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生力攻憂鬱症療法 明年臨床三期解盲 估銷售額達50億美元

2023-12-06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5日,嬌生(Johnson&Johnson)宣布其未來關注領域,包含癌症、憂鬱症和自體免疫疾病,並指出,預測2024年整體銷售額可成長5%至6%,而2025年至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5%至7%。明年將公佈2款輔助治療憂鬱症的新藥seltorexant和aticaprant的臨床三期數據,預估這兩款藥物在2030年的銷售額均可高達50億美元。 嬌生宣布,2030年將推出20多種新...

陽明交大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 攜亞培開發憂鬱症深腦刺激治療術

2023-11-27 / 記者 劉馨香
今(27)日,陽明交大表示,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陳右穎團隊,以其開發出的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技術,與國際醫材大廠亞培(Abbott)合作證實,深腦電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可以顯著改善動物憂鬱行為。此項研究為憂鬱症的深腦刺激治療提供更多科學證據,有助進一步擬定治療策略,此研究已發布於《NeurobiologyofStress》。 陳右穎團隊將晶片植入大腦多巴胺迴路之伏...

台首款憂鬱症輔助診斷軟體醫材!宏智生醫獲TFDA批准

2023-11-08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0月13日),仁寶(2324)集團子公司宏智生醫旗下的「憂可視腦波壓力評估系統」,獲台灣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批准醫材許可證,成為台灣首個獲批可輔助診斷憂鬱症的軟體醫材(SaMD)。 該系統可透過演算法分析,腦波描記器所量測腦波數據中的時域與頻域特徵,並產生量化指標(SEAIndex),提供醫事人員作為診斷參考。 該系統是宏智生醫創辦人、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與電控工程研究所教授劉益宏,以...

《JAMA》二期試驗:迷幻藥裸蓋菇鹼快速緩解憂鬱 效果持續6週!?

2023-09-07 / 記者 劉馨香
近期(8月31日),《JAMA》(美國醫學雜誌)發表一項隨機二期臨床試驗,研究熱門迷幻藥裸蓋菇鹼(psilocybin)對於重度憂鬱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證實單劑量的裸蓋菇鹼,能在8天內快速發揮療效,並在6週內維持減緩憂鬱症狀,並改善心理社會功能。此項研究為隨機、多盲、安慰劑對照二期試驗,在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期間,在美國的11...

陽明交大動物模型證實磁刺激改善憂鬱 解析治療分子機制

2023-07-18 / 記者 劉馨香
今(18)日,陽明交大表示,生理所林惠菁教授與臺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醫師的研究團隊,成功建立憂鬱大鼠模型,證實兩種不同腦部磁刺激方法皆可改善憂鬱行為,同時提升腦神經突觸塑性,讓這種非侵入性治療方法獲得更有利的科學證據。研究已於今年4月刊登於《ExperimentalNeurology》期刊。陽明交大表示,憂鬱症雖然有藥物可以治療,但部分患者卻仍無法有效改善。而重覆經顱磁刺激是臨床上已經在...

瑩碩上半年5藥證到手 增「引進授權」多元策略擴營運規模

2023-06-28 / 記者 彭梓涵
今(28)日,瑩碩生技(6677)召開股東常會,由董事長王建治主持,他表示瑩碩去(2022)年合併營收8.66億元,創歷史次高,年增5.12%,受疫情影響合作案的臨床推進,加上研發費用擴增,致使稅後虧損1,256萬元,每股虧損0.26元。 不過,他表示,隨著解封後各項業務回歸正軌,以及合作案陸續達到階段性里程碑,今年以來營運動能逐步升溫,累計前5月合併營收3.74億元,年成長23.73%,不僅為歷...

瑩碩獲中國首張憂鬱症藥證!搶攻1億人民幣市場

2023-06-01 / 記者 彭梓涵
今(1)日,瑩碩生技(6677)宣布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精神科藥物—鹽酸米那普侖膠囊25mg、50mg,已取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核發藥品註冊證書,其中50mg更是首家取得藥品註冊證的藥企,也為瑩碩拿下的首張中國藥證。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鹽酸米那普侖膠囊為治療成人憂鬱症的精神科用藥,先前中國市場僅核發一張25mg劑量的藥品註冊證,一年銷售額約人民幣1億元,但該競...

有望改變現有療法?K他命大型研究登《NEJM》 治憂鬱症療效不劣於電療

2023-05-26 / 記者 彭梓涵
過去已有證據顯示低劑量的麻醉用氯胺酮(ketamine,臺灣俗稱K他命),可以迅速改善憂鬱症症狀。近(24)日,英美多所醫學院精神病學系聯合研究,證實氯胺酮在治療難治性重度憂鬱症患者上,其療效不劣於黃金標準治療——電痙攣療法(ECT)。相關研究已發表在醫學期刊《NEJM》上。 電痙攣療法和亞麻醉(subanesthetic)靜脈注射氯胺酮,都是目前用於治療難治性憂鬱症的方法...

《Nature》子刊:不同腦區血清素作用機制相異! 日團隊揭大腦「獎勵機制」新發現

2023-01-09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2月22日),日本北海道大學和京都大學的科學家,在針對小鼠大腦「獎勵機制」的神經迴路研究中發現,大腦內「中縫核」(MRN)與「背側縫核」(DRN)兩部位,負責處理「獎勵」和「厭惡」訊息的血清素神經元,對於同樣血清素刺激的反應相反。該發現對解開成癮、憂鬱症的詳細機制,有了進一步的見解。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在動物大腦中,具有一套會對帶來愉悅感的事物有...

2023十大看好獲批潛力暢銷新藥焦點!阿茲海默症2藥受期待

2023-01-04 / 記者 劉馨香
在生物製藥產業經歷艱難的一年之後,展望2023年,將有哪些創新療法即將問世,補上現今仍未獲滿足的醫療需求?近日,市調公司EvaluateVantage發布報告,盤點2023年十大有機會獲得批准、且有暢銷潛力的新藥。其中,阿茲海默症將是今年生技製藥的焦點。 *Lecanemab公司:百健(Biogen)/衛采(Eisai)適應症與藥品類型:阿茲海默症的抗β澱粉樣蛋白單株抗體 百健與衛采共同...

搶疫後「抗鬱」市場! 艾伯維Vraylar獲FDA擴大適應症 改善重度憂鬱

2022-12-20 / 記者 巫芝岳
近(19)日,艾伯維(AbbVie)宣布其精神疾病藥物Vraylar(cariprazine),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擴大適應症核可,可在重度憂鬱症(MDD)治療中,作為抗憂鬱療法(ADT)的輔助治療。此為該藥所取得的第四項適應症,也成為新冠疫情下憂鬱症診斷率提高後,爭搶「抗鬱」市場的生力軍。FDA本次的批准,是基於一項共納入751人、跨7個國家的臨床三期試驗。試驗收納的患者皆對目前的...

《NEJM》規模最大裸蓋菇鹼迷幻藥臨床試驗:有益難治型憂鬱症?!

2022-11-10 / 記者 劉馨香
近(3)日,英國精神健康生技公司COMPASSPathways,在頂尖醫學期刊《NEJM》刊出一項受試者超過200人,為迄今規模最大、最嚴格的裸蓋菇鹼(psilocybin)臨床2b期試驗,結果顯示,接受25mg裸蓋菇鹼結合心理支持(psychologicalsupport)治療後,近三分之一的難治型憂鬱症患者,憂鬱症狀在3週內後緩解(remission)。近年以迷幻藥物(psychode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