的mRNA和蛋白質,具有用於胰管腺癌(PDAC)早期診斷及預後評估的潛力。這項研究刊登在《AdvancedScience》。 胰管腺癌是胰臟癌中最常...
科學新知
帕金森氏症
基因
老化
南加大研究:SHLP2保護性突變 帕金森氏症患病率降50%
2024-01-03/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3日,美國南加大戴維斯老齡學院(USCLeonardDavisSchoolofGerontology)研究團隊指出,發現一種名為SHLP2的粒線體小分子蛋白質(mitochondrialmicroprotein)對帕金森氏症具有高度保護作用,攜帶這種突變的人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機率是不攜帶該突變者的一半,不過這種突變相當罕見,為歐洲血統居多。該研究發表於《MolecularPsychiatry...
科學新知
癌症治療
癌症轉移
胰臟癌
《Cancer Cell》劍橋揭胰臟癌轉移重點機制! 基質細胞EGFR途徑為關鍵
2024-01-03/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2月28日),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的癌症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項胰臟癌轉移的重要機制,癌細胞會透過分泌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這項蛋白質,活化其周邊基質細胞(stromacell)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HER2)分子途徑,再由基質細胞傳遞訊號給腫瘤來加速轉移。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ancerCell》。研究人員表示,在胰腺癌(P...
第一頁
上一頁
15
16
17
18
19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