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來臺開講!數據、商模、風險分攤助新藥給付

2023-12-28 / 記者 吳培安
今(28)日,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北威顧問、中華財經發展協會共同主辦「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研討會,並邀請到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W.Lo)來臺,分享他致力於將科技金融與生物製藥跨領域整合的經驗,並透過會後座談,了解臺灣金融市場與生醫製藥的需求並給予建議。 臺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致詞表示,很榮幸本次能邀請到羅聞全來臺演講。現為麻省理工學院(MIT)金融工程實...

《Nature》子刊:臺裔科學家蔡立慧40 Hz光療阿茲海默症恐無效?! 小鼠實驗未減少斑塊、未活化微膠細胞

2023-03-13 / 記者 李林璦
在臺裔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MIT)Picower學習與記憶研究所所長、中研院院士蔡立慧發明了以40Hz的光和聲音刺激治療阿茲海默症患者後,這項非侵入式的安全療法備受矚目,其創辦的公司CognitoTherapeutics也正在進行臨床3期試驗。但美國時間6日,紐約大學的研究卻潑了一盆冷水,研究發現,40Hz光刺激無法引起阿茲海默小鼠大腦中視覺皮層的γ波震盪,雖然在部分實驗發現可降低腦...

《自然》:2022年值得關注的7大生物技術!

2022-02-05 / 記者 王柏豪
科學期刊《自然》連續5年都對許多撼動科學的工具進行年度總結,上月底(1月25日)發佈了2022年度值得關注的7大生物技術,作者MichaelEisenstein表示,從基因編輯到確定蛋白質結構,再到量子計算,這7種技術將在未來一年對生命科學產生影響。 這7大生物技術分別如下:1.完成完整的人類基因組 (網路圖片來源) ...

FDA基因療法安全性會議無共識 專家籲致癌風險、肝損傷、腦毒性須更長久監測

2021-09-06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9月2日、3日,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召開專家小組會議,討論有關基因療法安全性的副作用事件及未來的研究規範,希望藉此減少基因療法對患者造成的風險。然而,據外媒《BiopharmaDive》報導指出,會中雖然提出了多種改善安全性的研究方法,然而最終專家們並未建議用任何方式放慢研究的腳步,也沒有為基因療法研究設定劑量上限。 細胞與基因療法諮詢企業DarkHorseConsulting創辦人暨...

視訊診療資安標準仍待定?! 陳良基領軍協會發起研討

2022-07-07 / 記者 巫芝岳
昨(6)日,由前科技部長陳良基擔任理事長的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舉辦「數位健康產業發展政策前瞻研討會」,會中邀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健康保險署署長李伯璋等共19位產官學研專家,探討「智慧醫療」、「遠距醫療」,及「健康醫療跨域金融保險」等法規與政策。會中,專家們指出,衛福部雖已將智慧醫材列為政策推動重點,也設立了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的單一窗口、一站式輔導,然而,業者...

5萬人研究揭10個餐後胰島素阻抗基因!促二型糖尿病療法開發

2023-07-10 / 記者 劉馨香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使用超過5.5萬名參與者的基因資料,找出與餐後胰島素阻抗(insulinresistance)有關的10個基因座(loci),揭示在餐後保持健康血糖濃度的可能分子機制,為未來第二型糖尿病的療法開發提供新思路。研究在今年6月刊登於《NatureGenetics》。研究主持人之一的劍橋大學Wellcome-MRC代謝科學研究所共同主任StephenO'...

2022 FDA新藥批准回顧:總數驟減、生物製劑佔比創歷史新高(全文連結)

2023-01-04 / 記者 巫芝岳
近(3)日,據期刊《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全年共批准37種新藥,相較於2021年的50種大幅減少,也低於2017年至今每年平均批准49種藥物的數量。不過回顧去年,不但在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疫苗等生物製劑批准上,數量明顯增加,在糖尿病、癌症等領域,也出現多款前所未見的創新機轉藥物。FDA旗下生物製劑評估及研究中心(CBER),在2...

強化醫療器材網路安全!美FDA發布最新指南草案

2022-04-13 / 記者 劉馨香
隨著愈來愈多醫療醫材相互連結、聯網,醫療器材的網路安全(cybersecurity)變得愈來愈重要。近(8)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發布醫療器材網路安全指南草案,對於醫材涉及網路安全問題時的上市前提交內容提出建議。該指南草案正在徵詢意見至7月7日,將取代FDA在2018年發布的指南草案。 FDA在《聯邦公報》(FederalRegister)中表示,這些建議可以促進有效的上市前審查過程,並...

百濟神州台灣招兵買馬 腫瘤免疫、幹細胞人才掀震盪

2022-05-26 / 記者 王柏豪
同時在香港及美國納斯達克雙掛牌、於中國北京創立的百濟神州,2019年6月登台經核准成立台灣分公司,在悄然佈局兩年,今年2月,公司資本額從50萬台幣變更為1.68億台幣後,正式開缺招兵買馬細胞治療、免疫學、iPS及幹細胞人才,並於內湖成功路二段建設實驗室。據悉,包括安立璽榮生醫董事暨共同創辦人、長庚人類免疫與感染醫學實驗室主持人顧正崙博士已從長庚辦理留職停薪加入,中研院生醫所、生化所、基因體中心人都...

美CDC提供癌症登月計畫資金11億美元 拚25年內癌症死亡率減半

2022-06-10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8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宣布,將提供2.15億美金,作為「癌症登月計畫(CancerMoonshot)」第一年的資金,該計畫總額高達11億美元,預計分五年進行,目標是在未來25年內,將癌症死亡率降低至少50%,並改善癌症患者及家人的體驗。 「癌症登月計畫」為拜登2016年擔任美國副總統、歐巴馬擔任總統時領導的計劃,該計畫當時編列18億美元,並與台灣、加拿大、中國、德國、瑞士、...

智慧醫材難落地! 健保署、食藥署、藥廠、保險業者共探加速機制

2023-08-17 / 記者 巫芝岳
今(17)日,由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和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共同主辦的「2023數位健康產業政策前瞻研討會」,首先以「建立創新醫藥材市場准入機制」為主題開場,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食藥署醫粧組簡任技正吳亭瑤,以及賽諾菲台灣公共事務暨市場准入處處長WilliamTsai等專家的演講,以及TAIDHA理事曾惠瑾主持的綜合討論下,從健保、商業保險、監管角度探討智慧醫療產品落地問題。TAI...

陽明交大3尖端科研商化有成 亞洲生技大展亮眼登場

2022-08-31 / 記者 劉馨香
7月28~31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在2022亞洲生技大展上,與國科會科研產業化平台新產業聯盟(簡稱科產平台)合作,共同展出陽明交大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黃琤、傳統醫藥研究所副教授林東毅,以及生醫光電研究所特聘教授郭文娟,3位教授團隊正邁向商品化的新穎技術。陽明交大主題館中,產學運籌中心也匯集亮點進駐廠商,包括益福生醫、桂冠、農譯科技、進康醫電、偉薩科技、艾明康科技、聲智科技、聚碩生技、嘉生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