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Cell》首揭深度睡眠助大腦廢物清除 助眠劑恐降清除效能
科學新知
NEW
日再生團隊AI+縮時攝影 2週誘導漸凍症iPSC、成功率達8成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小鼠專用迷你VR眼鏡! MouseGoggles助力腦神經研究
科學新知
阿茲海默症
神經退化性疾病
免疫系統
表觀遺傳學
《Nature》取淋巴癌突變基因改造T細胞! 可望大增CAR-T、TCR療效
2024-02-15/
記者 巫芝岳
近(7)日,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和舊金山加州大學(UCSF)的科學家發現,將一項發現於淋巴癌中的基因融合體CARD11-PIK3R3,加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T細胞受體(TCR)療法等細胞治療中,可望有效提升這些T細胞療法的抗癌效果,並已在小鼠模型中初步證實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此研究團隊也已在去年衍生新創公司Mo...
科學新知
記憶
Nature
《Nature》揭密長期記憶如何形成? 星狀膠質細胞為關鍵
2024-02-12/
記者 李林璦
日前(7日),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研究團隊運用空間轉錄體學(Spatialtranscriptomics)、單細胞轉錄體學分析大腦中的情緒中心──杏仁核(BLA)在長期記憶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發現其中的星狀膠質細胞(astrocyte)與長期記憶形成息息相關,揭開一層大腦的神秘面紗,有望幫助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療法開發。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雖然先前研究已...
科學新知
Cell
胃癌
菌
微生物
《Cell》揭非幽門螺旋桿菌也會導致胃癌!
2024-02-08/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學于君研究發現,一種非幽門螺旋桿菌的細菌──咽峽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anginosus)會透過與胃上皮細胞上的膜聯蛋白A2(AnnexinA2,ANXA2)相互作用,導致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活化,而促進胃癌發生。該研究發表於《Cell》。研究團隊針對胃中的非幽門螺旋桿菌群進行研究,...
科學新知
營養學
番茄
抗生素
細菌
胜肽
《Microbiology Spectrum》不只是抗氧化! 康乃爾大學首證番茄富含「抗菌胜肽」
2024-02-07/
記者 巫芝岳
近日(1月30日),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團隊發表的一項指出,番茄汁具有能殺死傷寒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Typhi)和多項會危害人類消化道與泌尿道健康細菌的成分,他們解析出番茄所含的抗菌胜肽(antimicrobialpeptide,AMP),並證實其能破壞保護細菌的莢膜(capsule),達到抗菌效果。該研究發表於期刊《MicrobiologySpectr...
科學新知
AI
深度學習
蛋白質
深度偽造
基因編輯
腦機介面
顯微鏡
細胞輿圖
3D列印
《Nature》盤點2024年7項值得關注創新科技 ChatGPT不在其中?!
2024-01-31/
記者 吳培安
日前(22日),《Nature》發表了2024年值得關注的7項科技創新領域,包括:用於設計全新蛋白質的深度學習、揪出深度偽造(deepfake)的偵測工具、讓失能病人重獲溝通或運動能力的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擴展基因療法可能性的大片段基因插入技術、分子級的超高解析度顯微術、描繪組織或器官內轉錄體或蛋白質分布的細胞輿圖(cellatlas)、適用於創新奈米材料...
科學新知
阿茲海默症
粒線體
克氏循環
神經科學
《Advanced Science》首揭阿茲海默粒線體功能障礙機制 小分子藥可望逆轉!
2024-01-30/
記者 巫芝岳
近(18)日,加州斯克里普研究所(TheScrippsResearchInstitute)的團隊,發現了阿茲海默症患者神經元粒線體能量受損的證據,若使用特定小分子藥物治療,逆轉粒線體的功能障礙,則可望改善神經元突觸喪失(synapticloss)的情況。該研究發表於期刊《AdvancedScience》。過去雖有證據指出,阿茲海默症可能與粒線體代謝功能障礙(dysfunctionalmitocho...
科學新知
再生醫學
幹細胞
iPSC
細胞療法
癌相關基因出現率逾兩成?! 以研究:需重視多潛能幹細胞培養監控
2024-01-29/
記者 吳培安
日前(9日),以色列希伯來大學(HebrewUniversity)發表研究,發現人類多潛能幹細胞(hPSC)在培養過程中,超過兩成會出現與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這些突變不只是會影響細胞的生長優勢,也會影響細胞分化的命運(cellfate)。研究團隊表示,在多潛能細胞培養過程中加入常規檢查非常重要,因為這些細胞可能會使得幹細胞研究得出錯誤的結論,或是被用在臨床的再生醫療之中,使用時必須加以警覺。這項研...
科學新知
化學合成
機器人
《Science》自動化學合成機器人登場! 一週合成20個創新分子
2024-01-2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5日,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ofAmsterdam)的化學家開發出一種自動化學合成機器人RoboChem,一週內可完成10~20個化學分子合成,在速度與準確性上都遠遠超過人類化學家,可望加速藥物和其他化學分子的發現。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 阿姆斯特丹大學Van‘tHoff分子研究所的TimothyNoël教授表示,RoboChem是一位精確、...
科學新知
微生物論壇
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益生菌
AMC
揭密腸道菌! 影響活動力、腎臟病、動脈粥狀硬化
2024-01-28/
記者 李林璦
昨(27)日,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與圖爾思生技共同主辦「第八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AsiaMicrobiomeConference,AMC)」,在議題2(Session2)中,由臺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擔任主持人,邀請到成大生理所副教授吳偉立、成大食安所副教授徐瑋萱、高雄長庚醫院田祐霖醫師、臺大生技系助理教授林建達、食工所研究員黃建勳等多位專家,分享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行為、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症(...
科學新知
微生物論壇
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益生菌
藻類
基因體學
第三代定序
循環永續
海洋微生物助永續發展!顧銓、何攖寧、曾庸哲、陳立涵、何銘洋揭共生奧妙
2024-01-28/
記者 吳培安
昨(27)日,由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和圖爾思生技主辦的第八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中,分場論壇(Session4)以「海洋微生物與永續發展」為主題,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湯森林主持下,由中研院植微所副研究員顧銓、海大海生所助理教授何攖寧、中研院細生所副研究員曾庸哲、臺大漁科所助理教授陳立涵、臺大植科所副教授何銘洋,分別從基因體演化、高通量定序、淺海熱泉生態系、水產養殖應用、基因定序鑑定...
科學新知
復旦大學
聽損
聽力障礙
基因療法
禮來、再生元、台大/北榮也有做!《The Lancet》復旦聽損基因療法初步臨床成功
2024-01-26/
記者 巫芝岳
近(24)日,中國上海復旦大學的團隊,開發出一項實驗性的聽損治療基因療法,在一項納入六名先天性聽力障礙兒童的試驗中,成功讓五人恢復聽力,結果發表於《TheLancet》。近年聽損基因療法開發不斷傳出好消息,除了23日禮來(EliLilly)旗下Akouos宣布首位受試者聽力顯著恢復外,再生元(Regeneron)亦有療法進入臨床,國內台大吳振吉和北榮鄭彥甫團隊的相關研究,也已在小鼠試驗中取得成功。...
科學新知
壓力
腸道
微生物
菌相
慢性壓力如何攻擊腸道?《Cell》子刊:改變菌相為關鍵
2024-01-25/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3日,中國藥科大學研究發現慢性壓力與腸道疾病復發的機制,並指出,壓力會透過腦腸軸讓腸道菌相改變損害腸道幹細胞(ISCs)特化(lineagecommitment),也發現口服α-酮戊二酸補充劑(α-ketoglutarate,AKG)可以促進ISC分化,具有恢復腸道細胞損傷的能力。該機制揭開腸道微生物與大腦的關聯,並有望開發出創新精神疾病療法。該研究刊登於《Cel...
第一頁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