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誰讓舊記憶不被抹去?《Nature》海馬迴協調記憶保存
科學新知
NEW
《Cell》首揭深度睡眠助大腦廢物清除 助眠劑恐降清除效能
科學新知
NEW
日再生團隊AI+縮時攝影 2週誘導漸凍症iPSC、成功率達8成
科學新知
胰臟癌
癌症篩檢
外泌體
早期發現「癌王」!UCSD胞外囊泡篩檢第一期胰臟癌準確度達99.5%
2022-03-22/
記者 吳培安
近(美國時間17)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發表一種偵測血液中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能夠早期發現95%的第一期癌症,且在美國第三大癌症死因、被稱作「癌王」的胰臟癌,第一期的準確度甚至高達99.5%。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Medicine》。 這項技術是由UCSD醫療系統旗下的Moores癌症中心,在12年前開發出...
科學新知
阿茲海默症
老化
注意老人過度小睡徵兆!阿茲海默症風險高40%
2022-03-22/
記者 劉馨香
近(17)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發現,老人白天定期或經常打盹,可能是早期失智症的徵兆。研究發現,每天至少小睡一次或每天小睡超過一小時的老人,比小睡較少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40%。該研究發表在《Alzheimer’sandDementia:TheJournaloftheAlzheimer’sAssociation》。 通訊作者、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病學助理教授...
科學新知
幹細胞
再生醫學
組織再生新解!國衛院幹細胞結合3D列印支架 打造「預血管化組織」
2022-03-21/
記者 劉馨香
今(21)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辦記者會發表,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所長林秀芳研究員與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王潔所帶領的合作研究團隊,共同開發出結合幹細胞與3D列印支架的高通透性「預血管化組織構建體」,成果已於2021年7月刊登在國際期刊《Biofabrication》。國衛院表示,目前全球器官捐贈面臨供不應求的問題,然而在人體組織再生相關研究上,人工生物組織內部物質的傳遞,常因欠缺足夠的血管...
科學新知
血腦屏障
藥物傳輸
抗體
解鎖血腦屏障!耶魯大學開發創新抗體藥物傳輸系統
2022-03-18/
記者 李林璦
近日,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團隊開發出一種抗體,運用阻止Netrin-1與受體結合的機制,短暫中斷Wnt/β-catenin訊號路徑,可一次打開血腦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幾小時,讓藥物傳輸到患者的大腦中,有望成為創新的藥物傳輸系統。該研究於4日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 耶魯大學心臟病學和細胞與分子生理學教授Ann...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MIT領軍研發低價酵母菌新冠疫苗 解決疫苗分配不均、將啟動非洲臨床
2022-03-17/
記者 吳培安
今(17)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哈佛醫學院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IDMC)團隊合作,在知名學術期刊《ScienceAdvances》發表一種以酵母菌製作新冠次單位疫苗的技術,期待藉由製造門檻低、成本也低、儲存方便的優勢,改善新冠疫苗全球分配不均的難題。目前研究團隊已和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廠——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InstituteofIndia)合作,並預...
科學新知
CAR-T
細胞療法
耶魯大學發現強化CAR-T新關鍵基因 助免疫細胞打擊癌症!
2022-03-15/
記者 吳培安
近(10)日,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發現藉由重編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加入與胺基酸代謝途徑相關的PRODH2基因表現,能夠開發出殺癌能力更強的CAR-T細胞療法,並將其在數種癌別的小鼠模型中證實幫助控制癌症的效果。這項研究發表在《CellMetabolism》。 研究團隊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發現提高脯胺酸(proline)代謝的PRODH2基因...
科學新知
記憶
大腦
人腦如何建立記憶?《Nature》解密兩種細胞活化為關鍵
2022-03-14/
記者 李林璦
近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神經疾病與中風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lDisordersandStroke)研究發現,大腦中有兩類細胞影響人類記憶的建立、儲存和提取,這項研究未來有望可以應用於開發治療阿茲海默症等記憶障礙疾病的新療法。該研究發表於《NatureNeuroscience》。 此項研究是獲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3年提出「使用先進創新神經...
科學新知
CRISPR
基因銘印
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PNAS》CRISPR編輯基因成功讓未受精單卵細胞培育小鼠
2022-03-14/
記者 劉馨香
近(7)日,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研究團隊,以CRISPR基因編輯方式,改變基因銘印(genomicimprinting)區域的DNA甲基化情況,成功僅用單個、未受精的卵母細胞,培育出可生育後代的小鼠。研究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PNAS》。 從一個未受精的卵子發育出胚胎,稱為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在自然界中,它存在於蚜蟲、魚類、爬蟲類、蠍子、蟎蟲和一些蜜蜂中,但不存...
科學新知
環狀RNA
肺癌
榮陽交CRISPR/Cas13a基因剪輯技術 首證剔除環狀RNA新潛力療法
2022-03-11/
記者 劉馨香
今(11)日,榮總與陽明交大教授邱士華,與奈及利亞籍博士生AfeezAdekunleIshola等人發表,成功在動物活體上,利用CRISPR/Cas13a基因剪輯技術,剔除一段致癌的環狀RNA(circRNA)——C190,並首度證實這樣的方法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具有治療癌症的潛力,研究發表於《CancerResearch》。該研究針對的是國人罹患的主要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尤...
科學新知
PD-L1
肥胖
《Science》子刊:肥胖免疫機制新發現?! 免疫檢查點PD-L1替脂肪發炎踩煞車
2022-03-10/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9日,愛爾蘭和德國的研究團隊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發表最新研究,他們發現了樹突細胞(dendriticcell)上的免疫檢查點蛋白(checkpointproteins)——PD-L1,會控制脂肪組織內的後天免疫反應,減少因飲食引起的肥胖症。這項發現不僅使科學家對脂肪組織內的發炎反應調節更加了解,亦有望催生新的肥胖症管控方法。...
科學新知
腸道微生物
胰腺癌
《Gut》27種腸道微生物體變化早期揪出胰腺癌 預測精準度達8成
2022-03-09/
記者 彭梓涵
昨(8)日,西班牙國家癌症中心(CNIO)和德國海德堡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研究人員,從臨床試驗者糞便樣本,發現27種微生物體(microbiome)變化,可預測胰腺癌風險,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Gut》期刊。研究團隊也將此微生物體變化申請專利,以開發胰腺癌診斷試劑。 先前已有研究數據證明,人體內共存的微生物,可能是癌症發生和發展的原因之一。為了瞭解腸道微生物、口腔微生物,對於胰管腺癌(...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神經科學
《Nature》牛津800人研究:新冠輕症者 腦損、認知衰退仍明顯!
2022-03-08/
記者 巫芝岳
近(7)日,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的臨床神經科學團隊,比較共近800例新冠肺炎確診者與健康人的腦部影像後發現,即使只有輕症,病毒仍可能造成包括:特定腦區灰質變脆弱、腦組織受損、全腦體積減少等腦損傷;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雖這些損傷是否會產生終生影響,仍有待研究,但由於這是目前少數針對輕症患者的腦部病變分析,因此深具代表性。該研究共分析了785名英國人體...
第一頁
上一頁
50
51
52
53
54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