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名錄
  • 介紹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新聞首頁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數位醫療
    • 論壇回顧
  • 商情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展望說明
    • 產業名錄
  • 名家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動態
    • 活動看板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
    • 影音報導首頁

    • 生醫名人錄
    • 產業報告
    • 展會直擊
    • 技術領航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1. 新聞
  2. 科學要聞
科學要聞
NEW

腎功能惡化新指標? 醛固酮濃度高 腎病惡化風險增45%

科學要聞
NEW

昆蟲可「嗅」癌症? 美團隊開發蝗蟲嗅覺神經感測器 揪出口腔癌

科學要聞
NEW

UCLA研究:胞外囊泡表面蛋白 有望早期偵測肝癌

科學要聞
阿茲海默症 牙周病

牙周病菌促海馬迴發炎、Tau蛋白磷酸化!中國研究揭阿茲海默症威脅

2022-06-27/記者 彭梓涵
大腦中Tau蛋白過度磷酸化表現,已被認為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關鍵特徵。近(25)日,一項由中國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進行的小鼠動物實驗,證實牙周病菌—齒垢密螺旋體(T.denticola)會入侵大腦海馬迴(hippocampi),使Tau蛋白磷酸化,進而促使阿茲海默症發生。 這項研究在2022年6月20至25日,國際牙科協會(IADR)舉行的第100屆暨亞太區第5屆會議上發表。 研究...
科學要聞
阿茲海默 失智 血管鈣化

15年、958人追蹤研究!《The Lancet》子刊:骨密度掃描血管鈣化指數高 失智風險高2倍

2022-06-27/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6日,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學(EdithCowanUniversity,ECU)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所與精準健康中心的跨國研究團隊,追蹤958名女性、長達15年後,發現腹主動脈血管鈣化(abdominalaorticcalcification,AAC)指數與失智症有關,可作為預測老年發生失智症的風險指標。該研究發表於《TheLancetRegionalHealth–WesternP...
科學要聞
基因體學

次世代基因體學大躍進!多位點分析工具揭細胞身分與基因體摺疊關聯  

2022-06-24/記者 吳培安
5月30日,美國威爾康乃爾醫學院(WeillCornellMedicine)、紐約基因體中心(NewYorkGenomeCenter)的科學家,攜手英國第三代定序業者OxfordNanoporeTechnology,在《NatureBiotechnology》上發表基因體分析最新成果。 他們透過基因體陣列分析和電腦演算法,開發出一種能夠更大規模研究人類基因體立體結構、了解基因體如何摺疊的方法,有助...
科學要聞
基因編輯 RNAi

比RNAi更好?! 諾獎得主Jennifer Doudna發表CRISPR新工具調降RNA  

2022-06-23/記者 吳培安
近(20)日,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參與多家基因編輯生技公司創辦的JenniferDoudna,其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erkeley)的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脫靶效應更低、有效率的新型基因編輯系統「CRISPR-Csm」,可在細胞核和細胞質中調降(knockdown)目標RNA,有機會成為比現有的RNA干擾(RNAi)、Cas13更有效率的RNA介導工具。這項研究發表在預印本平台《bioRxiv...
科學要聞
罕病 Mayo 基因

Mayo Clinic研究21個家族 破解罕見神經發育疾病基因謎團

2022-06-22/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3日,梅奧醫學中心(MayoClinic)個人化醫療中心,研究發現KCNK9基因中有15個基因突變,會導致患者產生神經發展障礙,病徵包含語言及運動行為發育遲緩、智力障礙、餵食困難和肌肉張力低下,此次發現揭開罕見神經發育障礙的遺傳謎團,同時也可作為未來療法開發的根基。該研究發表於《GenomeMedicine》。 梅約醫學中心轉譯基因體學研究員MargotCousin指出,在目前的研究中,...
科學要聞
器官移植 免疫 史丹福

器官移植排斥新解方! 史丹福醫學院同步受贈者免疫系統 終生免用免疫抑制劑

2022-06-21/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6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Medicine)醫師開發出一種不需要免疫抑制藥物即可進行兒童腎臟移植的方法,外科醫師在植入腎臟之前就先將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贈者,讓免疫系統同步後,受贈者對後續移植的腎臟便不會產生免疫排斥。並將案例研究發表於《NEJM》。 該醫療團隊在史丹福露西帕克兒童醫院(LucilePackardChildren'sHospital)進行了3個...
科學要聞
新冠肺炎 longCOVID

《The Lancet》流行病研究:Omicron長新冠症狀比例少於Delta

2022-06-20/記者 吳培安
近(16)日,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CollegeLondon)在著名醫學期刊《TheLancet》發表新研究,發現Omicron大流行期間出現的長期新冠症狀(longCOVID)案例約為4.4%,Delta大流行期間則是10.8%,說明Omicron變異株比起Delta變異株,較不會造成longCOIVD。研究團隊表示,這是第一份經同儕審查(peer-reviewed)、指...
科學要聞
HIFU 熱消融

國衛院研發肝腫瘤熱消融高效能運算模擬 客製化肝癌精準醫療

2022-06-20/記者 劉馨香
今(20)日,國衛院表示,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馬克沁副研究員(Dr.Solovchuk)研究團隊,開發了非侵入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ablation,HIFUablation)用於肝腫瘤熱消融治療的術前評估數學運算模型,透過運算後提供的治療參數進行治療,可提高HIFU熱消融的精準度並減少破壞正常組織的機率,達到個人化精準醫療的結果。...
科學要聞
產業 益生菌

顧好「第二大腦」?益生菌機能性研究百花齊放

2022-06-20/記者 李林璦
全球益生菌研究發展突飛猛進,相關期刊論文已突破2萬篇,從傳統的消化道保健功效,一直到增強免疫、調整代謝以及精神益生菌等,開始顛覆了以往的狹隘認知,腸道周遭神經系統宛如第二顆大腦般,聯繫調控著全身。而從琳瑯滿目的益生菌產品中,應挑選經研究、專利淬鍊的菌株、耐酸鹼、定殖力佳,且具備益生質配方等,才能避免花了冤枉錢。撰文/李林璦美國在2008年就啟動了人類微生物體計畫(HumanMicrobiomePr...
科學要聞
新冠疫苗 鼻噴劑 佐劑

Oragenics經鼻新冠疫苗 動物實驗告捷「黏膜佐劑」引局部免疫!

2022-06-16/記者 巫芝岳
近(13)日,美國研發經鼻給藥新冠疫苗的Oragenics,傳出動物實驗成果積極的好消息。根據其發表於期刊《ScientificReports》的論文,這項名為「NT-CoV2-1」的疫苗,在小鼠與倉鼠兩種實驗動物模型中,皆有很強的中和效果,能防止新冠病毒原始株,以及Beta(B.1.351)和Delta(B.1.617.2)等變異株感染動物細胞。NT-CoV2-1為一種新型的棘蛋白(Sprote...
科學要聞
三陰性乳癌 小分子藥物

《Nature》子刊:合成小分子廣泛抗癌 明年進臨床

2022-06-15/記者 劉馨香
近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UniversityofTexasatDallas)韓裔教授Jung-MoAhn團隊,合成了一種新分子「ERX-41」,其針對先前沒有被其他藥物利用過的細胞弱點,可殺死包括三陰性乳癌(TNBC)在內廣泛的難治癌症。研究發表於《NatureCancer》。ERX-41已授權給新創公司EtiraRX,預計明年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雖然雌激素受體(ER)陽性乳癌已有治療方法...
科學要聞
新冠肺炎 精準醫療

英美聯合研究找出1千個新冠重症關聯基因、影響NK細胞失調  

2022-06-15/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4日,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ofSheffield)與美國史丹佛大學聯合研究團隊宣布,透過機器學習,他們找到了超過1千個與新冠重症(severeCOVID-19)相關的基因,可能佔了新冠肺炎重症遺傳驅動因素的75%;此外,其中有些和自然殺手細胞(NK細胞)失調相關,這可能就是某些人感染新冠病毒後,特別容易惡化為重症的原因之一。這項研究發表在《CellSystems》。 研...
  • 第一頁
  • 上一頁
  • 2
  • 3
  • 4
  • 5
  • 6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首份台灣核酸產業鏈完整報導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巫芝岳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劉馨香

實習記者 劉淇暄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直播】2022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前瞻疫後新時代-Outlook 2030 臺灣生醫在哪裡?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下載App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生醫產業名錄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2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