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名錄
  • 介紹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新聞首頁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數位醫療
    • 論壇回顧
  • 商情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展望說明
    • 產業名錄
  • 名家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動態
    • 活動看板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
    • 影音報導首頁

    • 生醫名人錄
    • 產業報告
    • 展會直擊
    • 技術領航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1. 新聞
  2. 數位醫療
數位醫療
NEW

亞馬遜39億美元併購One Medical進攻初級醫療 將帶來什麼影響?  

數位醫療
NEW

工研院攜手電電公會、國衛院打造智慧科技共生社區 加速ICT業者走入銀髮場域

數位醫療
NEW

清大林永隆團隊擊敗韓、中奪冠 三度創業Daikso亮相

數位醫療
心臟病 軟體醫材

第8項AI醫材認證到手! Arterys心臟MRI AI判讀新模組 再獲FDA批准

2022-04-11/記者 巫芝岳
近(7)日,加州醫療AI新創Arterys宣布,其開發的心臟磁振造影(MRI)工具,最新的AI模組化工具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成為其第8項獲得FDA許可的產品。該項CardioAI雲端工具,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快速接收並評估心臟的MRI影像,以快速、自動化且準確地判讀病人心臟問題。而本次批准,讓CardioAI現有的T1+AI和T2量化模組,可於商業用途使用。結合現有的工具,能提供更直...
數位醫療
專家觀點 陳瑞杰

遠距醫療-醫療模式或環境永續選擇?

2022-04-07/專欄:陳瑞杰
2013年美國InstituteofMedicine於公眾健康與永續報告書中,載明醫療健康產業直接或間接產生總碳排放,佔10%全美總碳排放。因為,醫療健康產業是屬於一個耗能產業,46%直接來自於照護服務,54%間接來自於藥品醫材相關供應與製造。而業界對此甚少著墨,更遑論去量化或研究如何來減碳。報告強調,醫療服務所產生碳排放,也正在危害全人類健康。因此,建議如何減碳是醫療健康產業界必需正視的問題。 ...
數位醫療
無人機 混合實境 MR 遠距醫療

成大團隊跨域合作研發無人機+混合實境 遠距健康新科技

2022-03-30/記者 劉馨香
今(30)日,成功大學前瞻醫療器材中心團隊發表,研發無人機和混合實境(MR)技術,建構醫療健康科技的新未來。研究團隊利用無人機與使用者互動,來引導使用者進行遠距精準醫療、健康監測與復健健康療程。 成大表示,此方法取代傳統如電視節目、網路影片、真人教練的教學方式,讓老人、病患在居家和長照機構的遠距環境中,有一個自動化、智慧化的陪伴與安全監測,並且給予個人化健康復健處方。 此外,研究團隊也計畫運用MR...
數位醫療
數位醫療 臨床試驗去中心化 AI

亞馬遜攜手THREAD導入AI 進軍去中心化臨床試驗!

2022-03-30/記者 吳培安
亞馬遜(Amazon)進軍去中心化臨床試驗(decentralizedclinicaltrial)!美國時間29日,亞馬遜子公司AmazonWebServices(AWS)宣布與去中心化臨床試驗平台服務公司THREAD合作,透過雙方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技術的結合,提高臨床試驗的效率,不過並未公布此交易的金融細節。 雙方表示,AI和機器學習將是足以改變臨床試驗常規的工具,利用AI和預測模組的力...
數位醫療
醫療科技 數位醫療 長照科技 InsurTech 信託2.0

醫療/長照科技異業結合 保險、信託 「InsurTech」添產業金源?!

2022-03-24/記者 巫芝岳
隨著醫療科技、長照產業持續成長,國內業者不斷探尋新商業模式;其中,與金融/保險業結合,頗具成為新藍海市場的潛力。近日,保險、信託專家在國內遠距醫療平台業者「醫聯網」舉辦的發表會中,分享了結合健康感測器等技術的「保險科技(InsurTech)」,以及透過異業合作,讓民眾規劃養老金多了項選擇、照護業者也不用僅仰賴政府長照資金發展的「安養信託」。「保險+科技」新型態結合健康感測、遠距醫療平台應用多清大計...
數位醫療
未來醫師 遠距醫療

全球近三千位醫護人員調查 過半醫師憂「遠距醫療」恐破壞醫病同理心

2022-03-18/記者 彭梓涵
近(15)日,一份來自ElsevierHealth撰寫的「未來臨床醫師」報告,對2,838位醫師和護理師,進行醫療新技術推動、採用態度等問題調查,以預測10年後臨床醫師模樣。而其中一項結果指出,即便新技術在醫療照護應用上已成為重要角色,但有超過51%的臨床醫師認為,「遠距醫療」可能會破壞他們對患者同理心的努力。這項研究主要來自紐約ElsevierHealth期刊,對111個國家/地區1,691位醫...
數位醫療
智抗糖 糖尿病 遠距照護

屢獲國際藥廠青睞! 台灣「智抗糖」App攜諾和諾德 推糖尿病數位照護

2022-03-15/記者 巫芝岳
近(14)日,諾和諾德(NovoNordisk)宣布與台灣開發血糖管理App「智抗糖」的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達成合作夥伴關係,除了將諾和諾德多款智慧型胰島素注射筆,自動連結到App記錄外,兩公司也計畫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個人化的衛教資訊。兩公司表示,「智抗糖」App已可與諾和諾德的智慧型胰島素注射產品——NovoPen6和NovoPenEchoPlu...
數位醫療
數位醫療 遠距醫療

跨國家電大廠LG攜手Amwell開發數位解方 攻美遠距醫療市場  

2022-03-11/記者 吳培安
今(11)日,跨國家電品牌LGElectronics宣布與美國遠距醫療公司Amwell達成合作、共同開發數位健康解方,讓更多患者能夠取得照護服務。LG將為Amwell的數位健康平台Converge搭建平台、開發整合Converge的服務,以及其他使用LG設備的第三方工具。 Amwell在去(2021)年4月推出Converge,透過單一平台,把Amwell所有的產品和程式、以及第三方應用程式結合在...
數位醫療
數位療法 抗體療法

賽諾菲斥25億美元攜手天演開發新一代抗體療法、3000萬美元聯盟糖尿病數位療法公司DarioHealth

2022-03-03/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2日,賽諾菲(Sanofi)宣布,與中國天演藥業(AdageneIncorporated)達成25億美元合作協議,賽諾菲將透過天演藥業專有的SAFEbody(安全抗體)技術,開發四款新一代的單株或雙特異性抗體療法。與此同時,賽諾菲也宣布在數位健康上,與數位療法公司DarioHealth達成3000萬美元戰略聯盟協議,以推動DarioHealth旗下「Dario智能糖尿病管理解決方案」。 攜...
數位醫療
AI藥物開發 英科智能

Insilico Medicine首款AI生成肺纖維化新藥 完成一期多名健康者給藥

2022-02-25/記者 彭梓涵
近(24)日,AI藥物研發公司InsilicoMedicine宣佈,其利用AI藥物發現平台生成的首個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口服小分子抑制劑ISM001-055,已在臨床一期試驗中完成多名健康自願者給藥。 此臨床一期試驗採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單次和多次劑量遞增的試驗設計,旨在評估ISM001-055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PK)特徵。 試驗預計招募80名健康自願受試者,並隨機分配至...
數位醫療
數位醫療 醫學影像

以色列數位醫療Viz.ai 腦動脈瘤AI偵測獲FDA批准  

2022-02-25/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4日,鎖定急症照護檢傷分類(triage)需求的以色列數位醫療公司Viz.ai宣布,美國FDA已批准其開發的腦動脈瘤(cerebralaneurysms,又稱顱內動脈瘤)偵測AI軟體VizANEURYSM,授予其510(k)許可證。 Viz.ai的雲端基礎系統,能夠分析電腦斷層掃描(CTscan)影像,快速搜尋弱化(weakened)或膨脹(distended)、可能有破裂風險的異常腦血...
數位醫療
遠距醫療 遠距照護 醫療保險

後疫情健康新商機! 遠距看診、「健康管理外溢保單」正興起

2022-02-16/記者 巫芝岳
今(16)日,醫聯網與南山人壽共同舉辦線上記者會,發表其去年底進行的「2022國人健康行為大調查」,指出國人在遭逢新冠疫情後,對於以數位化方式尋求健康協助(如:遠距醫療)、加強醫療險等行為,都有顯著成長;九成民眾願意使用數位健康平台詢問醫師、過半數民眾對有「健康管理回饋機制」的外溢保單感到有興趣。該民調在去年10~11月間進行,以職場族群為目標,年齡層多集中於30-50歲間。眾匯智能健康執行長李昕...
  • 第一頁
  • 上一頁
  • 3
  • 4
  • 5
  • 6
  • 7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首份台灣核酸產業鏈完整報導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巫芝岳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劉馨香

實習記者 劉淇暄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直播】2022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前瞻疫後新時代-Outlook 2030 臺灣生醫在哪裡?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下載App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生醫產業名錄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2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