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德國CDMO廠Vetter強化高管團隊、促永續成長
生技醫藥
NEW
永笙RegeneCyte獲美FDA細胞治療BLA藥證、12月興櫃
新聞集錦
NEW
11/21《生技股動態》
生技醫藥
京都大學
中國醫藥大學
癌症
再生醫學
先進醫藥
On-site Lab
京都大攜中醫大設全球第13研發中心!引領癌症、再生醫學、先進醫藥創新應用
2024-11-19/
記者 彭梓涵
今(19)日,中國醫藥大學宣布與日本京都大學簽署雙方合作協議,並揭幕京都大學全球第13個設於中國醫藥大學水湳總校區的On-siteLab(OSL)實驗室,未來雙方也將加強兩校在癌症研究、轉譯醫學、幹細胞再生醫學和先進藥物研發等領域的合作。 京都大學校長湊長博(NagahiroMinato)指出,中國醫藥大學與日本京都大學成立全球研發中心,落實兩間大學的緊密合作,合作項目包括:設定創新研究主題、建置...
醫療科技
史丹佛
ChatGPT
AI
史丹佛研究:Chat GPT無法提高醫師診斷準確性?
2024-11-19/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0月28日),史丹佛大學醫學院(Stanford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研究發現,使用大語言模型(LLM)──ChatGPT-4輔助醫師進行診斷,正確率為76.3%,與使用傳統診斷方法的正確率73.7%相差不多,但單獨使用ChatGPT-4診斷推理正確率則高達92%,顯示醫師與AI的合作還需要培訓和臨床整合。該研究發表於《JAMANetwork》。 該研究招募...
生技醫藥
糖尿病足潰瘍新藥
華安攜田邊製藥簽MOU 拓展糖尿病足潰瘍新藥東南亞市場
2024-11-19/
記者 彭梓涵
今(19)日,華安醫學(6657)宣布就治療糖尿病足潰瘍(DFU)新藥F703DFU,與台灣田邊製藥簽訂台灣與東南亞商業化權利合作備忘錄(MOU)。F703DFU正在臨床三期試驗,若順利解盲,華安醫學將透過田邊三菱製藥母公司,進入台灣及東南亞的DFU市場。 華安醫學表示,F703DFU是一款治療糖尿病足潰瘍新藥,目前正在美國及台灣執行臨床三期試驗,預計在明年收案完成及解盲,F703DFU也將於明年...
生技醫藥
DMD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
基因療法
罕見疾病
CANbridgePharmaceuticals
北海康成
《Science》突破基因療法載體限制!StitchR DMD療法體內重建全長RNA
2024-11-19/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14日,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創新技術StitchRNA(StitchR),實現無痕RNA轉連接,解決因突變區位過大而無法裝載至單一腺相關病毒(AAV)顆粒的技術限制。該團隊成功應用此技術於治療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MD)動物模型上,恢復其缺失的肌肉蛋白至接近正常表現量。該研究刊登於《Science》。 論文通訊作者、羅徹斯特大學醫學和牙科學院的細胞生物學家DouglasM.Ander...
醫療科技
北醫
英華達
智慧輸液
智慧醫療
英業達
北醫體系全面導入英華達智慧輸液系統 降低給藥錯誤、每月省795小時
2024-11-19/
記者 李林璦
今(19)日,臺北醫學大學宣布,旗下醫院已全面導入英業達(2356)集團英華達的「思邁智慧輸液系統」,成為全台首家全體系導入「醫囑連線型給藥」智慧幫浦的醫療體系,包括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及新國民醫院等四家醫院,共導入1,080台智慧輸液幫浦,可透過系統連線進行監控患者輸液安全,每個月可節省795小時操作時間。 臺北醫學大學醫院資訊團隊與思邁智慧輸液系統進行系統整合,可同步比對病...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11/19《生醫焦點雷達》
2024-11-19/
新聞中心
台灣300家業者成為德國醫材展大亮點 為第五大海外參展國東森新聞2024/11/18路迦生醫擴大越南版圖,簽訂五年銷售總代理合約,將獲權益金600萬美元財訊快報2024/11/19安立璽榮T-Action技術獲2024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中央社2024/11/18爭取新營運動能,五鼎積極跨入新領域MoneyDJ2024/11/18多發性骨髓瘤指引將出爐盼補治療缺口聯合報2024/11/19...
醫療科技
免疫
標靶治療
細胞治療
再生醫療
楊慕華
李岡遠
劉越萍
楊慕華、李岡遠揭攻克腫瘤抗藥性關鍵;劉越萍點再生醫療未來方向
2024-11-19/
記者 吳培安
近(16)日,專注於精準診斷及再生醫療的富禾生醫(7773)舉辦年度高峰論壇,會中富禾生醫分享了在臨床學研合作發表及產品開發的最新進展,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楊慕華、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李岡遠,分別以頭頸癌及肺癌為題分享臨床治療經驗及國際趨勢;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也特地出席,從政策法規角度,分享臺灣再生醫療挑戰與展望。 楊慕華:免疫抗體療法、標靶療法哪個先做?順序很重要! 陽明交大副校長楊慕華,以調...
醫療科技
精準醫療
再生醫療
ACC
免疫
細胞治療
外泌體
趙毅
李建謀
富禾生醫癌症精準免疫檢測、再生醫療、外泌體產品線全面啟動
2024-11-19/
記者 吳培安
近(16)日,專注於精準診斷及再生醫療的富禾生醫(7773)舉辦年度高峰論壇,會中富禾生醫分享了在臨床學研合作發表及產品開發的最新進展,包含循環腫瘤細胞(CTC)、精準免疫檢測、3項再生醫療重點產品線,以及國內近期高度熱門的外泌體等。 富禾生醫董事長、前北榮腫瘤醫學部部主任趙毅於開場致詞中介紹,富禾生醫成立於2012年,主要專注於精準診斷及再生醫療產品的創新研發,擁有符合GTP、ISO/IEC17...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投資雷達
11/18《生技股動態》
2024-11-18/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路迦生醫(6814)與越南MPRO簽訂醫療研究等合作合約,於2025年起執行✔安盛生(6734)董事會決議113年第一次私募868萬股,每股4.5元、基準日11/25✔金萬林-創(6645)擬現增700萬股案,認股基準日12/10 11/18一日漲跌(漲)曜亞6.69%、威健生技2.69%、訊聯2.07%(跌)合一5.58%、台微醫4.73%、生華科4.65%https://reurl...
政策法規
資策會
韓國
數位療法
給付
韓國對數位療法提供從監管到給付的積極政策
2024-11-18/
資策會科法所
一、背景韓國政府於2019年宣布的生物健康產業創新戰略,決心大力投資生物健康;2022年時,更擬培育生物健康(Bio-Health)作為第二個半導體產業,認為必須積極主導全球市場,目標在於擴大醫療產業出口,進而躋身全球六大生物健康強國之列。在此前述背景下,基於巨量資料、人工智慧等資訊通訊科技(ICT)技術,為病人提供個人化醫療服務的浪潮興起,韓國政府將活用數位技術以創造新市場定位為關鍵政策領域,尤...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M痘
猴痘
新加坡
EliLilly
新加坡攜非洲CDC強化M痘檢測能量;禮來新加坡設數位健康創新中心
2024-11-18/
環球生技
《臺灣、柬埔寨》全福生技青光眼新藥BRM411獲邀國際青光眼研究協會年會發表 今(18)日,全福生物科技(6885)宣布,全福顧問三總眼科部呂大文科主任受邀於11月13日~16日於柬埔寨暹粒舉行之國際青光眼研究協會的年會(GRS),發表他運用全福以rho激酶抑制劑(ROCKi)作用機制開發的青光眼新藥BRM411,來改善小樑網調控房水外流功能之藥理機制及展望。https://reurl.cc/g...
生技醫藥
台美生技
AI
ADC
CDMO
台美生技協會2024年會前進紐約!AI藥物、ADC、CDMO大趨勢 促跨域合作新契機
2024-11-18/
編輯部
11月16日至17日,由台美生技協會(TAAB)舉辦的2024TAAB年會,首次在紐約舉行,今年年會主題為美國生物技術發展趨勢——從實驗室到市場,探討現今生技產業發展趨勢。會中特別邀請圖策科技創辦人林清詠、第一三共的全球研發部門負責人KenTakeshita、以及多位藥品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臨床研究機構(CRO)和委外服務(CMO)等多位產業專家,分享AI、抗體...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