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市場分析
    • 產業報告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商機媒合
    • 查找廠商
  • 人物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影】技術焦點鏡
    • 【影】生醫名人錄
  • 公告
    • 產業新訊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ESG)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亞洲生技大會
    • 台灣醫療科技展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 Podcast
    • 本刊公告
  1. 新聞
  2.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睡眠不足5小時 罹患周邊動脈疾病風險恐增1倍!

科學新知
NEW

《PNAS》美大學開發錳感測蛋白 首揭活細胞錳動態影像

科學新知
NEW

《The Lancet》ILiAD百日咳鼻噴疫苗臨床2期告捷 黏膜免疫明顯、安全性佳

科學新知
感測器 穿戴式裝置 健康監測

《Nature》子刊:結合光、聲學感測深層組織 穿戴式貼片掌握內出血

2022-12-26/記者 劉馨香
在可量測心率、血氧濃度的健康穿戴式裝置中,許多會利用「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以光線照射皮膚、量測生理特徵,然而其量測範圍僅限於皮膚表層,無法觸及組織深處。近(15)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結合光學和聲學的貼片感測器,可以監測深層組織中的生物分子,包括血紅素,用於掌握目標位置的血液灌流量(perfusion)或積聚(...
科學新知
微生物 表觀遺傳學 甲基化

Johns Hopkins團隊揭腦癌、血癌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

2022-12-26/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2日,約翰霍普金斯醫院(JohnsHopkins)研究團隊,從原生動物研究中得到啟發,進而找出人類細胞中兩種與表觀遺傳學修飾相關的酵素及甲基化標靶。缺乏這兩種酵素或是發生突變,可能與腦瘤、血癌或是罕見遺傳性神經退化疾病——Kleefstra症候群有關。這項研究發表在今年11月的《Epigenetics&Chromatin》。 帶領此研究的通訊作者、約翰霍普...
科學新知
運動 微生物 腸道 菌相

《Nature》愛不愛運動 由腸道微生物決定

2022-12-26/記者 李林璦
日前,賓州大學(UPenn)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團隊發現,腸道中的微生物可能會影響運動的意願!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所分泌的代謝物會刺激神經元,進而提高大腦中多巴胺濃度,讓實驗動物提高運動表現。該研究發表於《Nature》。運動會引起大腦神經化學變化而帶來刺激性快感,為了瞭解為何有人喜歡運動、有人不喜歡,賓大微生物學家ChristophThaiss...
科學新知
基因療法 CRISPR 亨丁頓舞蹈症

《Nature》子刊:UCSD創亨丁頓舞蹈症CRISPR基因療法 小鼠實驗成功逆轉症狀

2022-12-22/記者 巫芝岳
近(12)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科學家,運用靶向RNA的CRISPR/Cas13d基因編輯技術,開發出一項創新的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Disease)療法,並在小鼠實驗中證實可改善症狀至少持續八週,且造成錯誤編輯的脫靶效應(off-targeteffects)亦極小。該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Neuroscience》。亨丁頓舞蹈症的病因,是因患者第...
科學新知
心臟 心血管疾病 臨床試驗 真實世界數據 EHR

四大心臟學會聯合聲明:善用數位科技、改革隨機臨床試驗的時刻來了!

2022-12-21/記者 吳培安
近(16)日,全球四大心臟學會發表共同聲明,指出隨著科技的進展,多年來被視為黃金標準的隨機化臨床試驗(randomizedclinicaltrial)是時候做出改造,呼籲重塑出一套適用於21世紀的新作法。參與共同聲明的四大機構,包括:歐洲心臟學會(ESC)、美國心臟學會(AHA)、全球心臟聯盟(WHF)、美國心臟病學院(ACC)。 這份聲明也發表在多個心臟學權威期刊,包括《Circulation》...
科學新知
幹細胞 胚胎 發育生物學

《Advanced Science》水凝膠模擬子宮微環境! 促幹細胞體外發育更完整

2022-12-20/記者 巫芝岳
近(15)日,澳洲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Sydney)的科學家,運用一項水凝膠材料,在體外成功促使多潛能幹細胞(pluripotentstemcells)經歷胚胎發育的重要階段,使其開始分化為具有三個胚層的胚胎,也是目前在體外誘導幹細胞進入此發育階段時,能最完整反應其在體內情況的一項方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AdvancedScience》。該實驗中,研究人員成功在培養皿中誘發幹細胞出現「原腸...
科學新知
腫瘤微環境 癌症

國衛院首度解析 為何癌細胞不怕酸性微環境?

2022-12-19/記者 劉馨香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以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共同合作,利用高致命性胰臟癌細胞探討實體腫瘤如何演化適應微環境酸化壓力。研究團隊首度發現,當癌細胞長期處於偏酸微環境條件下,能發展出一套極為獨特而緩慢的可逆性適應機轉。研究於今(2022)年4月發表在癌症領域學術期刊《JournalofExperimentalandClinicalCancerResearch》。國衛院表示,...
科學新知
胰島素 糖尿病 胜肽

口服胰島素將誕生?《Nature》子刊:類胰島素胜肽開啟血糖調控開關

2022-12-16/記者 李林璦
日前,澳洲最古老的醫學研究所WalterandElizaHallInstitute研究人員發明一個非胰島素的胜肽,可以活化胰島素受體,開啟血糖調控的開關。此研究將為胰島素類似物的開發奠下基礎,有望造福糖尿病患者。該研究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並獲禮來(EliLilly)的資助。此項研究解開了糖尿病百年研究的謎團─非胰島素的分子是否能具有與胰島素相同的效果?解開這謎團對於...
科學新知
產業 藥物開發 徐文祺

前武田DMPK部門副總裁徐文祺:藥代/藥代動力學牽一髮動全身!

2022-12-13/記者 彭梓涵
藥物開發是一個漫長、嚴謹的過程,每一顆藥物開發的成功,都是奠基在無數失敗的經驗上,即便大藥廠也躲不過失敗的風險,如何檢驗一項治療藥物臨床開發的成敗率,藥物代謝及藥代動力學(DrugMetabolismandPharmacokinetics,DMPK)專業功力成了致勝關鍵。擔任全球排名前20大製藥公司――武田製藥(Takeda)代謝和藥代動力學部門副總裁徐文祺(Dr.Wen-ChyiShyu)博士,...
科學新知
產業

陽明交大醫工系 孵育下世代創新醫材領航者

2022-12-13/記者 李林璦
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是全臺國立大學中首個具有大學部、碩士班與博士班的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至今已有近40年歷史,擁有兼具工程學核心與基礎醫學的課程,讓學生進入臨床實地尋找醫療痛點,並攜手產業共同研發醫材,持續讓學生如沃土中的種子般發芽茁壯,成為國內相關科系的標竿。撰文/陽明交大醫工系 責任編輯/李林璦在近20年來,獲得著名學科認證組織ABET認證的美國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科系迅速成長,從30幾個增加至...
科學新知
產業

破除益生菌5大迷思!菌數越高越好?需冷藏?需經包埋?

2022-12-13/記者 李林璦
益生菌是民眾家中常備保健食品,在網路上的聲量更佔全部保健食品近30%,顯示民眾熱議程度居高不下,是否益生菌還有許多迷思未解,例如:菌數越高越好?必須冷藏保存?需選擇經包埋技術的益生菌?長期吃益生菌會產生依賴性嗎?本篇文章將為您一一解惑!撰文/李林璦在新冠疫情、工作忙碌等壓力下,益生菌早已成為多數民眾家中常備的保健食品,根據《i-Buzz成人保健品行業白皮書》觀察,2021年益生菌產品的網路聲量位居...
科學新知
史丹福 牛津 華盛頓 自體免疫 HLA

《Nature》史丹福、牛津、華盛頓三大名校攜手 揭密自體免疫疾病起源

2022-12-12/記者 李林璦
近日,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與牛津大學(OxfordUniversity)三方研究人員組成跨校團隊,揭開誘發自體免疫疾病的關鍵蛋白質片段,並從中發現人類與微生物蛋白都有可能驅動自體免疫的發生,該研究為診斷和治療自體免疫疾病開闢一條新道路。研究發表於《N...
  • 第一頁
  • 上一頁
  • 3
  • 4
  • 5
  • 6
  • 7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生醫次世代競賽號角響起臺灣1,700億市場 全球新一輪熱門設備全解析!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巫芝岳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劉馨香

實習記者 劉淇暄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精準治療發展現況與趨勢:站在精準治療浪頭上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下載App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3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