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免標定!《Nature》子刊:創新光感技術揭開TLR訊號傳導機制
科學新知
NEW
DeepMind公開AlphaFold3底層程式碼 供非商業用途使用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突破腫瘤微環境!抑制乳酸助T細胞重獲活力
科學新知
白髮
老化
《Nature》特定幹細胞「堵塞」致白髮!? 紐約大學首揭毛囊「黑色素幹細胞」運作機制
2023-05-04/
記者 巫芝岳
近日(4月19日),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隨著動物毛髮生長時,毛囊內可產生黑色素細胞的特定幹細胞,會隨老化而「堵塞」於固定位置,並不再分化,使製造毛髮時無法有黑色素產生、造成毛髮白化。這也是首次發現「為何老化會導致白髮」的直接證據,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過去已知,這種可分化出毛囊中黑色素細胞、名為「黑素細胞幹細胞」(melanocyte...
科學新知
洪千岱
雙和醫院
tau蛋白
帕金森氏症
澱粉樣蛋白
外泌體
IVD
失智症
雙和醫院新研究!血中tau蛋白濃度可助預測帕金森氏症患者病情惡化
2023-05-01/
記者 吳培安
今年二月,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disease)專家洪千岱醫師與其團隊,在《TherapeuticAdvancesinNeurologicalDisorders》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發現血液中外泌體(EV)內的tau蛋白濃度偏高者,一年後步態不穩變嚴重,認知功能也明顯下降,建議將tau蛋白濃度也納入帕金森氏症惡化評估指標。 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使用免疫磁減量...
科學新知
生物標記
糖尿病
地中海飲食
劍橋首創新型血液生物標記 釐清地中海飲食與2型糖尿病間關聯
2023-04-28/
實習記者 楊雅涵
美國時間27日,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的科學家JakubSobiecki發現,透過血液生物標記(Biomarker)的評分,能夠客觀的評估受試者對地中海飲食的依從性,且經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依從性高的受試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該研究發表於《PLOSMedicine》。先前研究顯示,自我報告(self-report)對地中海飲食的依從性與罹患2型糖尿病呈負...
科學新知
體液
尿液
滲透壓
神經
台美研究破解滲透壓感測之謎 揭神經機制控尿液濃淡
2023-04-28/
記者 劉馨香
近(18)日,美國愛荷華大學醫學院腎臟科教授黃朝榮(Chou-LongHuang)研究團隊與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連正章研究團隊,合作發現感知滲透壓的神經機制,與關鍵的滲透壓感測器WNK1蛋白質,研究發表於《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此研究有助於瞭解中樞神經如何感受體內滲透壓的變化,進而使腎臟調控尿液的濃縮和稀釋,以達到體內水分的衡定性。台灣科技媒體中...
科學新知
大腦
神經
大腦圖譜
MRI
史上最清晰小鼠大腦圖譜!《PNAS》解析度6400萬倍MRI結合層光顯微術 揭詳細神經連結
2023-04-27/
記者 劉馨香
近(17)日,美國杜克大學(DukeUniversity)領導的研究團隊,結合磁振造影(MRI)技術與層光顯微術(lightsheetmicroscopy,LSM),描繪出史上最清晰的小鼠大腦神經連結圖譜。其改良的新MRI技術,使影像的體素(voxel,體積像素(VolumePixel)的簡稱)達到5微米(µm),比臨床典型的MRI解析度高出6400萬倍。如此清晰的腦部影像可以讓科學家...
科學新知
膳食纖維
碳水化合物
加工肉類
T2D
第二型糖尿病
發病率
近30年、184國膳食研究!《Nature Medicine》:碳水化合物、加工肉類攝取過多 促第二型糖尿病發病率
2023-04-24/
記者 彭梓涵
過去40年間,全球糖尿病和肥胖情況都沒有下降趨勢,近(17)日,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University)研究員開發了一款飲食風險評估模型,其對1990年至2018年184個國家的飲食狀況與引起糖尿病的關聯進行評估,數據顯示,2018年約有全球7成、約1410萬名第二型糖尿病(T2D)新增病例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最大的影響是全麥攝取量不足、精緻米飯和小麥與加工肉類攝取過多,研究已發表在《Na...
科學新知
PFAS
肥胖
飲用水
衛生紙中PFAS恐致癌?! 歐研究證實飲用水中PFAS導致體重增加
2023-04-20/
實習記者 楊雅涵
近(17)日,希臘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ofRhodeIsland)的科學家證實,飲用水中永久性化學物—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濃度與成年人體重增加有直接關聯。該期刊發表於《Obesity》。研究團隊表示,先前研究證實,兒童暴露於高PFAS濃度會導致體重增加,且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也會提高。而此次試驗是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對肥胖成年人採取飲食干預,進一步探討PFAS與體重增...
科學新知
中風
神經科學
《PNAS》康乃爾揭中風後腦血管大量基因變化 盼成新治療標靶
2023-04-20/
記者 巫芝岳
近(14)日,美國威爾康乃爾醫學院(WeillCornellMedicine)的科學家,發現中風會導致腦中受損的微血管發生大量基因變化,突破過去科學家對中風後的微血管分子機制變化,了解不足的限制,這些變化也有望成為未來藥物研發的目標。該研究發表於期刊《PNAS》中。該研究團隊在小鼠實驗中,共發現541項中風後的基因變化,且這些基因變化所導致的分子變化,與人類中風時發生的分子變化相同,包括:控制血液...
科學新知
腸道菌
長壽
微生物體
《Nature》子刊:長壽解方?! 首揭百歲人瑞腸道菌特徵
2023-04-19/
實習記者 楊雅涵
近(6)日,中國廣西科學院大健康產業研究院的研究團隊發現,百歲人瑞腸道中的微生物相、種類與年輕人相似,且人瑞腸道獨有的菌相特徵,可能是長壽的重要因素。該研究發表於《NatureAging》。研究團隊表示,由於腸道菌相會影響人體的健康與疾病,因此,研究團隊將百歲人瑞腸道中的微生物種類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且比較不同年齡層個體的腸道菌相,進而探討腸道菌相與健康、延緩衰老、長壽的關聯性。此次研究共招募1,5...
科學新知
陽明交大
仿生
海水淡化
缺水有解 !? 陽明交大研究「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淡化海水」
2023-04-17/
記者 李林璦
近日,陽明交大生命科學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許世宜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可利用阿茲海默症的病因─「類澱粉蛋白」其阻擋鹽離子的特性來傳輸水分子,讓海水達到100%脫鹽的神奇效果,這項技術有望成為海水淡化的創新方法之一。該研究發表在《Small》。 類澱粉蛋白是一種不可溶的纖維性蛋白質,異常堆積在身體器官會造成嚴重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研究人員利用三片類澱粉蛋白組成的奈米微管(nanotube),巧妙地利用蛋...
科學新知
細胞凋亡
癌症
胺基酸
飲食
《Nature》子刊:去除特定胺基酸飲食 啟動腦癌細胞凋亡
2023-04-17/
記者 李林璦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研究人員在動物試驗中發現,神經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腫瘤細胞對於鐵凋亡(ferroptosis)特別敏感,因此可以透過去除飲食中的半胱胺酸(cysteine)與甲硫氨酸(methionine)兩種胺基酸,來誘發膠質母細胞腫瘤死亡,並增加老鼠的存活率。該研究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上。鐵...
科學新知
基因體
基因定序
罕見疾病
基因變異
《NEJM》英國「發育障礙解碼」大型基因體計畫 巨幅提高罕病診斷
2023-04-13/
記者 劉馨香
近(12)日,英國大型基因研究計畫「發育障礙解碼」(DecipheringDevelopmentalDisorders,DDD)的總成果發表於《NEJM》。該計畫對罹患嚴重發育障礙、但無法找出病因的一萬三千多名兒童進行基因體研究,為其中五千多位兒童診斷出明確的致病基因變異。這項大型計畫凸顯了使用基因體定序顯著提高疾病診斷數量,以及其找出罕見疾病根源的能力。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
第一頁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