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宏生醫研發中心啟用 將啟動IPO計畫  

2025-04-25 / 記者 吳培安
今(25)日,臺灣AI驅動藥物發現公司安宏生醫,宣布汐止新研發中心正式落成啟用,不久後將啟動首次公開發行(IPO)的上市計畫。安宏生醫執行長林助強表示,安宏旗下首個源自生成式AI、臺灣首款蛋白質降解藥AH-001,用於治療雄性禿的臨床一期試驗,已在今年3月進行首位患者給藥。 安宏生醫在曾於太景生技擔任資深研發主管、擁有超過20年新藥開發經驗的林助強的帶領下,從頂樓加蓋的狹窄空間裡,從僅有三人的原始...

聿信連續呼吸音監測AI獲FDA核准 術中麻醉鎮靜更安全  

2025-04-24 / 記者 吳培安
近日,台灣醫療AI公司聿信國際宣布,其研發的呼吸監測軟體Airmod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510(k)第二類軟體醫療器材許可,可在需持續監測呼吸的術中麻醉鎮靜場域使用,提升患者安全,同時協助麻醉醫師、護理師。 聿信國際執行長鄭淵仁表示,Airmod是一款基於AI演算法的創新軟體。它將160萬筆的臨床標註轉換成有效的醫療AI工具,能精確分析從正音電子聽診器收集到的呼吸聲音訊號,並透過分析...

細胞治療老將黃濟鴻接任和迅新董座  

2025-04-23 / 記者 吳培安
今(23)日,興櫃再生醫療公司和迅生命科學(6986)召開董事會,決議推選總經理黃濟鴻出任董事長,原董座温政翰因個人事業繁忙辭任董事長一職,但仍會繼續參與和迅董事會,協助公司發展。 自2019年温政翰與其家族創立和迅以來,便以發展再生醫療藥物治療各種老退化疾病為目標,開發即用型異體幹細胞藥物,首項臨床試驗聚焦在治療型心血管藥物開發,以填補現有的醫療未滿足需求。 2021年10月,和迅延攬了在細胞治...

英國MHRA首次全面分析臨床試驗申請案!台灣如何學習?  

2025-04-23 / 記者 吳培安
作者/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呂政諺法律研究員 責任編輯/吳培安 4月10日,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MHRA)首次針對英國臨床試驗申請案件發布全面性的分析結果,指出英國在創新方面表現優異,但研究仍集中於某些疾病領域,例如癌症佔三分之一、重大疾病研究比例卻偏低;此外,某些病人族群在試驗中代表性不足,如孕婦與哺乳期女性參與率低,仍有成長空間。 呂政諺表示,台灣可參考英國MHRA的作法,定期分析臨床試驗...

台灣CDMO揚帆出海!海外專家提叩關美國市場5建議  

2025-04-22 / 記者 吳培安
今(22)日,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導、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所主辦之「2025CDMO創新高峰會」,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登場。議程聚焦於生物製劑及細胞/基因治療(CGT)的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DMO)商機,邀請到國際藥廠及大型創投,包括SmartLabs共同創辦人AmritChaudhuri與SethTaylor、FlagshipPioneering共同合夥人HariPujar、Johnson&am...

CDMO創新高峰會登場!保瑞、台康、永昕、TBMC同台開講  

2025-04-22 / 記者 吳培安
今(22)日,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導、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所主辦之「2025CDMO創新高峰會」,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登場。議程聚焦於生物製劑及細胞/基因治療(CGT)的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DMO)商機,邀集到多位海內外產業專家輪番分享見解,國內指標性CDMO企業,包含:保瑞(6472)、台康生技(6589)、永昕(4726)、台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也受邀於現場分享公司策略及產業觀察。 延...

國璽細胞新藥+CDMO雙軌策略 啖再生醫療雙法商機  

2025-04-22 / 記者 吳培安
今(22)日,國璽幹細胞(6704)表示,自立法院三讀通過《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合稱再生醫療雙法)、為細胞與基因療法提供法規依據以來,已陸續發布16項子法草案,預計今年底前全面上路;針對這項趨勢,國璽將鎖定潛在商機,布局專利、推動細胞新藥臨床驗證,同時持續強化細胞製備能力、積極取得PIC/SGMP認證。 截至今年3月底,衛福部已公布13項再生醫療雙法子法,涵蓋:審議會組織、研發獎勵...

興櫃和迅董事大咖入列  再生醫療CDMO含金的隱形冠軍!

2025-04-22 / 記者 吳培安
2024財報出爐,再生醫療興櫃公司和迅(6986)再次攫取投資人目光,獲利連三年創新高,2024年全年營收利益達新台幣1.56億元、稅後每股盈餘(EPS)3.2元,僅次長聖。其優異的經營績效,吸引多家科技業及生技業老闆爭相加入董事會陣容,且近日將再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及增選合計兩名新董事,成為觀察臺灣電子業能量注入再生醫療的指標股。 和迅去年董事會改選時,就新增了北極星-KY(6550)暨正文(4...

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 學會籲政府重視、揭臨床三大治療挑戰  

2025-04-21 / 記者 吳培安
4月21日為「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呼籲,應將惡性度高、病情進展快速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列為政府優先重視癌症,並指出AML的臨床三大治療挑戰,包括:次世代定序(NGS)檢測健保給付限制、標靶等創新藥物給付嚴苛、創新治療未接軌國際等。 目前國內許多生技醫藥公司皆投入AML產品線研發,例如:仁新醫藥(6696)、藥華藥(6446)、國鼎生技(4132)、朗齊生醫(6876...

博想聯手醫材大廠美敦力 推動疾病早篩  

2025-04-17 / 記者 吳培安
今(17)日,博想醫學科技宣布,近日已與跨國醫材大廠美敦力(Medtronic)簽署共同行銷合作備忘錄(MOU),開啟策略合作夥伴關係,計劃將在臺灣、香港和澳門共同推廣博想的核心產品,加速疾病早期篩檢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博想醫學科技是由臺大機械系教授蕭浩明,攜手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高憲立醫師,於2020年共同創辦的醫療科技新創,致力於開發創新解決方案以應對全球重大健康挑戰,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

免PET檢查!臺韓合作有成 抽血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準確率達93%  

2025-04-16 / 記者 吳培安
今(16)日,臺北榮民總醫院公布與韓國漢陽大學的合作研究,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大幅降低患者進行昂貴、侵入性高的正子斷層掃描(PET)檢查的需求。這項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權威期刊《Alzheimer's&Dementia》。 目前,臺灣亦有多家潛力公司,正從血檢、腦部影像、腦波等不同角度,進攻阿茲海默症早期檢測的未滿足需求,包含...

捷絡生技前進美國鳳凰城 建3D數位病理學實驗室  

2025-04-16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4日,臺灣3D智慧病理技術新創捷絡生技(JelloXBiotech)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DiscoveryOasis園區啟用實驗室,將3D影像和AI技術應用在癌症病理學。 捷絡表示,傳統的組織取樣方法提供的腫瘤資訊有限,使用3D病理學能夠提高更高的靈敏度,識別出先前被歸類為「偽陰性」的病例,還可實現早期癌症檢測,為腫瘤學的診斷和治療帶來實際改善。 捷絡生技執行長林彥穎表示,3D...