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腦為何與眾不同? 解密「你」的大腦設計圖!

2024-03-26 / 記者 吳培安
大腦構造的差異,如何塑造你思考感受和行為的方式?不同構造的大腦,又是如何驅動我們?本書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香蒂爾.帕特教授,長期鑽研大腦個體差異研究,其成就挑戰了神經科學界稱霸超過一世紀的「一體適用」策略。在本書中,她將帶你深入你的腦袋,解開它的設計與運作之謎。作者/香蒂爾.帕特(ChantelPrat) 譯者/王年愷 責任編輯/吳培安如果我拿你大腦的照片給你看,你第一眼可能會覺得它看起來像一顆...

解開中年肥胖之謎! 日研究:下視丘蛋白MC4R有重要關聯

2024-03-19 /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14)日,名古屋大學(NagoyaUniversity)與東京大學(TheUniversityofTokyo)及大阪大學(Osaka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共同發現,存於下視丘的黑色素皮質素-4受體(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蛋白質,能調節新陳代謝和食慾以預防肥胖,此發現有望為肥胖治療提供新的途徑。此研究發表於《CellMetabolism》上。 隨著年齡...

美研究:血中類澱粉蛋白濃度 有助提早診斷阿茲海默症

2024-03-08 /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6)日,由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ofFlorida,UF)研究團隊發現,人體血液中類澱粉蛋白(amyloid)的異常濃度與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的細微結構變化之間存在關聯,此發現也許可以找到新的方法,能更早檢測出沒有臨床症狀的阿茲海默症病患。此研究是由Alzheimer'sAssociation出版的《Alzheimer'...

《Nature》耶魯新研究揭眼、腦淋巴連結 盼成感染、癌症治療新途徑  

2024-03-01 / 記者 吳培安
近(2月28)日,耶魯大學醫學院眼科研究團隊發表新研究,其以小鼠為研究對象,發現眼球的玻璃體內免疫(intravitrealimmunization)機制,可以保護老鼠對抗顱內病毒。這項研究不僅擴展了科學家對眼部與腦部互相連結免疫機制的了解,甚至有機會發展成對抗細菌、腫瘤的治療策略,應用在藥物或基因治療上。這項研究刊登在《Nature》。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發現小鼠眼睛內的淋巴系統分成兩套系統,分...

《Nature》首項胚胎神經管類器官問世! 完整模擬大腦、脊髓早期發育

2024-02-27 / 記者 巫芝岳
近(26)日,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全球首項胚胎神經管(neuraltube)類器官模型,首次能完整模仿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早期的過程,將有助於許多神經疾病、療法研究。該論文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呈現為管狀的神經管,是人類胚胎中日後將發育為中樞神經系統的構造。該論文指出,近年雖有許多運用人類多潛能幹細胞(hPSC)衍生的神經發育模型,例如神經...

BMS斥140億美元收購Karuna 得思覺失調症藥

2023-12-25 / 記者 劉馨香
近(22)日,必治妥施貴寶(BMS)宣布以140億美元收購腦部藥物開發商KarunaTherapeutics,藉此取得其思覺失調症候選藥物KarXT(xanomeline-trospium)。該藥目前正在接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審查中,有望成為50年來第一款在作用機制上真正創新的思覺失調症藥物。此消息使Karuna股價在週五大漲47%。根據合併協議條款,BMS以每股330美元的現金收購Ka...

陽明交大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 攜亞培開發憂鬱症深腦刺激治療術

2023-11-27 / 記者 劉馨香
今(27)日,陽明交大表示,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陳右穎團隊,以其開發出的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技術,與國際醫材大廠亞培(Abbott)合作證實,深腦電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可以顯著改善動物憂鬱行為。此項研究為憂鬱症的深腦刺激治療提供更多科學證據,有助進一步擬定治療策略,此研究已發布於《NeurobiologyofStress》。 陳右穎團隊將晶片植入大腦多巴胺迴路之伏...

諾和諾德領投!神經退化藥開發公司MapLight C輪募資2.25億美元

2023-10-31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30日,專注於開發大腦疾病藥物的MapLightTherapeutics宣布,在諾和諾德(NovoNordisk)母公司諾和諾德控股公司(NovoHoldings)領投下,完成了2.25億美元超額認購(oversubscribed)的C輪募資,將以此資金促進其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和阿茲海默症候選藥物ML-007C-MA進入二期試驗。MapLight的創新藥物開發平台是結合...

中國首批阿茲海默症AI評估軟體 助攻早期診斷

2023-09-26 / 記者 劉馨香
近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由醫未(銥磑)醫療研發的人工智慧(AI)阿茲海默症(AD)磁振造影輔助評估軟體——「醫未腦醫生」三類醫療器材註冊證。此為中國首款用於AD診療輔助評估的AI軟體產品。該批准所根據的臨床試驗,是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盧潔院長團隊發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劉軍主任團隊、溫州醫科大學附設第一醫院楊運俊主任團隊參與研究。研究顯示,此AI軟體...

《Immunity》PLCG2基因變異位點 改變阿茲海默症病程關鍵

2023-09-12 / 記者 劉馨香
近(6)日,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Indiana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研究團隊,解析一種在微膠細胞(microglia)中表現的PLCG2(phospholipaseCgamma2)基因,發現該基因不同的變異位點,會影響微膠細胞對澱粉樣斑塊的清除反應,進而具有加速或減緩阿茲海默症病程的不同作用。此項研究成果為阿茲海默氏症藥物開發提供了一個新方向,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

《Nature》腦機介面再突破!失語婦以數位化身說話 每分鐘78字破紀錄

2023-08-24 /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3日,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和柏克萊加州大學(UCBerkeley)研究團隊,以腦機介面(BCI)結合人工智慧(AI)技術,首度將大腦訊號轉換成合成語音和臉部表情動畫,成功讓一名因中風而失去說話能力的婦女以數位化身自然地與人交流,且每分鐘可講78個字,比過去任何類似技術都更快。此項成果刊登於頂尖科學期刊《Nature》。領導此項研究的是知名台裔神經科學家、UCSF醫學院神經外科主任張...

《Cell》:史丹福鼠腦白質新研究 解密中年大腦老化基因指標  

2023-08-19 / 記者 吳培安
多數人到了中年就會意識到記憶和認知功能出現衰退,不過與之相關的具體機制至今尚未明朗。美國時間16日,一份由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領導的新研究,透過分析實驗鼠在老化過程中大腦白質(whitematter)發生的基因表現變化,新發現白質也是大腦老化的重點區域之一,並根據基因表現模式建立一套針對大腦老化的評分系統。這項研究發表在《Cell》。 研究團隊表示,相較於大腦皮質(cortex)和海馬迴(hip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