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僅改變兩原子!《PNAS》低致幻LSD類似物 展神經疾病治療潛力
科學新知
NEW
結合益菌策略!《Science》創新口服疫苗 阻斷病菌定殖、對抗抗藥性
科學新知
NEW
《Nature》揭首張全腦粒線體地圖!助解開老化大腦疾病之謎
科學新知
AI
人工智慧
蛋白質
《Science》AI破解百項全新蛋白質複合體結構 挖掘新藥物靶點
2021-11-18/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1日),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SouthWestern)與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AI)及演化分析(evolutionaryanalysis)生成真核生物蛋白質相互作用的3D模型,首次發現了100多種蛋白質複合體結構,並提供了700多種以往無特徵蛋白質複合體的結構模型,透過深入了解蛋白質相互作用,有望挖掘到大量新的藥物靶點。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 該研究同時使...
科學新知
抗凝血藥
血栓
《NEJM》BMS/楊森新口服抗凝血藥milvexian副作用小 有效預防靜脈血栓
2021-11-16/
記者 劉馨香
近(15)日,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領導一項全球臨床二期試驗,證實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BMS)和楊森製藥(JanssenPharmaceuticals)開發中的口服XIa凝血因子抑制劑milvexian,能在副作用最小的情況下,安全有效地預防靜脈血栓。該研究發表於《NEJM》和2021年美國心臟協會(AHA)科學會議上。 Mi...
科學新知
創新療法
奈米藥物
癌症治療
亞東醫院攜陽明交大開發創新腫瘤奈米藥物 強化現有化療效果登國際期刊
2021-11-15/
記者 吳培安
今(15)日,亞東醫院宣布放射部主任熊佩韋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團隊攜手合作,耗時六年時間,開發出一種可以將鉑類抗癌藥物(platinum-baseddrug)在腫瘤組織累積的奈米材料。研究也發現,此奈米材料可以達到腫瘤的免疫治療與化學治療雙重功效,同時大幅抑制腫瘤增生,降低腫瘤治療的副作用。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Biomaterials》當中。 熊佩韋表示,腫瘤組織是一個複...
科學新知
轉譯研究
張鋒
《Nature》子刊「2020年最頂尖20名轉譯研究者」出爐!
2021-11-15/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9日,知名學術期刊《NatureBiotechnology》公布「2020年度最頂尖20名(組)轉譯研究者」(Top20translationalresearchers)名單,其中以CRISPR基因編輯應用聞名、麻省理工學院(MIT)生物工程科學家張鋒(FengZhang),他以高達34項於歐美獲授權的發明專利拿下榜首。 這項名單是以研究者在前一年度於歐洲、美國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數目,前5...
科學新知
鹽
下視丘
大腦
《Cell》子刊:研究首揭鹽分讓大腦下視丘活躍、血流減少機制
2021-11-14/
記者 劉馨香
近(2)日,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StateUniversity)在《CellReports》發表研究,首次揭露在大腦深處神經元活動與血流之間的關係,以及大腦如何受到鹽份攝入的影響。研究發現,攝入鹽分會使下視丘活躍,此時該區域血流量反而減少,造成缺氧的微環境。通常當神經元活躍時,該區域血流量會迅速增加,這種關聯性稱為神經血管耦合(neurovascularcoupling)或是功能性充...
科學新知
抗體藥物
ADC
抗癌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谷底反彈的明日之星
2021-11-12/
EternalOneBioIndustryClub
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conjugates,ADCs)出現的契機由於缺少對於難治型或頑固型之末期癌症的應對方式,多方用藥或治療是臨床上不得不的處置,然而,這樣的方式常使得癌細胞暴露於相當重的環境壓力,讓它們的基因不穩定性增高而誘發更高的異質性。同時,也會讓整個腫瘤微環境偏向更適合其生長的環境,阻礙了免疫細胞及抗癌藥物清除癌細胞的效率[1]。當癌症已經轉移到身體的其他部位,而只剩...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抗體療法
變種病毒
《Science》子刊:新冠抗體再發現! 美北卡團隊從SARS檢體挖出「廣效」抗體
2021-11-11/
記者 巫芝岳
儘管新冠疫苗接種普及率越來越高、口服藥物逐一問世,但能對抗多種變異體的「廣效」抗體研究仍未停歇。美國時間2日,一組由北卡羅來納大學(UNC)和杜克大學(DukeUniversity)合作的團隊,從過去SARS病人的檢體中,發現對新冠病毒及多種變異體都具中和力的抗體,甚至可望對抗未來從動物傳入的其他冠狀病毒。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這組由UNC...
科學新知
蛋白質
X光
澳研發史上最薄實驗用X光感測器 盼看見細胞、蛋白質「即時」X光影像
2021-11-09/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0月27日),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蒙納許大學(MonashUniversity)的科學家,以硫化亞錫(SnS)為材料,成功開發出史上最薄、厚度僅10奈米的X光感測器,在細胞、蛋白質的研究上,可望藉此獲得最即時的X光影像。該論文也登上材料科學頂尖期刊《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SnS為一種常見的半導體、電池材料,其在太陽光電系統、場效電晶體(f...
科學新知
CAR-T
癌症治療
細胞治療
《Nature》美研發創新「胜肽靶向」CAR-T細胞 成功清除小鼠神經母細胞瘤
2021-11-09/
記者 吳培安
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近(3)日於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發表了一種新型的CAR-T細胞技術,能夠透過「以胜肽為中心」(peptide-centric)的嵌合抗原受體(PC-CARs),靶向過去被認為無法被鎖定的癌細胞生存關鍵蛋白質。研究團隊表示,預期在2022年稍晚或2023年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雖然CAR-T細胞的發明,被視為是白血病(leukemia)治療的一大突破,但迄今在實體癌...
科學新知
HPV
子宮頸癌
《Lancet》HPV疫苗預防力達87% 子宮頸癌將在英國絕跡!?
2021-11-08/
記者 李林璦
近(3)日,在一項英國大規模、長達數十年針對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疫苗的研究顯示,二價疫苗保蓓(Cervarix)的預防效果達87%,可將子宮頸癌病例從24%降低至1%,幾乎讓子宮頸癌在英國絕跡。該研究發表於《TheLancet》。 2008年9月1日,英國為所有12至13歲青少女提供HPV疫苗Cervarix,作為例行性疫苗接種(Routinevacc...
科學新知
國衛院
自體免疫疾病
全身性紅斑狼瘡
國衛院攜中榮、高醫大 證實「GLK基因變異」可精準檢測紅斑狼瘡
2021-11-08/
記者 巫芝岳
今(8)日,國衛院發表其免疫醫學中心的最新研究,證明GLK(又名MAP4K3)蛋白激酶基因變異,為全身性紅斑狼瘡(SLE)的關鍵致病因子。該研究已在10月發表於期刊《AnnalsoftheRheumaticDiseases》。國衛院譚澤華特聘研究員率合作團隊,自2009年起研究SLE致病成因,與精準診斷的生物標記,他們在2011年,首度發現調控發炎反應的酵素蛋白激酶「GLK」是自體免疫疾病SLE的...
科學新知
嗅覺
神經科學
《PNAS》人聞到臭味會「不經意識」迴避?! 瑞典解嗅覺反應新機制
2021-11-08/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0月19日),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t)的科學家,透過小規模的人體實測,闡明一項人類在聞到環境中「與危險相關」氣味時,如何觸發身體「不經意識」迴避的神經訊號傳遞機制;此外他們也發現,比起好聞的氣味,對於這些令人不適的味道,大腦會更快接受到訊號。該研究發表於期刊《PNAS》。動物透過嗅覺器官接收並區分氣味,而這些氣味很大一部分與其健康和生存威脅相關,不過長...
第一頁
上一頁
61
62
63
64
6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
展會直擊
查看更多
2025亞洲生技大會7月23日擴大登場!掌握生技契機、迎戰關稅新局
台北生技園區、生策會、DCB前進印度 探台印國際供應鏈商機
NBRP攜手四大廠商亮相醫療科技展! 新穎生醫、藥華藥、研生、磐石成果齊發
NBRP九大核心設施齊聚! 引領產學研合作、加速生醫轉譯落地
解碼基因體/代謝體!打造精準個人化健康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