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EJM》諾和諾德減肥GLP-1明星藥 緩解關節炎疼痛媲美鴉片類止痛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4D揭示大型內皮細胞源性EV生成過程
科學新知
NEW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長新冠症候群
《Cell Reports》猴模型首證新冠直接感染腦神經 高齡/糖尿病猴隻損傷更嚴重!
2022-10-17/
記者 巫芝岳
近(12)日,一項發表於期刊《CellReports》的研究發現,對於高齡且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的恆河猴,在感染新冠肺炎後,病毒所造成的神經損傷會比年輕且健康的猴隻更為嚴重,該研究為長新冠症候群中,並非少見的神經系統症狀提供了研究線索。根據最新統計,新冠確診者中約有80%的人反應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不過在人類研究中,尚無法證實這些症狀是體內發炎反應所引起,還是病毒直接感染腦部造成的。而該項由加州大學戴維...
科學新知
Nature
iPS
精神疾病
《Nature》:史丹佛iPS成功培養「人鼠混合腦」 助神經精神新藥開發
2022-10-14/
記者 吳培安
今年9月,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在《Nature》上發表最新成果,他們將人類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培養成的神經類器官,植入新生大鼠(rat)尚未發育完全時的腦部,成功培養出有著人類和大鼠大腦混合體(human-ratbrainhybrid)的活體大鼠,期望應用在自閉症(autism)、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的研究,甚至有望成為開發神經精神疾病新療法的轉捩點。 此研究的共同...
科學新知
CRISPR
基因編輯
《Nature》子刊:麻省總醫院創新CRISPR酵素 突破基因切割限制性
2022-10-12/
記者 巫芝岳
近(6)日,美國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項新的CRISPR基因編輯方法,運用CRISPR-Cas9酵素的變體「SpRY」,能突破以往使用Cas酵素系統的限制,讓DNA的切割不再受到「需位於兩段特定序列間」的限制。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Biotechnology》。目前的CRISPR-Cas基因編輯方法,雖然能用於切割幾乎所有...
科學新知
癌症轉移
癌症
30年癌症轉移機制新發現!首揭癌細胞「劫持」健康細胞轉移程序
2022-10-11/
記者 劉馨香
英國劍橋大學癌症研究中心(CRUKCambridgeInstitute)團隊,近期發現一種鈉離子通道蛋白NALCN,是癌症轉移的關鍵調節因子,其調節惡性和正常上皮細胞脫落到血液中,並轉移至遠處器官。此研究不僅發現新的癌症轉移機制,更驚人的是揭示了轉移也會發生在健康細胞。該研究可能徹底改變人們看待癌症轉移的方式,於9月底發表於《NatureGenetics》。 即使癌症治療日益進步,癌症仍然棘手的主...
科學新知
類器官
神經科學
基因體
《Nature》腦部「類器官」再突破! 瑞士繪人腦基因圖譜 解神經發育之謎
2022-10-11/
記者 巫芝岳
近(5)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urich)的科學家,開創出一項人類大腦類器官(organoid),其運用單細胞層級的多體學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將所有基因轉錄體資訊組成「圖譜」,可顯示類器官中每個細胞的詳細功能。該團隊也以這項工具,首次在人腦證明造成罕見腦部發育疾病的基因突變機制。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由ETHZurich生物系統科學與工程系教授BarbaraTreut...
科學新知
新冠病毒
COVID-19
漱口水
日研究:漱口水含低濃度CPC 可抗新冠病毒
2022-10-10/
記者 劉馨香
近期,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指出,一些漱口水中的成分——西吡氯銨(cetylpyridiniumchloride,CPC),在低濃度就對於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抗病毒作用。該研究成果於今年8月發表在《ScientificReports》。新冠病毒導致的新冠肺炎(COVID-19),是一種可以透過懸浮微粒(aerosols)傳播的空氣傳播疾病(Airborned...
科學新知
化學
2022諾貝爾化學獎「點擊化學」、「生物正交化學」獲獎 助攻藥物開發
2022-10-05/
環球生技
今(5)日,2022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美國史丹佛大學化學系教授CarolynR.Bertozzi、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化學系教授MortenMeldal,和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K.BarrySharpless教授,表彰他們在「點擊化學(clickchemistry)和生物正交化學(bioorthogonalchemistry)」領域的貢獻。BarrySharpless和M...
科學新知
肥胖
減重
《Cell》子刊:過晚進食增肥胖風險 科學家首揭分子機制
2022-10-05/
記者 巫芝岳
近(4)日,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andWomen’sHospital)的一項研究,首次針對「過晚進食」影響體重的三大要素——熱量攝入、熱量消耗,及脂肪組織中的分子變化,進行全面研究,指出越晚進食,會如何影響人體熱量消耗、食慾以及脂肪組織中的分子訊號,讓肥胖風險增加。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ellMetabolism》。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現過晚進食會增...
科學新知
諾貝爾獎
基因編輯
新創
11位諾獎得主創辦13家新創 轉譯基因編輯、免疫檢查點、RNAi創新療法
2022-10-05/
記者 劉馨香
本週諾貝爾獎陸續頒發,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發給完成「尼安德塔人基因定序」、開創古基因體學的SvantePaabo。而歷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化學獎中,表彰了許多在生命科學研究與醫學應用上的開創性研究,其中有不少諾貝爾獎得主創立了公司,將其尖端技術轉譯為臨床上的創新療法。以下羅列13家得主共同創辦之公司,並以獲得諾貝爾獎的順序排序。 1.CRISPRTherapeutics由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
科學新知
CAR-T
《Science》子刊:「CAR密度」影響療效!西班牙揭CAR-T療效預測新指標
2022-10-04/
記者 巫芝岳
近日(9月30日),西班牙納瓦拉大學(UniversityofNavarra)的科學家,首次證實在進行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時,經改造後T細胞表面呈現受體的「CAR密度」,可作為評估療效的重要指標,CAR密度高的細胞數量越多,患者療效可能越差。該研究發表於期刊《ScienceAdvances》。CAR-T療法雖已在血液腫瘤(尤其是多發性骨髓瘤)中,展現突破以往所有抗癌療法的療效,不過...
科學新知
古人類
基因體
2022諾貝爾生醫獎 古基因體開創者Svante Paabo獲獎!
2022-10-03/
記者 劉馨香
今(3)日,2022諾貝爾獎生理醫學獎揭曉,由瑞典遺傳學家、德國萊比錫馬克思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遺傳系主任SvantePaabo,獲得諾貝爾獎的殊榮,以表彰他在「已滅絕人種的基因體和人類演化上的發現」,並催生了「古基因體學」的全新學科。人類的起源是一項大家都著迷的問題,其中尼安德塔人是當今人類已滅絕的近親。SvantePaabo發展出重建完整古人類DNA的技術,其藉由萃取出化石中的微量DNA、克...
科學新知
發炎
免疫反應
焦慮
神經
陽交大、北市聯醫揭 大腦發炎康復後抗焦慮分子機制
2022-10-03/
記者 劉馨香
一項常見的長新冠(longCOVID)後遺症為焦慮症狀,但其產生原因尚不清楚。陽明交大生理學研究所與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精神醫學部組成的團隊,以動物模型研究發現,大腦在發炎後的焦慮,可能與Fkbp5基因有關。其成果已於今年6月刊登在《神經發炎學期刊》(JournalofNeuroinflammation)。研究發現,Fkbp5基因剔除小鼠,在身體發炎反應後的康復初期,雖然生病不適症狀已經緩解,但還是會...
第一頁
上一頁
34
35
36
37
3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