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免標定!《Nature》子刊:創新光感技術揭開TLR訊號傳導機制
科學新知
NEW
DeepMind公開AlphaFold3底層程式碼 供非商業用途使用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突破腫瘤微環境!抑制乳酸助T細胞重獲活力
科學新知
大腦
阿茲海默症
失智
美研究:血中類澱粉蛋白濃度 有助提早診斷阿茲海默症
2024-03-08/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6)日,由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ofFlorida,UF)研究團隊發現,人體血液中類澱粉蛋白(amyloid)的異常濃度與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的細微結構變化之間存在關聯,此發現也許可以找到新的方法,能更早檢測出沒有臨床症狀的阿茲海默症病患。此研究是由Alzheimer'sAssociation出版的《Alzheimer'...
科學新知
CRISPR
基因編輯
RNA
《Cell》創新CRISPR RNA編輯系統 可控、可逆 還能多重編輯!
2024-03-08/
記者 巫芝岳
近日(2月21日),史丹佛大學(StanfordUniversity)的科學家,開發出一項運用CRISPR-Cas13d酵素來精確編輯mRNA的系統,不同於過往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作用於DNA時,會造成永久性改變,這項新方法所造成的RNA改變不但具可逆性,且能一次調控多個mRNA,還可外加藥物調控編輯程度。該論文發表於期刊《Cell》。史丹佛團隊所開發的平台,名為「多重效應器引導陣列...
科學新知
腸道
微生物
Cell
《Nature》首揭膽酸新功能!串連人體與腸道微生物的通訊網路
2024-03-07/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2月29)日,由賓州大學(PennState)研究團隊發現,存於人體腸道中的古老細菌產生了一種細菌酶——膽鹽水解酶(BSH),BSH能與人體和小鼠產生的膽酸結合,形成新的分子——細菌膽鹼酸醯胺(BBAAs),其與人體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此研究開啟膽酸作用的新領域,有望促使治療方法的發展。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研究首次發現BBAAs在人類新...
科學新知
藥物傳輸系統
視網膜疾病
色素性視網膜炎
罕見疾病
《Nature》子刊:南韓創新「眼內注射凝膠」 緩釋抗發炎藥物治視網膜疾病
2024-03-06/
記者 巫芝岳
近日(2月14日),南韓首爾大學和慶熙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項能將抗發炎藥物直接輸送至視網膜的水凝膠材料,且其緩釋效果可望有效減少患者注射給藥的頻率。小鼠實驗顯示,該藥物載體能成功傳遞抗發炎的EZH2抑制劑,減緩色素性視網膜炎(RP),且可有效保護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該論文發表於《Nature》子刊《npjRegenerativeMedicine》。該團隊開發出的「發炎反應水凝膠」(inflamm...
科學新知
胚胎
Cell
《Nature》子刊:首次從羊水培育出胎兒類器官!
2024-03-06/
實習記者 鐘御慈
昨(5)日,倫敦大學(UniversityCollegeLondon,UCL)研究團隊於《NatureMedicine》發表的研究指出,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利用胎兒羊水中分離出的前驅細胞(progenitorcells),能培養形成胎兒類器官,其有助於在不終止妊娠條件下,研究妊娠晚期發育,改善產前診斷先天性異常的方法。 目前用於妊娠建模的類器官提取方法(主要來自死後的胎兒組織)具有法律和倫理意義,並且...
科學新知
微生物
肥胖
美國微生物學會:過重兒童腸道菌 對環境荷爾蒙抵抗力較差
2024-03-05/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1)日,由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UniversidaddeGranada)微生物學家MargaritaAguilera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微生物學會(AmericanSocietyforMicrobiology,ASM)發表研究指出,正常體重的兒童比超重或肥胖的兒童腸道中有更多獨特的細菌菌群,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和Romboutsia兩屬的菌種越多,微生物菌相的豐富度越高,可...
科學新知
癌症治療
標靶藥物
合併免疫治療
微生物
腸道菌
《Nature》子刊:腸道菌「菌株」層級研究 為預測癌症免疫治療成效指路!
2024-03-05/
記者 吳培安
近(1)日,由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SangerInstitute)、澳洲奧莉薇亞紐頓強癌症研究所(OliviaNewton-JohnCancerResearchInstitute)及其合作團隊,以「菌株」(strain)層級找出可能與癌症免疫合併治療積極成效相關的腸道菌特徵,有助於預測患者對合併免疫治療的成效,其規模也是這類研究中迄今為止最大的。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Medi...
科學新知
吸菸
免疫系統
戒菸
先天免疫
後天免疫
《Nature》法國千人研究:吸菸改變免疫系統! 戒菸多年仍有影響
2024-03-05/
記者 巫芝岳
近日(2月14日),法國巴黎巴斯德研究院(InstitutPasteur)的團隊,透過千名健康人血液樣本研究,發現吸菸會改變人體先天免疫(innateimmunity)和後天免疫(adaptiveimmunity)系統的證據,且戒菸後仍會持續影響多年。該研究結果發表於期刊《Nature》。該研究團隊分析了居住於法國布列塔尼的1千名健康人血液樣本和問卷,並將這些血液樣本暴露於已知會活化免疫系統的分子...
科學新知
慢性壓力
精神疾病
憂鬱症
免疫系統
《Nature》再揭慢性壓力影響神經機轉:血中免疫細胞是關鍵!
2024-03-04/
記者 巫芝岳
近日(2月7日),瑞士蘇黎世大學(UZH)和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SchoolofMedicineatMountSinai)合作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項慢性壓力如何造成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機制。研究發現,小鼠遭受慢性壓力下,血中免疫細胞單核球及其所分泌的基質金屬蛋白酶8(MMP8)量會增加,導致其產生抗拒社交等壓力敏感行為;若去除其產生MMP8的基因,則不會有這些負面行為。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
科學新知
胰臟癌
標靶治療
B-RAF
國衛院
高醫大
國衛院、高醫大首揭新標靶蛋白B-RAF 雙重精準打擊胰臟癌
2024-03-04/
記者 吳培安
今(4)日,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洪文俊特聘研究員,與高雄醫學大學陳立宗講座教授的合作研究團隊,首度證實B-RAF(V-rafmurinesarcomaviraloncogenehomologB1)為一新穎之RNF43泛素化標靶蛋白,並進一步解開RNF43(ringfingerprotein43)蛋白調控B-RAF的關鍵分子機制。此研究已在今年1月發表於知名學術期刊《AdvancedScienc...
科學新知
眼科
淋巴
大腦
玻璃體
基因療法
《Nature》耶魯新研究揭眼、腦淋巴連結 盼成感染、癌症治療新途徑
2024-03-01/
記者 吳培安
近(2月28)日,耶魯大學醫學院眼科研究團隊發表新研究,其以小鼠為研究對象,發現眼球的玻璃體內免疫(intravitrealimmunization)機制,可以保護老鼠對抗顱內病毒。這項研究不僅擴展了科學家對眼部與腦部互相連結免疫機制的了解,甚至有機會發展成對抗細菌、腫瘤的治療策略,應用在藥物或基因治療上。這項研究刊登在《Nature》。 在這項研究中,團隊發現小鼠眼睛內的淋巴系統分成兩套系統,分...
科學新知
RIKEN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
器官晶片
類器官
血腦障壁
藥物篩選
日RIKEN血腦障壁類器官 助腦瘤藥篩選、有望替代動物實驗
2024-02-29/
記者 吳培安
昨(28)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生命機能科學研究中心(BiosystemsDynamicsResearch,BDR)發表類器官最新研究成果,其利用人類細胞衍生的模組化組織,建立了血腦障壁的體外模型。研究團隊將其設計的平台稱為「箱中組織」(Tissue-in-a-CUBE),它能應用在藥物發現(drugdiscovery),並能作為臨床前研究的動物模型替代方案。此研究已發表在《Commu...
第一頁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