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Cell》首揭深度睡眠助大腦廢物清除 助眠劑恐降清除效能
科學新知
NEW
日再生團隊AI+縮時攝影 2週誘導漸凍症iPSC、成功率達8成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小鼠專用迷你VR眼鏡! MouseGoggles助力腦神經研究
科學新知
癌症治療
近紅外光
《Nature》子刊:創新分子電漿共振療法 近紅外光活化有效殺腫瘤
2024-01-02/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2月19日),美國萊斯大學(RiceUniversity)和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ofTexas MDAndersonCancerCenter)的科學家,共同開發出一項運用近紅外光活化氨基腈(aminocyanine)分子,藉其電漿共振破壞癌細胞的創新療法。該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Chemistry》。由萊斯大學化學家JamesTour領導的研究發現,透過極低濃...
科學新知
細胞追蹤
路明思
膠質母細胞瘤
免疫細胞
腫瘤微環境
《Cell》以色列細胞追蹤技術 揭膠質母細胞瘤「脅持」免疫細胞之謎!
2023-12-29/
記者 吳培安
近(21)日,由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InstituteofScience)IdoAmit教授所帶領的團隊,發表了一種稱為「Zman-seq」的新技術,能夠追蹤、測量單顆細胞在生物體內隨著時間的變化;他們也將此技術應用在極具免疫抑制特性的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並發現免疫細胞在進入腫瘤後,短時間內就遭到腫瘤微環境的影響,失去抗腫瘤活性,或是反過來抑制攻擊腫瘤的免...
科學新知
腸道
《Nature》腸道細胞如何代謝脂質?揭粒線體為關鍵
2023-12-29/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0),德國科隆大學CECAD高齡化研究中心的AleksandraTrifunovic教授與ChristianFrezza教授攜手漢堡大學JörgHeeren教授研究團隊,研究發現粒線體功能在腸道上皮細胞運輸飲食中脂質的機制中扮演關鍵角色。該研究發表於《Nature》。粒線體功能障礙通常會影響多個器官,但腸胃道的症狀由於並不危及生命而經常被忽視,因此粒線體在腸道上皮細胞中的作用尚未...
科學新知
新生兒
神經科學
腦科學
發育生物學
神經可塑性
《Nature》首揭嬰兒出生後大規模神經元遷移 0~3歲神經可塑性關鍵!
2023-12-27/
記者 巫芝岳
近(20)日,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ofPittsburgh)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項嬰兒在出生後,大腦中顳葉區域會有長達三年的大規模神經遷移(neuronalmigration),這項研究推翻過去普遍認為「神經元朝皮質區域的遷移多在出生前就完成」的理論,也是證明幼兒之所以有高度神經可塑性的關鍵之一。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研究團隊發現,嬰兒從出生到幼兒時期,會有許多年輕的...
科學新知
發育生物學
重編程
表觀遺傳學
基因體
《Nature》DNA複製時序很重要!德研究揭哺乳類胚胎表觀基因體新關鍵
2023-12-26/
記者 吳培安
日前(21日),德國亥姆霍茲慕尼黑研究中心(HelmholtzMunich)表觀基因體及幹細胞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透過單細胞Repli-Seq技術解開了哺乳類早期發育中「複製時序」(replicationtiming)在表觀遺傳及細胞發育的重要性,進而為細胞的可塑性(cellplasticity)帶來新見解。這項研究刊登在《Nature》。 DNA複製是細胞分裂乃至生命延續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
科學新知
減肥
肥胖症
3D列印
《Science Advances》讓膠囊在胃裡震動 可望成減肥潛力新療法?!
2023-12-26/
記者 吳培安
近(22)日,美國哈佛大學生醫工程團隊在《ScienceAdvances》中,發表了一種可能更為平價的減肥解決方案,其利用膠囊在胃中震動刺激胃部末梢神經,告訴大腦該停止進食了。這項研究已在豬隻實驗中證明不會造成明顯的副作用,接下來將會朝著人類可用的減肥療法開發;不過,也有許多其他專家對研究結果提出疑問。 這項研究是由哈佛大學腸胃科醫師ShriyaSrinivasan與生醫工程師GiovanniTr...
科學新知
《Circulation》UCLA首證「RNA剪接」促心肌成熟機制 盼助力再生療法!
2023-12-26/
記者 巫芝岳
近(18)日,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的科學家,證實了一項心肌細胞發育時的RNA相關分子機轉,這項研究首次證明透過調節「RNA剪接」(RNAsplicing),就能促進人類幹細胞衍生之心肌細胞發育,不但對細胞成熟機制有突破性的了解,也可望促進再生醫學發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irculation》。人類心肌細胞從出生後,須歷經一段時間的變化,才能成為成熟且功能完全的心肌細胞,不過該機制尚未被...
科學新知
納豆
腸道菌
巨噬細胞
健康食品
動脈粥狀硬化
日科學家揭納豆腸道菌、免疫細胞兩機制 抑動脈粥狀硬化?!
2023-12-22/
記者 吳培安
近(18)日,日本科學家發現富含維他命K2的納豆,不僅能夠透過促進動脈彈性和調節免疫反應降低心血管疾病,並透過動物實驗,解開納豆可能會透過改變腸道菌、調節免疫細胞,進而抑制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發生,為納豆食品的營養價值增添了新的科學研究證據。這項研究發表在《ScientificReports》。 動脈粥狀硬化是一種慢性病,患者的脂肪和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積聚在血管壁上,...
科學新知
基因編輯
基改作物
永續農業
CRISPR
祖克伯也看重!專家:基因編輯不等同基改 加速育種邁向農業永續
2023-12-20/
記者 吳培安
基因編輯不只加速生技醫療,也讓全球加速邁向永續農業!今(20)日,美國黃豆出口協會舉辦「基因編輯的迷思與未來趨勢」,邀請到多位農業及食品專家介紹基因編輯與基因改造的差異、分析基因編輯作物的優勢,以及各國法規監管的差異。專家也呼籲,基因編輯能夠加速育種,同時補強傳統育種的不足之處,是促進農業永續的革命性工具,臺灣應加緊腳步制定相關規範,以推動新種原、新性狀(如抗逆境、固碳)及永續農業的發展。 臺大農...
科學新知
登革熱
傳染病
蚊子
埃及斑蚊
蚊子叮如共用針頭?! 國衛院揭登革熱傳播新模式
2023-12-18/
記者 劉馨香
今(18)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表示針對愈發嚴重的登革熱(Denguefever)疫情,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及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俊宏團隊,透過動物實驗證實,埃及斑蚊可能透過類似共用針頭的傳播模式完成登革病毒的傳播,並與加州大學、名古屋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大學及國衛院跨國團隊建立的數學模型分析,解釋登革熱在社區內快速擴散造成大流行的可能原因。該研究已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Lancet》的子...
科學新知
Nature
史丹福
老化
衰老
《Nature》史丹福科學家以血漿蛋白質神算器官老化程度! 20%健康人正加速衰老
2023-12-16/
記者 李林璦
日前(6),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家TonyWyss-Coray教授,運用5676人的血漿蛋白質體學數據以及機器學習模型,發現血漿蛋白質體可以反應出人體11種器官、組織、系統衰老的程度,發現有20%看似健康的人,有一項器官正加速老化;也發現血漿蛋白質變化可進一步預測心臟病、阿茲海默症、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患病風險。該研究發表於《Nature》。先前,Wyss-Coray團隊就曾在《Nature》...
科學新知
ASH
賓州大學
CD19
CAR-T
細胞治療
淋巴瘤
NHL
《ASH2023》賓大新結合機制CD19 CAR-T 治療NHL展早期成效
2023-12-14/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9日,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PennMedicine)在第65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中,公布了其與韓國AbClon共同研發的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療法AT101的臨床一期試驗結果。賓大團隊表示,AT101與淋巴瘤的結合機制與已上市的CD19CAR-T細胞產品截然不同,且在高劑量組的完全緩解率(CRR)達100%,成效相當驚人。這項研究已刊登在《MolecularCancer》...
第一頁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